小儿静脉输液穿刺护理体会

2013-08-15 00:54郭春丽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22期
关键词:头皮进针输液

郭春丽

(吉林省临江市友谊医院 吉林 临江 134600)

小儿头皮静脉分支甚多,相互沟通,交错成网,且静脉浅表易见,易于固定,方便患儿肢体的活动,便于保温,故小儿多采用头皮静脉输液。小儿静脉输液是儿科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理工作中重要的操作技术,成功穿刺为抢救争得宝贵时机,水平的高低,关乎医护质量、患儿康复及护患关系;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应从提高护士素质及加强技术练习入手,同时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快速掌握小儿头皮穿刺法,可减少患儿病苦,争分夺秒地抢救危重病人,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三岁以内的小儿,特别是婴儿,浅表毛细血管网比较丰富,皮肤细嫩,血管隐约可见,尤其是头皮静脉显露明显,更有利于静脉穿刺。

从外观看静脉隐约可见,动脉则饱满。用手指触摸动脉有搏动,针头如刺入动脉中,回血迅速,血色鲜红,推药后局部出现苍白区。此外,简便鉴别方法为注射前用食指或中指触摸血管,无搏动即为静脉血管。

结合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临床实践,浅谈几点体会:

1 穿刺前术者心理准备

在小儿静脉穿刺前,护士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静脉穿刺输液的成功率,保持心理平衡,排除一切干扰和杂念,注意力高度集中,避免紧张心理和较大的情绪波动,随时做好心理调整,对患儿进行必要的安抚,良好心理准备是取得穿刺成功的必要保证。

结合按压,按压式提高穿刺成功率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让患儿平卧,嘱咐家长摁住患儿膝关节,另一家长双手绷紧患儿的头皮,双臂轻压、夹患儿的双肩使其相对固定,选择好患儿的血管,剔去周围的头发,用酒精棉消毒穿刺点及其周围,再次检查空气是否排尽,且用少量液体湿润针头,起润滑减少穿刺阻力的作用。

2 静脉的选择

一看:看血管的走行、长短、粗细;二摸:摸血管的弹性;三划线:对肉眼观察不到的深静脉可采用划线法,应避免在骨隆突出、关节部位,静脉活瓣处穿刺,要根据患儿的病情合理的选择,先头皮后四肢,先额后枕,先大后小,小儿的头皮静脉极为丰富,较大的有额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及枕静脉,便于固定又不影响小儿活动,便于保暖,故多采用。

3 针对性的穿刺方法

新生儿期:头部血管纤细如线呈花纹,针刺前先拇指与食指固定绷紧穿刺部位皮肤,进针宜浅、稳、准,靠近远心端5°-10°进针,见回血后沿静脉走向再刺入一段后固定,进针时应快,但切忌过深,因新生儿皮下脂肪少,如有头皮血肿应避开血肿,不应再此静脉穿刺。

婴儿期:血管壁薄,压力小,弹性差,宜旁侧进针,进针宜慢,回血后不要前探。

幼儿期:血管略粗,稍深,具有弹性,结合划线,进针快、准。营养不良:血管很瘪,缺少弹性,进针应采用挑起进针法。

进针方法:操作者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开固定血管穿刺点两端,进针角度宜小,先进入皮肤,再平行前进刺入血管固定。要领是针头斜面进入皮下后,缓缓进针刺入见回血,即可固定。护士要轻。稳、慢、准,选择自己认为有把握的血管。当患儿哭闹时因静脉回流压力上升,头皮静脉血管会有一次短暂充盈过程,这时应巧妙地抓住时机,顺利完成穿刺。

4 患儿与家长的准备

穿刺前,术者首先要取患儿及家长的积极配合,否则,即使有很高的穿刺技术,也很难取得成功。

(1)对于躁动、啼哭不止的患儿,术者应在穿刺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并请家长协助固定患儿体位,待准备就绪再把患儿放在操作台上,固定头部,熟练进行穿刺,反之,患儿哭闹时间过长,头部皮肤发红,多汗,不利于选择血管,又不利于胶布固定,输液很难顺利进行。

(2)对于年长儿者,选用头皮静脉穿刺,应和蔼讲清道理,消除恐惧,取得合作,反之,采取训斥、恐吓、生硬的态度,强行穿刺,无疑对患儿是一种心理伤害,对家属也是一种不良刺激,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5 护理对策

(1)为提高穿刺成功率,必须增强自信心。当穿刺失败时患儿家属说出“会扎吗?不会扎就别扎”等难听的话时,心理状态就会失衡,致使操作更难以顺利进行。所以,护理人员要用温和的语气化解患儿家长不安的情绪,比如“对不起,实在不好意思”。

(2)加强护士心理素质的培养与语言沟通的技巧,督促护士学习有关心理方面的知识。通过讲课、查房、讨论、谈心等形式,加强护士心理素质的锻炼,提高护士的沟通技巧和应对能力。

(3)加强护患之间的理解,互信互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选择合适的穿刺场所,减轻护患双方的心理负担,提高穿刺成功率和家长的满意度。

人的皮肤有着十分丰富的神经纤维网及神经末梢,痛觉极为敏感,穿刺引起的损伤性疼痛在每个人的反应各不相同,这与个人的痛阀值有关。但是对于患儿来讲,减少穿刺引起的损伤性疼痛是保证治疗的前提,也是护理质量的检验,从根本上来讲是爱心的一种体现。

熟练的穿刺技术和方法是保证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重要条件,要做到一针见血,既要有正确的方法又要有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

小儿静脉输液是儿科护理中一项最基本但又最重要的基本功,儿科护士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不但要有饱满的热情、无私的爱心和强烈的责任心,而且还要有精湛的技术、丰富的经验,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护患沟通能力。善于总结工作方法,在实施输液操作过程中,根据不同对象采取相应有效、合理的方法,就能尽量避免液体外渗,做到合理使用血管,减少重复穿刺给患儿造成的痛苦,增加家长对护士的满意和信赖,并且大大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同时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树立整体护理观念,特别注意小儿的心理护理。能用护理程序解决患儿的健康问题。同时在工作中不断增强护士自身的心理素质及自身修养,不仅可以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提高护理质量,而且还可以改善医患关系。

猜你喜欢
头皮进针输液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多档位便携针灸进针器的研制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让头皮爱上做SPA
颈枕输液袋
导管头皮针与钢针头皮针临床效果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