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优质护理促进无偿献血可持续发展

2013-08-15 00:54宋飞峰郭书明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22期
关键词:采供血血站献血者

杨 莹 宋飞峰 郭书明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心血站 贵州 都匀 558000)

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程度[1]。血站作为特殊的医疗机构其工作人员构成自然离不开护理人员。就血站业务岗位的要求护士经相应的岗位培训后,均能贯穿实验室以外的采供血一线岗位,在医疗、护理、检验三类卫生技术人员的配置上护士占比是最高的,实际工作中我们也是这样实施的,仅我站而言卫生技术人员38人,其中护士23人,占60.5%。因而搞好护理工作对无偿献血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010年卫生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要战略部署,提出了在全国各级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将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在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为他们提供全程化、无缝隙人性化护理服务,促进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充分展示广大护士以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服务于患者的职业文化,感受到护理行业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2]。从而改善医患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这样的服务理念与《血站质量管理规范》(下简称《规范》)要求契合,也是无偿献血得到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由于血站服务对象有别于医院,是以健康、适龄的献血人群为主,我们护理工作的重点就是“以献血者为中心”,对献血者实施全程优质、人性化的服务,促进宣传和招募更多的无偿献血者。体会如下:

1 建立适宜的血站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首先要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我们依据《血站管理办法》、《规范》、《献血者健康体检要求》、《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年版)》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等法规建立和完善本站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各岗位工作职责、操作规程、考核制度、各岗位的质量管理目标和监督改进措施。

2 具有血站特色的护理人员管理与培训

依据《规范》中《血站关键岗位工作人员资质要求》和新进人员要求,首先对未达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老员工制定在职学历提高学习的激励机制,截至2012年所有老护士均获得大专及以上学历;新进护士必须为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并获得执业护士资格;再次对45岁以下护士进行血液采集、体检、初筛、血源招募、血液成分制备与血液发放等多岗位轮岗培训,并要求其参加全国采供血机构人员一类和三类上岗培训,通过考试合格取得一类和三类双上岗证书;在训练护士熟练掌握相应的无菌技术、静脉穿刺与消毒隔离技术、不同环节不同设备的操作与维护的前提下,按计划实施每人每年75学时的岗位继续教育培训,内容涵盖采供血机构相关专业、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等,还针对性的聘请相应专家分别进行全员血液安全与急救、献血礼仪与沟通技巧等培训。

对新进护士进行较为全面的上岗培训与考核,合适者方能下科室由专人带教,轮岗与新进护士在带教期结束通过理论和操作考核合格者再由站长授权;其他护士则定期通过站-科两级培训与考核,考核结果与相应的责、权、利挂钩。使护士的专业技能得到较为全面的提升,适应对献血者全程化、无缝隙人性化责任制护理的要求,让优质的服务招募和保留住更多的无偿献血者。

3 培养护士职业素养,增强优质护理理念

《规范》规定:对献血者献血前、献血中和献血后进行全程护理和情感交流[3]。这就要求护士不但要通过自己精湛的技术服务于来自五湖四海、不同行业与个性的献血者,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沟通技巧,学会用形体语言和通俗口语与献血者或潜在的献血者进行交流。端庄的仪表、得体的举止、亲切甜美的笑容、规范的操作是我们最有效的形体语言,配以温馨恰当、真诚关怀的语言交流,可以消除或降低献血者紧张情绪,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率,促进献血者队伍建设。在注重专业技能培训考核同时,我们将拓宽护士知识面、提升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纳入计划,制定相应的在职学历提高学习激励机制、订阅相应的书刊、聘请专业礼仪专家授课、向员工发放励志与素质提升书籍、组织集体文体活动增强员工内部凝聚与团结协作能力等,使护士的职业素养得到循序渐进的提升,让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融入采供血的各环节,增强优质护理理念的落实。

在具体的工作中,特别是献血者来献血及采血的全过程,做到献血者进有迎声、坐有询声、走有送声。从健康征询开始核对献血者身份、明白的告知献血的义务、权利、责任及其注意事项,在献血者知情、同意、自愿的原则下再进行下一环节的流程,为献血者提供牛奶、点心,采血前做好相应设备的调试和校准、环境的清洁消毒以确保采血安全,采血时要认真选择合适的静脉血管,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对穿刺点消毒,确保一次穿刺成功率最大化,采血中严密观察献血者情况并不间断的与其进行情感交流,内容可以是与无偿献血密切相关的生活、医疗常识,也可以在不涉及献血者隐私的一些个人喜好、家庭乐趣、社会新闻、电视娱乐等等;以舒缓首次献血者的紧张情绪、拉近与再次献血者的距离,降低献血反应的发生率,保留更多的献血者。如遇献血者献血反应要及时中止血液采集,护士要沉着冷静不能慌张,先予献血者拨出穿刺针用无菌止血贴覆盖并按压针眼处,扶其到急救床上取头低脚高位,身上铺以薄毛巾,观察并询问献血者有何不适症状,嘱其放松心情,为献血者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口服50%葡萄糖稀释的温水或遵医嘱静脉给药;一般5-10分钟即可缓解,嘱其休息完全恢复后再次监测血压、脉膊平稳方可让献血者离开,并交待注意事项,必要时可护送返回。如遇反应严重抽搐不止的要及时送医院急救,并进行看护和追踪。凡出现献血反应的均要认真做好登记并据情进行电话回访或家访。在献血的前、中、后均要认真做好献血者身份及其采血、留样等核对。采血结束,为献血者办理好献血证并颁发纪念品,送走时要对献血者表示感谢,并告知献血后结果查询时间与方式,欢迎间隔时间到后再次参加无偿献血。让整个献血流程感受到护士的良好职业素养和血站文化,促进无偿献血良性循环。

4 完善后勤保障,巩固优质护理成果,促无偿献血可持续发展

为献血者营造温馨舒适、安全可靠的献血环境是巩固优质护理成果的关键。为此,我站根据《血站管理办法》和《规范》要求,结合本站实际聘请相应专家现场指导,对整个业务用房进行专业设计和全面改造,使采供血流程更为科学、规范与合理,献血环境更为温馨、舒适、安全;新增的流动采血车也更加宽敞、设备配置更加合理完善,增加了献血者对血站的信任和血液质量安全。并通过血站开放日活动向社会传递良性信息,获得社会良好的口碑,给我州无偿献血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加上血站多样化的宣传,使我站年供血量平均递增速度在15%的前提下没有发生“血荒”,既巩固了优质护理成果,又促进了无偿献血可持续发展。

[1] 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卫医政发[2010]7号).2010-01

[2] 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2010-01

[4] 卫生部.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卫医发[2006]167号——附件).2006-04

猜你喜欢
采供血血站献血者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采供血机构实施财务绩效管理的成效探讨
采供血机构人力资源配置面临的困境与解决对策*
影响单采献血者保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浅析如何做好采供血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
采供血专业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当前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信息技术在血站工作中的应用
分析重复献血者与初次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