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发展多样性与心理学科学化的追求

2013-08-15 00:42姜永志白晓丽
关键词:心理学科学研究

姜永志,白晓丽

(1.内蒙古民族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43;2.内蒙古民族大学 民族教育研究所,内蒙古 通辽 028043)

1879 年,科学心理学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冯特的实验室中诞生,冯特一生都致力于发展他自己眼中的心理学,即一种是研究人个体心理过程的实验心理学,另一种是研究民俗、文化、宗教等的民族心理学。然而冯特不会想到,在他百年之后,心理学并没有按照他所设计好的两条路线发展,而是出现了实证主义心理学取向独大、人文主义心理学取向边缘化的现象。回顾心理学百年发展历程,在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心理学各流派绝大多数都站到了实证主义一边,原因在于实证主义代表着科学的主流,而人文取向的心理学研究并不能为人所直接感知和测量。在这种对科学主义的追求下,心理学为了所谓的“科学化”而盲目自然科学化,虽然为心理学带来了科学的光环,然而也抹杀了人应有之人性。当代心理学在多元文化论的影响下,出现了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延伸与扩展,而在心理学两种取向的矛盾逐渐升级之际,本文提出了未来形态的心理学应该具备的几个特征,这些特征将指引未来心理学发展的可能方向。

一、当代心理学视域的无限延伸与扩展

心理学发展的多样性由来已久,结果导致在心理学的历史中从来没有哪一个心理学派系实现心理学范式的统一。国际理论心理学协会主席斯坦姆曾指出,处于成长中的多学科领域的心理学研究,多年来表现出不成熟学科的局限性,其有时思想狭窄,有时不惜一切代价追求技术上的理性主义,有时又体现为极度的盲目崇拜和一时的狂热[1]。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执委阿代尔预言:“心理学科在不久的将来将面临身份危机。”[2]但是,从历史的角度审视,我们曾发现过类似于统一的时期,即心理学在中世纪教会的统治下几乎接近了单一的范式,但这种宗教教条式的心理学是人们难以接受的。20 世纪20 到50 年代,行为主义范式统一了心理学大部分领域,这应不应该算是一种心理学的统一呢?事实上,行为主义盛行近半个世纪,其批评之声不绝于耳,可见它并不是一个统一的范式。从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认知心理学以精确的技术手段为依托,以计算机比拟大脑为模型,是否整合了心理学呢?面对认知心理学的多元交叉现状,我们仍不能过早下结论。虽然当代心理学中学派林立的历史已经过去,但是历史上六大派系留给当代心理学的遗产犹在,这使我们想起威廉·詹姆斯的折中主义精神和费耶阿本德无政府主义的“怎么都行”认识论[3]。威廉·詹姆斯折中主义精神折射在当代心理学领域,主要表现为心理学研究的多样性:一是研究主题或研究视域的多样性,二是研究方法或研究技术的多样性。

从美国心理学会52 个分会以及80 000 多名在册会员来看,我们不难理解心理学研究视域的无限扩展与延伸的程度。与中国的十几个心理学分会相比,美国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无疑更为广泛。近年来兴起了环境心理学、生态心理学、进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积极心理学、认识神经科学等新近研究取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成立相应的心理学分会。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的心理学分会都与应用心理学紧密相关。这为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当代心理学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不妨看一下美国心理学会口号的变化。1892 年霍尔建立美国心理学会,创始目标为:“为了促进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1944 年将其修改为:“把心理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一种职业和一种促进人类福祉的手段”。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心理学发展的应用性轨迹。对应用心理学的重视正是当代心理学日益多样化和精细化的根源,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注意到心理学并非是铁钦纳所说的与应用无涉的、纯粹的科学研究[4]。事实表明,心理学在历史上本来就是一个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行发展的学科,而且应用心理学在某种程度上更体现了心理学发展的生活化。另一个导致心理学多样化的原因是,在过去的历程中,心理学家已经发现了人类心理的部分真理,但是把它们与完整的真理混淆了,也许当我们追问意志主义者、构造主义者、机能主义者、行为主义者、格式塔主义者、精神分析者以及认知主义者的观点对或错时,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误的。更好的解释也许是,它们都是部分正确,只能揭示人类复杂心灵的一部分,还有很多是暂时没有揭示出来的[5]。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心理学应该是多样的,它的解释的是人的复杂心理和行为,它多样性就像人的多样性一样,这对于那些希望寻求普遍心理规律的人来说无疑是痛苦的。

