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瑟王朝廷里失败的约伯们——从神话原型角度解读圣杯追寻

2013-08-15 00:49吴志芳李翔
关键词:亚瑟王圣杯高文

吴志芳,李翔

中世纪以来,包括僧侣在内的很多西方人十分喜爱有关亚瑟王和圆桌骑士的传奇故事,梅林、特里斯坦、罗英格林等人物屡屡出现在文艺作品中。无尽的战争与和平,忠贞与背叛,虔诚与堕落的故事赋予了亚瑟王传奇永恒的魅力。亚瑟王传奇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世俗的骑士冒险和宗教的圣杯追寻两大部分。圣杯是一面反映人心善恶的镜子,只有内心纯洁无暇的人才能看见它,缺乏仁爱、节制和真理的人是无缘得见的。圆桌骑士在追寻圣杯的过程中,从头到尾都在经历上帝制造的幻象的考验,因此圣杯追寻之旅其实是精神之旅,圣杯追寻者就成为亚瑟王朝廷里的约伯。在150名圆桌骑士中,只有加拉哈德、帕西瓦尔、鲍斯和兰斯洛4人与圣杯有缘,而除了兰斯洛之外的3人更是亲眼得见圣杯,并得到了耶稣的显身教化。而剩下的骑士则无功而返,成为失败的约伯,这也为日后卡姆莱特的覆灭埋下伏笔。因此圣杯追寻的意义在于呼吁人们坚定信仰,弃恶从善。

一、圣杯追寻者的原型:约伯

圣经旧约(希伯来圣经)第18书《约伯记》属于第三部分《圣文集》,《约伯记》还与《诗篇》、《箴言》、《传道书》和《雅歌》一起被归为《智慧书》。

《约伯记》开篇就强调尽享天伦之乐的东方首富约伯是一个“正直的人,敬畏上帝,远离邪恶”[1]796。 上帝在撒旦(犹太教中撒旦与堕落天使、魔王无关,他是上帝的仆人,监督世人的行为,有时也给世人设置障碍,又被称为起诉者或反对者)面前高度评价约伯,“世界上再也没有像他那样的人”[1]796, 但撒旦坚持约伯如果被剥夺了一切就会立马咒骂上帝。

看似小肚鸡肠的撒旦实际上是站在人性的高度来思考世上是否有真正虔信上帝的人。如果人不是着眼于长远利益或畏惧上帝的怒火,人是否还能保持正直?在逆境中人能否坚守道德的底线?因此约伯第一次受罪看似源于一个赌局,其实是源于上帝想借撒旦之手来考验他的信仰。

一天之内,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有福之人约伯一下子因为天灾人祸失去了所有10个子女、无数仆从和一切财富。他因痛苦而撕衣剃发。即便如此,他仍然没有作恶,没有埋怨上帝,而是伏地跪拜,称颂上帝。他意识到自己的“受造性,世事无常,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2]他承认上帝的伟大,感激上帝的恩赐,认可上帝收回恩赐的权利,这本身就是对上帝的信仰。因此他通过了上帝的第一次考验,上帝也再度称赞他,但撒旦认为约伯虽受折磨但性命无虞,如果伤害他的身体他会立马咒骂上帝。因此上帝开始在更高的层面考验约伯的信仰。

现在,乡人唯恐避之不及的约伯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从头到脚都长满毒疮。他痛苦,坐在垃圾堆旁用瓦片刮疮,连他的妻子都劝他诅咒上帝好结束痛苦。他痛苦,整整七天无言地坐在地上,打破沉默的第一句话就是诅咒自己的生日。他痛苦,4个朋友坚持认为约伯恶有恶报,儿女罪有应得,上帝对他的惩罚还不及他的罪过。他痛苦,他苦苦哀求的上帝一直没有现身给他说法。但痛苦约伯的品行也在他的不作恶和斥责妻子、与朋友雄辩中愈加彰显。他在人生最黑暗的时候也依然坚守着正直和信仰。他斥责妻子功利,在上帝赐福的时候高兴,在上帝降祸的时候埋怨。在任何情况下都始终如一地信奉上帝,体现了约伯的至诚。他希望上帝将赐予他的生命取回是因为是他坚信公正的上帝不会让好人受罪。他坚称自己正直无伪无罪无辜,勇于驳斥那些“上帝的辩护者”,是因为他坚信拥有无上智慧的上帝洞察一切,不会为他们的谎言所欺。事实上,智慧就是敬畏上帝、摒弃邪恶。他“大逆不道”,要求上帝与他同上审判席,是因为他坚信上帝的公义,上帝会成为他清白一生的证人,兼为正义审判官的上帝终究会判他无罪。他“傲慢自负”,指责上帝管理世界不善,小人得逞,善人遭殃,但他同时坚信这些只是暂时的,坏人定会自食其果,好人终归会有好报。他最后还希望有人能记下他所说的话,还是因为他相信正义的上帝会为他伸冤。他一直以来都敬畏上帝,即使他在苦难中失去光明,但他怕的不是黑暗,而是万能的上帝,而他的正直将给予他面对上帝的勇气。他自始至终都在虔信上帝,在历经磨难时也没有抛弃上帝,因而再次通过上帝对他信仰的考验。最后上帝发言,褒扬约伯,斥责自己的“辩护者”,恢复并增加了约伯的一切,约伯长寿善终。

