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医改中推广乡镇卫生院优质护理服务

2013-08-15 00:54李均满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22期
关键词:卫生院乡镇护士

李均满

(靖宇县景山镇中心卫生院 吉林 靖宇 135207)

目前,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在农村居民中已全面覆盖,针对如何在新医改环境中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使护理工作具特色,提供更优质服务,促进乡镇卫生院的建设与发展,是我们每位乡镇护理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1 正确理解护理工作是提高优质服务的基础

护理工作是根据人们和社会的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护理实践活动。包括辖区保健、健康教育、疾病护理、专科技术等多方面的专业技能。它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和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只有正确认识护理工作才能使其在医疗活动中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并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1.1 在护理专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护理仅仅提供生活护理,满足病人的基本护理需要。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护理工作逐步由单纯的生活照顾,发展为专业技术服务,服务对象也从病人扩大到社会人群。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和人们对护理工作的需求不断增加。

1.2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要求现代护理给人们提供生理、心理等方面的整体护理以配合医疗治疗需要和人们心理生理的需要,达到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目的。体现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宗旨“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这一主题涵义。

1.3 护理服务是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投入过程,也是护理人员的无私奉献过程。护理工作的优化目标是让人们的健康水平得以提高。

1.4 新医改形势下护理人员正被赋予更多的社会责任。护士作为集预防、治疗、康复护理为一体的护理提供者、管理者和教育者她们的责任就更大,不仅要面对病人而且应面对全社会。尤其是对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群提供护理服务,达到预防疾病,提高整体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这种责任使得护理工作更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贴近社会,使得护理工作贯穿于满足社会需要的全过程。

2 改善临床护理服务是提高优质服务的关键

以改革护理服务模式为切入点,实施临床护士对患者的责任制整体护理;以全面履行护理职责为落脚点,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临床护理质量;以提高乡镇卫生院护理水平为关键点,建立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长效机制。按照“改模式、重临床、建机制”的工作原则,促进乡镇卫生院护理工作适应新医改发展的需要,适应农村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日益增长的需要。

2.1 深化护理模式改革。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乡镇卫生院护理模式也将适应性转变,从传统的功能制护理逐步过渡到责任制护理和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责任制护理模式它克服了流水式作业的缺陷,强调岗位责任,强调对患者实行程序式整体护理。除执行医嘱、完成治疗检查外,责任护士还要给患者以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护士的责任加强了,与此同时,患者的安全感和依托感也得到了提高。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以小组责任制为形式,以护理程序为核心,提供患者身心、社会、文化等需要的最佳护理的基础护理模式。从单纯地以疾病为中心,以患者为中心,进一步发展到以整体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2.2 全面履行护理职责。责任护士全面履行护理职责,关注患者身心健康,做好专业照顾、病情观察、治疗处置、心理支持、沟通和健康指导等任务,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服务。工作过程中,不依赖患者家属或家属自聘护工护理患者。

2.3 加强护理内涵建设。认真落实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和护理技术规范,细化工作标准,规范护理行为。责任护士能够正确实施治疗处置,密切观察、评估患者病情并及时与医师沟通,配合医师共同完成诊疗计划,同时,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尊重关心爱护患者,增进护患信任。

2.4 提高乡镇护理水平。临床护理服务充分突出专业特色,责任护士应努力钻研护理业务、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对患者开展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解决护理疑难问题,提高乡镇护理水平,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2.5 积极开展延伸服务。将常规随访和专病随访相结合,满足患者就医需求,真正为乡镇患者带来方便和实惠。

3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是提高优质服务的重点

提高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的素质,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效回避护理风险,杜绝护理纠纷和护理差错。开展法律意识教育,防范安全隐患。做到有章必循、责罚分明。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及时完成各种有效记录,把好护理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关。

3.1 加强人员素质教育:现实乡镇卫生院的“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三基学习、训练,提高心理素质、人文素质,时刻记住护理者的素质要求,才能有效地预防护理风险的发生。

3.2 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发现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时要及时提醒,严格执行“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得不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

3.3 加强重点时段的管理:如夜班、中班、节假日等,实行弹性排班制,同时注意培养乡镇卫生院护士独立值班时的慎独精神。

3.4 规范护理文件记录: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十字原则”,减少乡镇卫生院护理安全隐患。

3.5 完善护理紧急风险预案:平时工作中注意培养乡镇卫生院护士的应急能力,对每项应急工作都要做回顾性评价,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乡镇卫生院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在我国新医改进程中,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想在新医改中推广乡镇卫生院优质护理服务,护理人员既要有现代护理学的新理念,又要有丰富扎实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真正解决社会人的需求,推动卫生事业改革中的乡镇护理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卫生院乡镇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
卫生院切莫孤军作战
警惕卫生院拖医改“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