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语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及素质的养成

2013-08-15 00:52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日语素质核心

李 莉

“核心能力”这一概念,是由德国教育学家梅腾斯在20世纪70年代初首次提出的,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革新创新、外语应用这八项能力。核心能力中是否含盖核心素质,学者们众说纷纭,见仁见智。郑巍认为,所谓“核心能力”,就是在人的能力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能力。核心能力主要指职业能力,并涵盖职业素养。万玉文认为,核心能力可以理解为跨专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由于其普遍适用性而不易因科学进步而过时或被淘汰。有的学者认为学生的核心能力是一个广泛意义上的概念,是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而有的学者则认为核心能力专指教育学意义上的知识、能力、素质中的“能力”。笔者观点倾向于后者,因为这样解释概念清晰,易于理解。

一、关于日语专业本科生核心能力及素养的问卷调查

笔者对某校日语专业431名在校生及46名毕业生进行了知识、能力及素养的相关问卷调查。对于“你认为知识、能力、素质对于日语专业人才来说,哪个最重要?”这个问题,选择知识最重要的只有12人,选择能力最重要的有90人,选择素质最重要的为33人,而选择三者都重要的多达342人。该问卷表明:我们要根据知识、能力、素质这三方面内容,来进行课程设计。要培养受社会欢迎的日语专业人才,必须从这三方面着手进行。

那么,哪些能力及素质对于日语人才最重要呢?为此,问卷还就日语专业本科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及素养进行了调查。笔者共列举了12个能力和14个素质供在校生及毕业生进行选择。能力按选择人次来排序,分别是语言运用能力(包括日语听说读写译5个技能与汉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用日语沟通交流能力及对日本文化习惯礼仪的掌握)、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资格证书取得能力、资讯科技应用能力、学术研究能力。素养按选择人次来排序,分别是责任心、团队合作精神、诚实守信的品格、自信心、国际化视野与多元文化素养、稳定度及抗压性、注重礼仪、积极进取、学习意愿及可塑性、竞争意识、人文修养、勤奋奉献精神、法制观念、公民素养。其中选择12个能力及素养作为核心能力及素养,按照选择能力和素养的累计人数(432人誜375人)得到比例为7誜5。因而,可选择7个能力和5个素养作为核心能力及素养,即语言运用能力(包括日语听说读写译5个技能与汉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用日语沟通交流能力及对日本文化习惯礼仪的掌握)、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责任心、团队合作精神、诚实守信的品格、自信心、国际化视野与多元文化素养。

二、日语专业本科生核心能力及素养特点的研究

1.国际化能力素养的重要性。经济全球化脚步的加快,要求人才具有跨国际化的交流能力。学习日语的专业人才,需要牢固掌握日语听、说、读、写、译五大技能,要有国际化视野及多元文化素养、很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深谙日本文化习惯礼仪。国际化素质是一种非常综合的素质。根据问卷,46名毕业生中有29名在各类外资企业工作,即便在国营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有的也从事国际贸易等需要国际化能力及素养的工作。现在,各院校日语专业与日本各大学合作办学,通过3+1项目及2+2项目联合培养国际化人才,可算是培养模式上的一大特色。

2.要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日语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是极为重要的。日语专业不同于英语专业,几乎全部学生都是进入大学后从零开始学习,大家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另外,到了大学阶段,学校对早晚自习没有硬性安排,是否自习全凭学生自觉。各院校日语专业均存在一定的“教”“学”“考”脱钩现象,教学内容与日语能力考试及专业四、八级考试和社会需求有一定差距。可以说,只有具备良好自学能力的学生才能成长为优秀日语专业人才。日语专业学生除了课堂学习,可以通过E-mail、QQ、博客等网络沟通形式锻炼写作能力,利用在线视听材料进行听力练习,通过阅读在线文字材料进行自主学习,以及参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企业实习锻炼来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和素质。

3.受日本企业独特文化的影响。日本的企业文化与欧美各国的企业文化不同。它源于日本的传统文化,受日本文化的影响极深。传统的稻作文化对日本人的集团主义精神、勤劳性的形成有巨大的影响。基于家制度的纵向型社会结构、义理人情、羞耻观等文化特性在日本企业中都能寻到踪影。日语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要掌握年功序列等日本式经营的特点,了解日本企业中的潜规则。总之,日语专业学生一定要培养自己的集团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深谙日本传统文化和企业文化。

