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不同心理时期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

2013-08-15 00:54王秀银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22期
关键词:癌症病人癌症病人

刘 颖 王秀银

(宁夏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传染科 宁夏 石嘴山 753000)

1 癌症病人心理特征分析

1.1 怀疑否认期:很多癌症患者得悉自己患癌症之后,常用否认这一心理过程来应付突然降临的恶耗进而怀疑医生的诊断错误或者化验检查有误。否认如同缓冲剂,能把坏消息带来的冲击力缓和下来,使人承受的打击力稍小点,同时也让人心神安宁下来,以便作好心理上和躯体上的应变准备。如果癌症患者不采用否认这一心理过程,一旦经受不住打击,有时会铤而走险,做出不应有的消极行为。否认可使患者得益,但也经常延误病情。

1.2 愤怒期否认之后,病人常会出现强烈的愤怒和悲痛,一旦证实癌症的诊断,病人会立即感到对世间的一切都有无限的愤怒和不平,有被生活遗弃、被命运捉弄 的感觉。并把这种愤怒向周围的人发泄。如常借故各种理由表现出愤怒和嫉妒,常常与亲人、医护人员发生吵闹,事事感到不如意,不顺眼,还会认为所有人都对他不起,委屈了他。同时害怕周围人遗弃他。表现这些心理的行为如:大声喧哗,百般报怒,愤愤不平,这种情绪持续不定,会消耗病人战胜疾病与正常生活的精力。

1.3 协议期:愤怒的心理消失后,病人开始慢慢接受现实。当患者从否认的心境中摆脱出来,接受既成的事实,让家属与亲友分担部分感受,才会感到如释千斤重担,并配合医生积极参与各种治疗,千方百计地寻求延长生命的方法,或是希望免受死亡的痛苦与不适。

1.4 忧郁期:经过前三期,随着病情恶化,患者感到委屈和怨恨后,表现出的激烈情绪反应过后,这时患者知道自己患癌症的大局已定,想到自己年纪尚轻,却已快走到人生的尽头;想到自己还有很多理想未实现,不少工作还要做;想到父母、妻儿还需要自己的照顾……,感到痛苦万分。尤其是看见别人龙腾虎跃地工作着,无忧无虑地享尽天伦之乐,而自己却被关在病房里,除了做各种化验检查外,还要没完没了地打针、吃药等,表现为悲伤、情绪低落、退缩、沉默、抑郁和绝望,甚至有患者会有自杀念头。

1.5 接受期:部分癌症患者经历上述各种心理反应之后,即受到死神一刻不停的困扰。对待死,人们持有各不相同的态度。有的人感到从此将离开这个美丽的世界,再也见不到自己的亲人,那种生离死别的凄惨情景似乎呈现在眼前:自己一个人孤独地走向死亡,心里充满无限的惆怅、恐慌和悲伤。有的认为自己在生死搏斗中已败下阵来,只有接受死亡,不再挣扎,不再抱任何希望,完全听命于眼前的事实也有的人接受了医生、亲友的劝告和安慰,从绝望与沮丧的深渊里爬了出来,重新热爱自己有限的生命,不再怨天忧人、自暴自弃,不再害怕死亡,以平静的心情,接受医生的治疗,期盼获得奇迹般的效果。

2 癌症病人心理护理

对癌症患者的护理,要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和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护理。

2.1 否认期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具有真诚、忠实的态度,坦诚温和的回答患者对病情的询问,注意保持与其他医护人员与家属的一致。耐心倾听患者述说,在沟通中引导病人正确的人生观、死亡观,使患者能逐渐面对现实。经常陪伴病人,尽量满足心理需求。

2.2 愤怒期的心理护理:此期护理人员一定要有爱心、耐心,能够认真的倾听患者倾述允许患者以发怒、抱怨、不合作行为发泄情绪。做好患者家属和亲朋的工作,理解患者痛苦,给于患者更多的关爱、理解、同情和宽容。

2.3 协议期的心理护理:此期护士应积极主动关心指导患者,随着病情加重,患者身体上痛苦增加,加强护理,尽量满足需要,指导患者配合治疗。当患者提出合理要求时,尽可能答应。鼓励患者说出心理感受,尊重患者信仰。

2.4 忧郁期的心理护理:创造舒适的环境,鼓励患者保持自我形象与尊严。护士应多给于患者同情、照顾、支持,使患者增强与疾病斗争的信心。给予精神方面安慰,尽量让家属多陪伴身旁。密切观察患者,注意心理疏导,预防患者自杀行为。

2.5 接受期的心理护理:护士要尊重患者,当患者不愿意讲话时,不要强迫与其交谈。护士帮助患者了却未完成心愿,给予更多关心与支持,给于患者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不良刺激。加强临终护理,使患者平静、安详、有尊严的结束生命。

3 小结

不同的性格、病情和治疗过程,使癌症患者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心理护理对癌症患者建立信心、调整心态、增强生理机能非常重要,在护理过程中要及时了解、超前预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用科学的护理语言积极施护。掌握病人的心理变化情况,要了解病人真实的心理状态。就必须要把关心病人,对病人的职业、文化、家庭、配偶以及个人生活境遇等都就在有所了解,同时还应熟悉病人的治疗方案和具体治疗方法,在掌握全面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他们各自不同的职业、心理反应、社会文化背景,同时或超前的测知他们将要或者可能出现的心理变化和心理规律,从而制定出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心理护理方案,如因病施护、因人施护等,以达到变“事后护理”为“事先控制”的目的。

[1]张伯源.医学心理学[M].1版.北京:中国科技技术出版社,2008:267

[2]邹枝珍,程黎,等译.心理医生为什么没有告述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2-3

猜你喜欢
癌症病人癌症病人
癌症病人配偶预期性悲伤的研究进展
谁是病人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癌症晚期患者临床关怀与护理手段探讨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
病人膏育
我帮病人“走后门”
医生,你怎样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