二、亚瑟王朝廷里失败的约伯

亚瑟王的谋士大魔法师梅林早在建立圆桌制度时就预言圆桌骑士将经历寻找圣杯的冒险并取得成功。亚瑟王的宫廷平定内乱,举办比武大会,骑士外出历险,本无异于其它宫廷,直到他的宫廷突然出现一系列有关圣杯的奇迹、召唤圆桌骑士踏上征程。圣杯是基督教世界的至高圣物,里面有我主耶稣的血,由亚利马太的约瑟带到不列颠,只有信仰虔诚、正直善良的人才与它有缘,而“任何有罪之人都是见不到我主耶稣的血所显示的奇迹的”[3]615。因此圣杯展现人心善恶,圣杯追寻之旅则是上帝考验圆桌骑士信仰是否坚定的精神之旅,圣杯追寻者是亚瑟王时代的约伯。圣杯追寻之旅取得了成功,加拉哈德、帕西瓦尔、鲍斯通过上帝的考验目睹了圣杯真容,成为成功的约伯,但圣杯追寻之旅又以失败告终,大多数骑士没有通过上帝的考验,不是死于途中就是饱受屈辱,成为失败的约伯。最引人注目的失败者是高文和兰斯洛,他们有着失败者的共性,同时又与众不同。

(一)高文嗜杀成性:半途而废

高文首先提出寻找圣杯,并发重誓不见真容绝不归。他是天之骄子,是亚瑟王的外甥,备受偏爱,又能在太阳升起的这段时间将自己的力量增长三倍。他又遭神唾弃,在圣杯追寻过程中没有通过上帝的考验沦为半途而废之徒,带着耻辱回到卡姆莱特并最终拉开一个伟大王朝毁灭的序幕。

亚瑟王的宫廷汇聚了骑士中的精华。以世俗的标准来看,大多数圆桌骑士都是人之楷模,兼有慷慨、勇武、坚毅、谦逊、仁慈、忠诚种种美德,唯有高文兄弟被世人称为刽子手,展现的是奸诈、凶残和伪善等特质,他们更像是索多玛和蛾摩拉的罪恶子民,即使是亚伯拉罕也难以为他们求情。

他睚眦必报,嫉妒成性。当年他父亲因为屡次叛乱和后来与亚瑟王有私人恩怨(亚瑟王与其妻乱伦)在战场上被杀,高文兄弟便暗杀亚瑟王的得力干将帕林诺王来报杀父之仇。他为狗杀人。高文兄弟还刺杀与兰斯洛和特里斯坦并称为“不列颠之狮”的帕林诺王之子拉姆莱克以及拉姆莱克的情人——自己的寡母。

他的行为在世人眼里就令人发指,在上帝那里更是天理不容,因此他在圣杯追寻初期没有遇见任何冒险。他注定与圣杯无缘,但这并不表示他这头迷途的羔羊无法重新走上正道,因为上帝是仁慈宽爱的,只要他能摒弃邪恶,他也会像尼尼微的居民那样得到宽恕。他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考验:应对蹂躏美女城堡(象征耶稣化身为人以前善良的灵魂)的怙恶不悛的7个骑士(象征七宗罪)。其实在头一天,被隐士喻为上帝之子的加拉哈德 (兰斯洛在魔法的作用下误将一位公主当成亚瑟王的王后,和她在一起生下的独子,加拉哈德最后成功见到圣杯)已经打败了7个骑士,但加拉哈德绝不轻易杀人。而高文则与几个圆桌骑士再次打败7个骑士以后杀了这7个骑士,因此没有通过这次考验。上帝还是希望拯救他,因而善人出现谴责他并要求他忏悔,这本是他弃恶从善、改过自新的大好机会,但他拒绝了。即使约伯在极度痛苦和愤怒中口不择言对上帝有不敬之词,但他始终坚守着正直的底线,他这个义人在最后受到上帝褒扬后还虔诚的忏悔,而已经罪孽深重的高文在善人亲身教导之时仍然不知悔改,愈发加重了自己的罪孽。作为惩罚,上帝对他的第一次考验也成了他在整个圣杯追寻途中的最后一次考验。他之后的追寻仍然平静如水,直到他做了一个梦,梦醒时分出现幻象,他又听到神秘的声音,指责他缺乏诚心、意志不坚,告诉他不必再寻求圣杯。隐士出现为他解释梦境和幻象,提出“圆桌的创建正是为了弘扬谦逊和忍耐。骑士之道讲究的是友爱。”[3]665-666幻象代表的是圣灵和节制。“缺乏圣洁、节制和真理是导致圆桌骑士失败的根本原因。”[3]667他因此背弃誓言退出追寻之旅,虽然这也是上帝的旨意,但这一系列的幻象和隐士的出现表明上帝仍然没有彻底放弃他,他仍能走上正道,获得救赎,可他丝毫没有遵循圣人的谆谆教诲,而是在歧途上越走越远,成为一个彻底失败的约伯。