三、日语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及素质的养成途径和方法

1.科学合理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能力及素质的课程。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可以用必修课、限选课/选修课、学生自主学习拓展空间3个主要模块来构建,走课程精品化路线,用精品课建设带动教学质量提高。一、二年级旨在培养学生日语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技能,从大一开设英语课,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多元文化素养的培养,重视通用能力的培养,设置计算机文化基础、通用管理能力概论等课程。在三、四年级课程中,开设经贸方向、科技方向、翻译方向、语言知识方向及文学文化方向的各类专业课程供学生选择,旨在加宽学生的知识面,注重个性化、全方位、多角度提升学生能力和素质,以适应社会各类型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要;开设英语、德语、法语等语种选修课,来提高学生国际化能力素养。开设实践环节的必修课,能有效补充课堂教学对核心能力及素质培养的不足。可以设置读书报告、语言文化考察、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无课时有学分的必修课,督促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加强锻炼他们的观察思考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术研究能力。为了迎合社会需求,培养全面发展、高能力素质的人才,日语专业学生只学习专业课程是不够的,还需掌握一定人文、艺术、管理方面的知识。所以,有必要设置大学语文、道德修养、管理学等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

2.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实训锻炼。课堂教学应由“知识中心”转至“能力中心”,切实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将理论课、习题课、讨论课、在线学习课融为一体。教学应采用情景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激励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课堂上加强演讲、发表等实训课来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将文化教学同语言教学有机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日语听、说、读、写、译5种基本技能的训练主要在课堂上进行。大学扩招后,学生人数逐年增多。由于课时少,课堂学生人数多,教师易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忽略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须尽量避免一言堂,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师生都要尽可能地使用日语,有利于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另外,利用小班教学,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实训锻炼的效果。授课内容上,将课本内容与文化渗透相结合,多让学生开阔视野,接触异国文化、风俗、习惯,从而使他们逐渐具备国际人的多种能力及素质。低年级阶段,可采用游戏教学法,分两组、三组、多组或进行个人对抗。此法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有效提高他们的各种核心能力及素质。高年级阶段,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补充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日本社会和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化视野与多元文化素养。

3.建立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等齐抓共管的立体式的培养模式。教学、科研、学生工作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教学部门负责传输知识,包括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及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等;科研部门负责创造知识,包括科研课题立项等工作;学生部门负责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工作。强化学生的核心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这三个分管职能部门的共同协作是分不开的。像日语口语竞赛、日语演讲比赛、短剧表演等活动,如果没有专业教师的参与,几乎是无法举办的。这些活动一般都需要教学部门和学生部门共同筹划、共同组织。高校班主任基本都是该班的任课教师,既参与日常教学、学生工作,又指导学生科研项目的申报及结题,能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各种核心能力及素质。科研项目的研究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全方位的,通过项目的申报、立项、实施及成果获得等诸多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多种素质。富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科研是磨砺大学生思维的工具,在第二课堂开展学生科研工作,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打造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等齐抓共管的立体式的培养模式,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多种核心能力及素质。

4.通过第二课堂进行实践训练。核心能力及素质的养成也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通过实际运用,知识才能转化为核心能力及素质。构建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日语第二课堂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日语实践的机会,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能在筹划组织参与活动过程中增强与人沟通交流、团体合作、分析解决问题、创新的能力。第二课堂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个人潜能,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通过各类教学实习、勤工俭学、参加社团活动、当志愿者等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公关或与人沟通等能力。举办论坛及学术文化讲座可开阔学生视野,提升人文素质。应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的科技立项,鼓励高年级学生进入教师科研课题组。这些措施和方法,使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得到大幅提高。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鼓励学生阅读在线文字材料,通过在线视听材料进行听力练习。教师作为学生日语学习的信息传播者,需要为学生提供网络资源,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日语教学效率。企业实习是在学期间接触社会、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实践环节,是培养核心能力及素养的极好的途径和方法。

四、结语

为避免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情况的发生,教育工作者必须在专业课的教学中渗透核心能力及素质的培养,构建就业导向下能力及素质本位的教学模式,探寻具有实际成效的方法、途径,对核心能力及素养进行培养和训练。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分别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建立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等齐抓共管的立体式的培养模式,多渠道、多途径地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及素质,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水平人才,具有面对不同行业、企业、岗位、文化等的超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为漫长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1]郑巍.试论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6).

[2]韩立红.日本文化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3]万玉文.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J].广西水利水电,2011(4).

[4]李莉.国际化背景下日语专业特色培养模式研究[J].大家,2012(5).

猜你喜欢
日语素质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