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妇女的护理体会

2013-08-15 00:54张丽萍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22期
关键词:性交痛绝经期生理

张丽萍 贺 玲

(1.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人民医院 湖北 十堰442000;2.湖北省十堰市西苑医院 湖北 十堰 442000)

我国城市妇女的平均绝经年龄为49.5岁。农村妇女为47.5岁。我国妇女人均预期寿命已超过70岁,50岁左右绝经的妇女还有1/3的生命历程要在缺乏激素的情况下度过。围绝经期是女性从生理到心理较明显衰老过程的一个起点。是人在一生中生理、心理变化比较剧烈的时期。临床表现为月经改变、潮红、潮热、忧郁、焦虑、多疑、血压升高或波动、乳房萎缩、下垂、阴道干燥、性交痛和泌尿系症状。妇女在心理、生理、社会角色等方面都会发生极大变化。引发各种健康问题。有效地帮助围绝经期妇女,使得她们顺利地度过心理、生理危机。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以2010年1月到2013年1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围绝经期综合症病例80例,年纪在40-55岁之间,有潮红、潮热46例,占57.5%。忧郁、焦虑、多疑48例,占60%,乳房萎缩、下垂占61例,占76.2%。阴道干燥、性交痛48例占60%。有泌尿系病状8例占1%。

1.2 研究方法:对就诊的围绝经期妇女专职由护理人员,利用专业的知识,进行围绝经期知识宣教。认识到围绝经期是一个生理过程,绝经发生的原因及绝经前后身体将发生的变化,帮助病人消除因绝经变化产生的恐惧心理,并对将发生的变化作好心理准备。介绍减轻围绝经期前后症状减轻的方法,以及预防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措施。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

1.3 具体护理内容:

1.3.1 向围绝经期妇女及其家属讲解绝经是一个生理过程。出现更年期症状是由于卵巢功能减退、内分泌失调所致的一种身心反应。通过知识讲座、面对面的交谈,对恐惧、害怕、多疑患者多做健康宣教,正确认识围绝经期的反应,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和社会行为特征,安全度过围绝经期。

1.3.2 规律的运动:指导围绝经期妇女合理运动,如散步 跳广场舞骑自行车等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维持良好的张力,加强消化功能,转移注意力,可以有效地防治紧张、失眠、烦躁等症状。

1.3.3 饮食护理:更年期有头昏、失眠、情绪不稳定等症状的人。要选择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粗粮(小米 麦片)豆类和瘦肉、牛奶。牛奶有镇静安眠的功效。绿叶菜也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这些食品对维持神经系统的功能、促进消化都有一定的作用。少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如酒、咖啡、浓茶、胡椒等。

月经频繁、量多的可选择蛋白质较高的食物如鸡蛋、瘦肉、豆类等。也可用红枣桂圆加红糖做成红枣桂圆汤饮用。或用红枣、红小豆粥当点心。可起到健脾补血的作用。

停经后有一些妇女发胖。血脂固醇增高并有动脉硬化的现象。应控制体重不要吃得过饱。主食要限制,少时油腻食物和含糖量多的水果,多吃绿叶蔬菜,以补充维生素C、B。改善血管通透性,和增强身体抵抗力。以阻止动脉硬化的发展。烹调要用植物油。并限制高胆固醇的食物 如动物的脑、鱼子、蛋黄、肥肉、动物内脏等。

1.3.4 指导合理用药:帮助病人了解用药的目的、药物剂量、适应症、禁忌症、用药时可能出现的反应等。激素替代治疗必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长期使用性激素者接受定期随访。指导病人用药期间注意观察若子宫不规则出血,应做妇科检查,并进行诊断性刮宫,刮出物送病理检查,以排除子宫内膜病变。雌激素剂量过大时可引起乳房胀痛、白带多、阴道出血、头痛、水肿或色素沉着等。孕激素作用包括抑郁、易怒、乳腺痛和浮肿。雄激素有发生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危险。大量应用出现体重增加,多毛及座疮。口服时影响肝功能,重症时应及时就医。

1.3.5 性知识认识护理:围绝经期妇女不同程度有阴道干涩、性交痛等症状,而导致性欲减退的发生,性生活和谐的夫妻不仅精神愉快,并且夫妻关系良好,和谐的性生活对围绝经期的妇女的卵巢功能、垂体、下丘脑功能的调节又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指导中老年妇女保持适度和谐性生活也利于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的神经症状。

2 讨论

跟踪调查80例围绝经期妇女病例,回馈信息显示通过多方面的有效护理,都能够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自己,根据自己的症状接受治疗和护理,保持良好的心态、稳定的情绪,顺利地度过这个人生的特殊时期。

猜你喜欢
性交痛绝经期生理
新型射频治疗女性性交痛的疗效分析
盆底综合物理疗法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盆底肌痉挛引起性交痛的效果比较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同房之痛不要忍
观察凯格尔训练对改善女性产后性功能功障碍的效果
打破生理“平衡”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旋转血泵生理控制
滋肾解郁宁心方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观察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DIY式”小创新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