二、心理学科学化统一的现实困惑

当代心理学视域的无限延伸与扩展给心理学自身带来了无限困惑,心理学史的研究一再表明心理学的统一道路是充满艰辛和坎坷的,而心理学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称之为科学,是心理学统一道路的最大障碍。1897 年威廉·詹姆斯曾对心理学做过这样的描述:“心理学不过是一连串的事实;一点有关看法的闲谈和争吵;仅仅是描述水平的分类和概括;一种强烈的偏见,即我们有心理状态,并且状态是由大脑决定的:但这并不是在物理学表现其规律的那种意义上的单一规律,也不是任何结果都可以从中推演的那种单一假设……,这不是科学,它仅仅是对成为一门科学的期望。”[6]在威廉·詹姆斯对心理学的科学性发表言论40 年后的1933 年,海德布雷特也得出一个与其十分相似的观点:“心理学还是一门没有做过伟大发现的科学,它还不像化学有奠定其基础的原子论、生物学有奠定其基础的有机体的进化原理、物理学有奠定其基础的运动定律那样,有为自己奠定基础的发现,也没有发现或认识到能让心理学统一的原理,心理学还没有赢得它统一大业的伟大胜利,它还没有获得既令人信服又似乎真实的综合和洞察。”[7]从威廉·詹姆斯与海德布雷特有关心理学科学性和统一道路观点的惊人相似来看,从威廉·詹姆斯到海德布雷特的40 年间,心理学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从海德布雷特到80 年后的当代,心理学的科学性与统一性仍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这不能不让我们怀疑:心理学是否有所进步?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人们对心理学的科学性与统一性的探讨虽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但是传达出多种不同的声音。科克曾表达这样一种观点:“与其说心理学是一门单一学科,还不如说心理学是几门学科的综合;有些学科是科学的,但多数是不科学的。”[8]因此,在科克看来,将心理学视为“心理学研究”可能要比视为“心理科学”更合适。显然,科克的这一主张已经认识到心理学的多样性。与科克持类似观点的还有致力于整合心理学的斯塔茨,他对当代心理学做过这样一个评价:“心理学的各领域已经发展成了独立的实体,至于他们的相互关系则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规划,各研究领域都是在孤立的状态中发展,根本没有谁要求把它们自己与心理学的其它部分联系起来。”[9]美国心理学家布洛斯基曾担忧地说:“也许心理学的衰退正是整个西方世界丧失神经的一部分,甚至惊呼道心理学是一门危机的科学。”[10]显然,以上学者持有一种悲观论,大多数心理学者都对心理学的科学性与统一性抱有怀疑的态度,这正如马卡罗佐认为的那样,基本的过程和原理构成了心理学的核心,它们在过去的100 年中基本保持相同,各分支学科只是将相同的核心内容、过程和原理应用到不同问题上。正是在对这些问题的关切上,理论心理学家希望通过提出一种包容性的文化观来整合与统一心理学,使其成为统一的科学心理学。其中,金布尔与斯塔茨曾试图将心理学放置到自然科学的框架下来探讨,即他们的统一观支持的是心理学的科学文化观:“心理学对统一的美好期待是来源于这样的简单事实,即认为各种各样的学科都近似于自然科学。”[11]金布尔还认为心理学的各种构成成分都可以采用自然科学模式来调和。心理学者威尔逊则认为可以将心理学的分歧放置到进化论的逻辑框架下来进行调和。然而,心理学的其他文化观是很难接受上述观点的,尤其是“第三种文化”从心理学的多样性出发,很难接受将心理学统一于自然科学的实证心理学或生物科学的进化论之下的观点。因此,围绕着心理学能否成为一门统一的科学的争论,在当代仍是一个热点问题。学界对心理学的科学性持有以下3 种观点:心理学只是一门前范式学科而不是科学;心理学研究太主观,达不到科学标准;心理学部分是科学,部分不是科学。

事实上,人作为复杂的社会实体与自然实体,至今还没有一个心理学学派能成为心理学公认的范式,虽然当代心理学正朝着研究人脑的单细胞活动以及制定信息加工模型的方向发展,但是仍不能肯定认知心理学能够成为统一心理学的科学范式。目前心理学中也缺少或者至今尚未出现一个理论能够解释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往往是一种理论适用于解释某一水平的心理活动,就不能解释另一种水平的心理活动。例如,完形理论能解决知觉,但对记忆无能为力;条件反射理论能解释学习,却不能说明人格。可以预见,多样性仍是当代心理学的主要特征,而对研究主题多样性是心理学分裂的表现这样一种观点,目前仍不能肯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心理学的多样性与精细化有利于对人类心理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将变得更加开放,多种方法与理论的灵活选择有助于更为准确和全面地理解人类的心理活动。

三、未来形态的心理学——搭建沟通的桥梁

当代心理学观点的多样性以及有时相互冲突的特征是未来形态心理学的主要特征,正如荣格曾预测的:“假设只有一种心理学存在,或者假设只有一种心理学原理是一种不能容忍的专制,是一种伪科学的偏见……,即使这已在科学精神中发生了,也不应该忘记,科学不是生活的知识大全,实际上它只是人类思维形式之一。”[12]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心理学应该是多样的,它解释的是人的行为,它的多样性就像人的多样性一样。葛鲁嘉曾对目前心理学存在的形态进行归纳,认为心理学共包括6 种形态:常识形态的心理学、哲学形态的心理学、宗教形态的心理学、类科学形态的心理学、科学形态的心理学和资源形态的心理学[13]。他还认为,各种不同形态的心理学不仅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和价值,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现代科学心理学实际上并不是简单地清除和埋葬了其他形态的心理学。相反,那些不同形态的心理学实际上成为了被埋藏的矿产,它们仍然存在着,并在特定领域里发挥着各自的作用。虽然当代心理学中科学形态心理学一枝独秀,统领心理学发展的风向标,但其他心理学形态仍存在,只是处于被忽略的边缘地带。这种心理学多样性共存的观点也预示了心理学的另一种形态,即心理学的未来形态。未来形态心理学的发展是基于心理学其他形态基础上的自然演进,这不是人为的,而是自然发展所产生的。未来形态的心理学必将在吸收心理学的诸多形态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而这种未来形态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仍以多元化为主要特征,这种特征彰显的是作为价值而存在的各具形态的心理学。虽然目前还不能清晰地预测未来形态心理学的具体理论、方法取向,但是可以预见未来形态的心理学包括以下几个特征[14]:

