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

2013-08-15 00:54吴炳兰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22期
关键词:病情心理疾病

吴炳兰

(湖北省松滋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 湖北 松滋 434200)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出血点位于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等部位的出血。国外资料显示,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约占年均总住院人数的0,1% ,其病死率接近10%。临床上最常见的出血病因是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消化性溃疡和胃癌,这些病因占上消化道出血的80%~90%[1]。此病来势急,病情进展快,如果不密切观察,不及时采取有效抢救措施,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抢救短时间内患者可出现失血性休克,危机生命。可见,护理工作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者抢救中,只是单纯完成抢救工作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做好患者各项护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3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3例,男63例,女20例;年龄27~75岁,平均52.4岁。临床表现:黑便31例,呕血伴黑便43例;慢性出血19例,急性出血64例;腹痛42例,头昏51例;合并两种及两种以上症状26例。经上消化道钡餐、电子胃镜、病理学检查,显示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发病31例,门脉高压所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33例,胃炎10例,胃癌晚期9例。通过精心护理,除4例胃癌晚期抢救治疗无效外,其余79例均好转出院。

2 护理

2.1 治疗护理:只要确定有呕血和黑便,都应该视为紧急情况,入院后立即行心电监护,观察呕血与黑便的量、次数、性状、皮肤颜色及肢端温度变化。如果发现患者烦躁不安、表情淡漠、四肢冰冷、尿量少于30ml/h,应加快补液,加强保暖措施。应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血时呼入引起窒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注意每日体温变化,准确观察并记录呕吐物及大便的色状,评估导致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监测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如反复出血、大出血、生活压力大、体质弱等,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鼓励患者主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以预防再出血。近年来各种止血方法和现代医学技术科学技术不断改进。约80%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可经非手术疗法达到止血和治愈目的[2]。

2.2 心理护理:患者不良心理可以加重出血,患者对自己病情估计不定,加重思想负担,严重影响病情转归。护理人员应热情耐心地做其思想工作,护士在抢救时要做到镇定,动作迅速,忙而不乱,及时向患者传递治疗效果,使患者消除心理紧张,并配合松弛疗法和生活指导。另一方面要从专业的角度,教会患者心理调节的方法及疾病知识宣教,使患者认识疾病,了解疾病,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的信心。用良好的态度恰当的语言有针对性进行解释和安慰,针对不同性格,年龄患者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建立康复信念,促使其自觉进行配合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自我监测,自我保健的科学护理管理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收集信息,语言交流,从而对患者起到安抚,慰藉药物起不到的治疗作用。

2.3 饮食护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合理饮食的重要性,以取得配合,将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以宣传彩页的形式发给患者及家属,指导其进软食,少食多餐,细嚼慢咽;以丰富维生素、高蛋白质、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为宜,既利于疾病康复又能保证机体营养供给;忌烟、酒及含酒精饮料。出血期恶心、呕吐或呕血时应禁食,止血后1~2天试验性进食,由温凉流质-温凉半流质-软食,逐渐过度至正常饮食。

2.4 康复指导:通过出院指导调整患者日常生活方式,改变不合理的生活习惯,对患者的日常行为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出院指导中,将住院期间的疾病知识教育整理成条理清楚、易懂易记的条文,便于患者执行;鼓励家属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如出现上腹部不适,出血或黑便时要立即就诊;教会家属简单的出血急救知识;发放医患联系卡,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并明确电话回访的时间。通过形式多样的护理干预,向患者宣传本病知识,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能够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主动避免诱因,防止复发重视自我保健的作用,进而控制疾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3 总结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属内科常见危急重症,患者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而加重出血。通过8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观察及护理,认识到在完善护理体制过程中,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以良好的医德,强烈的同情心,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努力赢得患者的信任,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临床护理过程中护士根据不同病因及各自的病情变化,灵活地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和途径;了解各类患者出血的诱因,勤观察,勤记录,及时发现生命体征变化,掌握患者各个时段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与医生密切配合,赢得抢救时间;确保治疗方案的顺利进行,同时对控制出血、提高护理质量及抢救成功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将应用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才能适应新形式下护理要求,从而达到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同时起着重要作用[3]。

[1]王吉耀,刘文忠.现代消化科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89-90

[2]吴在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36-639

[3]赖育清.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9):38

猜你喜欢
病情心理疾病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心理感受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