隐士指出高文梦中的黑牛象征着罪孽深重的圆桌骑士,他们最终将自相残杀,大部分人已经死亡或离死期不远,但至少这大部分人在世人眼里仍是好人,而世人怒目而视的高文兄弟(包括亚瑟王乱伦之下的私生子)却平安回到卡姆莱特,而这正体现了上帝的正义,因为他们最终将因其邪恶颠覆罪孽深重的亚瑟王朝。

(二)兰斯洛信仰不坚:无缘真容

兰斯洛一直被视为骑士之花,被上帝赋予了远远超过其他骑士的健美、英俊和神勇。本来他最适合从事圣杯追寻的历险,但由于犯了色戒,只能算是“世上有罪者中最杰出的一位”。他最终也不能通过上帝的考验,无缘得见圣杯的真容,成为又一个失败的约伯。

他首先必须为自己的罪孽受罚。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兰斯洛巧遇独子加拉哈德,因没认出而提出挑战,结果输了。

他来到一个荒凉的教堂过夜,在似睡非睡的朦胧中目睹圣杯治病的奇迹,却由于罪孽深重无法醒来。一个神秘的声音指责他“比顽石还硬,比苦艾还苦,比无花果树更不结果,需要退出圣地”。他的骑士装备也被病愈者拿走,他的耻辱无以复加。他开始觉悟,便去找隐士诚心忏悔并求隐士指点迷津。隐士指出他的罪孽在于傲慢以及情欲,他从来没有为上帝而战,而一直都是为了尘世的虚名和王后的青睐而建功立业。即使如此,上帝仍然爱他,希望他能永远离开王后,洗心革面,找回良思和善意。因此兰斯洛虽然没能通过这一次考验,但仍然有拯救的希望。

他离开隐士后又有善人相伴来到另一个教堂,里面有一个殉道者的保存完好的尸体。圣杯当时就在那里,他却无法看见。善人告诫他把圣人的一束头发(谦逊的象征)粘在身上,并需要在圣杯追寻期间戒酒肉,如果条件允许还要每天做弥撒。这说明他仍然受上帝垂青。

他之后独行,在一个十字架旁陷入梦境,醒后找一位修道士释梦,再次被告诫自己罪孽深重需要坚定信仰,只有一心敬仰上帝才能在落难时得到上帝的拯救。

可他再次犯戒。在告别修道士后参与了一场城堡保卫战,因当时着黑衣的城堡骑士已经抵挡不住着白衣的攻城骑士而加入守城一方。他表现神勇,但再次吃了败仗,又再次听到神秘的声音指责他轻易的回到罪孽中去,因为黑色象征世俗和有罪,而白色象征童贞和纯洁,他却将罪人当善人,出于世俗的虚荣和骄傲帮助弱小一方,他的受辱是理所当然。他又没通过考验。但上帝仍然没有放弃他。他要渡过湍急的河流,心中想着上帝,因而愉快涉水。但上帝也不忘敲打他,让他被一个骑黑马着黑衣的骑士(自己骄傲的化身)打败。

兰斯洛继续追寻之旅,后来在一个幻影的指引下与独子重逢,但半年后两人又被勒令永别,兰斯洛只好独自来到保存圣杯的城堡前。他因为在危险面前只相信自己的铠甲而不相信上帝而再吃败仗,又没有通过考验。最终他在即将看到圣杯时被上帝击倒,兰斯洛躺了整整24天来为他给魔鬼服务(为世俗的傲慢、虚荣和情欲笼罩)的24年赎罪。兰斯洛因为信仰不坚同样没有通过上帝的考验,无以见到圣杯的尊容,成为失败的约伯,他最终要为此付出代价。