第一,心理学观的开放与兼容并包。传统心理学,尤其是科学心理学始终将实验主义、实证主义和个体主义作为其主要特征,而未来形态的心理学所持有的是一种大心理学观,它将心理学视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科学,改变心理学的自然主义和生物主义倾向;强调主观自觉性的个体与群体心理的研究,既注重对行为的研究,又注重心灵体验与价值观念的研究,以改变机械主义与个体主义倾向;强调主客统一方法的运用,既注重实验方法,又注重现象学方法,改变单一实验主义或现象主义倾向。

第二,心理学研究取向与方法的多元与综合。美国心理学家阿特金森在《心理学导论》中指出,取向多元、日趋综合是当今世界心理学的一大趋向。因此,当代心理学要综合利用神经生物学、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综合运用各种观点解释人的心理及其行为的形成机制。因此,未来形态的心理学不是同意或不同意某一流派,而是从各派的研究中得到一些有益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是综合性心理学发展可资借鉴的资源。

第三,强化理论研究和理论建构,提高心理学的理论水平。以实证主义为哲学假设的传统心理学给心理学带来了崇高的科学地位,也给心理学带来了恶果。以行为主义心理学来说,它导致了重视实验数据资料的积累,而忽视理论建构,造成了盲目的实证研究和严重的理论贫困;也给心理学带来了自恃清高和对其他心理学传统的盲目排斥,使心理学的发展缺少必要的前瞻性和丰富的文化滋养。未来形态的心理学应更加注重小理论的大综合、大理论的新建构以及大小理论的和谐发展。

第四,理论与实践由“分离”走向“对话”。在心理学史上,除了铁钦纳主张“象牙塔”式的纯科学研究外,几乎每一个心理学流派都主张心理学的应用研究,从美国心理学会分会中应用心理学所占的比重就可见一斑。目前西方应用心理学主要应用于人事行政、工业生产、商业消费、学校教育、心理咨询、司法、医疗卫生和国防军事等领域。然而西方心理学的分裂曾一度导致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相互贬低和仇视,这种局面未能促进心理学的整合发展,反而加剧了心理学的分离。因此,未来形态的心理学要扭转这种局面,将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相结合,使其从各自分离走向相互对话。

四、结 语

综上所述,心理学的多样性并没有导致心理学的进一步分裂,学科愈来愈精细化反而促进了学科的深入发展。为了避免心理学陷入虚无的相对主义泥潭,心理学的多样性必须被冠以科学之名,也就是说,多样性的心理学应该在各具形态的心理学之间建立起相互沟通、信任、尊重的氛围,打破心理学理论间“不可通约”的教条,将“第三种文化”作为沟通心理学的历史形态与未来形态的桥梁,在此基础上,使心理学成为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相对整合性的科学。尽管在多元文化和后现代背景下心理学的科学化与统一道路漫长而艰巨,但我们仍对此抱有乐观态度。

[1]段海军,霍涌泉.心理学的多元化之路:问题与前景[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7(4):105-109.

[2]鲁文·阿迪拉.心理学的未来:世界上最著名的一些心理学家对各自领域的未来的看法[M].张航,禤宇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3]方双虎.论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科学观[J].心理科学,2011,34(5):1242-1246.

[4]郝根汉.心理学史导论[M].郭本禹,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史密斯.当代心理学体系:历史、理论、研究和应用[M].郭本禹,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姜永志,刘额尔敦吐.近代哲学与心理学的逻辑演进:基于语言哲学的发展脉络[J].心理研究,2012,5(1):8-12.

[7]韦恩·瓦伊尼,布雷特·金.心理学史:观念与背景[M].郭本禹,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8.

[8]Koch S.The nature and limits of psychological knowledge:lessons of century qua“science”[J].American Psychologist,1981,36(3):257-269.

[9]Staats A W.Behaviorand personality:psychological behaviorism[M].New York: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Inc.,1996.

[10]墨菲,科瓦奇.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M].林方,王景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1]刘将,葛鲁嘉.第三种文化与当代心理学的变革[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8(5):117-122.

[12]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研究新进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3]葛鲁嘉.心理资源论析:心理学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形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4]车文博.车文博文集(第五卷):西方科学心理学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心理学科学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