三、圣杯追寻后记

“躺在这里的是亚瑟王,今天和明天的国王。”[4]这是亚瑟王朝最辉煌的时代,这是亚瑟王朝最黑暗的时代。3个圆桌骑士以其虔诚、纯洁和善良通过了上帝的考验,成为胜利的约伯,因此蒙主恩赐,亲眼见到了基督教的至高圣物圣杯,享用了圣杯赐予的世人闻所未闻的美酒佳肴,还受到我主基督的亲身教化,得知了一些基督教的奥秘和玄机,接到指示要将圣杯带出不洁之地。而包括兰斯洛在内的其他圆桌骑士因信仰不坚,缺乏仁爱、节制,背离真理没有通过上帝的考验,成为失败的约伯,他们不是死在圣杯追寻途中,就是带着耻辱回到卡姆莱特,承担没有通过信仰考验的后果——圣杯一旦流失在外,圆桌就将毁灭。

生活看似一如既往,实则节奏越来越快。所有那些失败的约伯正在越来越接近自己的灭亡。兰斯洛背弃了对上帝的誓言,与王后的往来更加频繁,受到高文兄弟更加密切的注视,最后他与王后当场被捉,王后被送上火刑柱,兰斯洛再次英雄救美,一路斩杀敢于挡道者,也在无意中杀死了一生追随他的、此时没穿铠甲的高雷思。高文虽然邪恶,但为这唯一一个善良弟弟的死还是悲痛欲绝,因而高文极力怂恿亚瑟王对兰斯洛开战,就在亚瑟王渡海作战之时,监国的亚瑟王乱伦之子篡夺王位霸占王后,亚瑟王又回不列颠同其作战——一个王朝就此覆灭。临死的亚瑟王去了阿瓦隆岛,罪孽深重的他终究上不了天堂。

四、结语

幸存下来的几个骑士(包括兰斯洛和鲍斯)进了修道院,在苦修中灵魂得到升华,成为真正的善人,兰斯洛魂归天国后,剩下的人不是继续做教会中人就是成为为上帝而战之人。追寻圣杯的故事早在一千多年前就结束了,但它却留给后人丰富的遗产。圣杯是检验人心善恶的试金石,圣杯追寻之旅则是一次灵魂不断受到上帝拷问的精神之路。通过上帝信仰考验的人成为亚瑟王时代成功的约伯,尽享神的恩典,获取至高无上的荣誉,得以善终,而没有通过上帝信仰考验的人则成为亚瑟王时代失败的约伯,往往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正因为失败的人是绝大多数,并且其中的大部分人以世俗的标准来看是充满博爱精神的优秀骑士,因此他们的失败对后人的震撼更大,留给后人的经验和教训也更值得人深思。他们不是约伯那样的义人,但即使作恶多端如高文者都会得到上帝的亲自点化,即便他无法一睹圣杯的真容,但只要他坚定信仰、找回心中的上帝,他仍能获得拯救。陷于情欲苦海的兰斯洛最后也弃绝尘世傲慢、儿女私情成为圣人。圣杯在哪里?在最后的晚餐上,在耶稣被钉的十字架旁,在囚禁亚利马太的约瑟的监牢里,在帕里斯王的城堡,在圣地沙拉斯,在每个人的心中。寻找圣杯从来都不仅仅是那150个亚瑟王朝廷圆桌骑士的任务,而是每个人都义不容辞的责任,每个人都是圆桌骑士,因为“英雄是那隐藏在我们每个人内心中具创造性救赎意义的神圣意象的象征,这个形象等待着我们去了解、实现”[5]。圣杯追寻的终极意义在于每个人都需要开始追寻自己心中的圣杯,找到自己心中的上帝,弃恶扬善,坚定自己的信仰,即使遍尝人生苦难也绝不放弃。

[1]The Old Testament,the Authorized or King James Version of 1611[M].New York:Alfred A.Knopf,Inc.1996.

[2]张静.苦难中的生命言说:《约伯记》初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3]托马斯·马罗礼.亚瑟王之死[M].陈才宇,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4]史前英雄:凯尔特神话[M].费云枫,张晓宁,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135.

[5]约瑟夫·坎贝尔.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M].朱侃如,译.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25.

猜你喜欢
亚瑟王圣杯高文
民营企业家学历背景、研发创新与企业绩效
论科马克·麦卡锡《路》的“寻找圣杯”书写
《亚瑟王:斗兽争霸》23分钟片段抢先放映
自爆从小喜欢亚瑟王
耶稣用过的神秘圣杯
论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的生态人之培养
失去神话光环的亚瑟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