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

2013-08-15 00:43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年18期
关键词:屏气双源伪影

张 芬

(四川省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CT室,四川达州,635000)

冠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近年来在中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早期诊断与防治成为影响冠心病预后的主要因素,随着多层螺旋CT检查技术的日趋成熟,特别是双源CT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使更多的冠心病患者得到了早期诊断和治疗,但其图像质量仍然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过对患者在检查前、中、后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可使部分因素的影响减低甚至得到控制[2],从而提高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的成功率。现回顾性分析在本院行双源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2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如下,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造影成功率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8月—2012年10月在本院行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206例,男136例,女70例,年龄40~80岁,平均60岁。排除碘过敏和严重心、肝及肾功能不全患者,患者检查的主要原因为心前区不适、胸闷、心电图S-T段改变,临床诊断或怀疑冠心病。

1.2 检查方法

扫描采用德国Siemens双源CT机(Somotom Definition)、Optivontoge双筒高压注射器、18~20 G一次性套管针。具体步骤:患者平卧,呈脚先进体位,扫描仪对胸部屏气进行定位像,主要位于患者气管隆嵴水平至患者心脏膈面下约1.0~1.5 cm,做定位像后钙化积分扫描,然后进行冠脉CTA检查,高压注射器以5.0 mL/s的流速由肘静脉注射60~80 mL造影剂,随后按5 mL/s的流速注射生理盐水40 mL,人工智能触发扫描系统。后处理图像全部在西门子后处理工作站进行。

1.3 护理干预方法

1.3.1 扫描前护理:①常规禁食4 h以上,检查前30 min饮清水500 mL,详细询问病史、药物及食物过敏史,以及是否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哮喘病。②让患者休息至处于静息状态后开始检查,与患者进行必要的沟通,详细介绍双源冠状动脉造影的目的和意义、检查流程以及在检查中的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身体不适如发热、口苦、尿意感等,使患者对检查的安全性、注意事项、要求等方面有所了解,从而消除患者的紧张及恐惧心理。③由于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的高压注射器推注造影剂量大、流速快、压力大,因此应选择前臂直的静脉穿刺,选用18—20G套管针,穿刺操作时做到轻柔、敏捷且准确,1次穿刺成功。为防止静脉渗漏,正式注射前应试注射0.9%生理盐水注射液20 mL,确保无渗漏等异常现象后,再按常规操作[3]。

1.3.2 扫描中护理:①呼吸训练,反复严格训练患者平静呼吸状态下屏气,浅吸气后屏气,要求屏气在10 s以上,同时保证腹部制动。同时告知过程中不能咳嗽、吞咽动作及说话。呼吸训练十分重要,是影响冠状动脉造影成功的关键因素。②硝酸甘油的应用,无低血压患者,扫描前舌下含服1粒硝酸甘油,有利于冠状动脉扩张,从而更加有利于冠状动脉的显示。

1.3.3 扫描后护理:留置观察,扫描结束后,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并观察患者有无药物反应,保留静脉留置针,留观患者30 min,预防对比剂出现药物反应方便抢救。30 min后如患者无不适拔出留置针,指导患者按压5~10 min,防止注射针穿刺处渗血,并告知患者多饮水有利于碘造影剂排泄。

1.4 图像质量5级评价

影响质量评价采用双盲法评估,参考美国心脏病协会冠状动脉指南,以节段为单位进行影响的评价,由CT室2位高年资医师独立阅片,分别对冠状血管进行5级评分。采用 5分制标准[4-6]:5分,边缘清晰锐利,无任何运动伪影;4分,少许伪影,表现为局部边缘略模糊或者轻微错层;3分,较明显的伪影,血管边缘模糊或出现错层,但能够进行诊断;2分,明显的运动伪影,出现血管中断现象;1分,严重的运动伪影,血管难以识别。5分及4分显示为成功,1~3分示为不成功。

2 结 果

206例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成功率为96.7%,其中5分181例,4分18例。1~3分7例,其中出现影响图像的因素为呼吸运动伪影5例,突发心律失常1例,运动性伪影1例。

3 讨 论

双源CT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为83 ms,患者不需使用药物控制心率就能完成冠状动脉成像[5],因而易于被患者和临床接受。但多种因素如扫描参数、后处理技术、心率是否整齐、呼吸、患者制动、心理、对比剂等任何不当因素都会影响图像质量[6],其中呼吸、患者制动、心理等多种因素直接影响着检查效果,而这些因素在护理干预下能够得到一定的有效控制。石惠等[7]研究指出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时,心率变化是导致图像有缺陷的重要因素。因此,心理护理在冠状动脉成像中十分重要,护理人员应做好检查前的解释工作,对患者详细介绍检查流程、检查方法以及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发热、尿意等不适,尽量取得患者的配合[8]。本组有1例患者因发热,扫描中说话而造成冠脉成像失败。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可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交流,态度热情、亲切而富有耐心,并保持检查室干净、舒适而温馨的环境,有助于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文献[9-11]报道,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呼吸运动,因此良好的闭气是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成功的关键因素。检查前指导患者行屏气动作训练,平静状态下吸气后屏气,要求屏气在10 s以上,在屏气的同时,保证腹部不运动。在训练过程中,态度亲切,鼓励患者重复练习至符合要求为止。本组有5例患者因为屏气不好产生伪影,导致冠脉成像失败。此外,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保持全身及肢体的制动也非常关键,制动不好也可导致检查失败。同时,注意检查后过敏反应的观察及处理,检查后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并针对并发症进行有效处理,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应迅速联合临床医生一起进行治疗。综上所述,目前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作为一种安全、无创、经济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方法,如在扫描前、扫描中及扫描后配合以细致的护理干预,特别是心理护理、正确的呼吸训练方法、患者腹部及肢体的制动,可以明显提高图像质量和检查成功率,并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王帆.老年冠心病患者有效健康教育分析及护理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8):748.

[2]王锦玲,董萃,赵志峰,等.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护理配合[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601

[3]张莉,胡爱民.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213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医学,2010,16(15):66.

[4]彭晋,张长江,周长圣,等.单次对比增强双源CT双能量心脏成像的初步应用研究[J].国际医学杂志,2009,32:313.

[5]蒋瑾,付凯.双源CT的临床应用[J].实用医学临床杂志,2006,3(5):89.

[6]Hoffmann M H,ShiH,Manzke R,et al.Noninvasive coronary angiography with 16 date CT or row CT:effed of heart rate[J].Radiology,2005,234:86.

[7]石惠,宫亚琳,平学军.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下降的相关因数研究[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33(4):326.

[8]郭敏,李佩玲,谢秀丽,等.16层CT冠状动脉成像的护理配合与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9):813.

[9]王喜林,李剑.影响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因素的探讨[J].医疗卫生设备,2008,29:13.

[10]刘涛,刘建军,庄磊,等.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分析[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9,10:9.

[11]彭泽华,白林,蒲红,等.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对比分析[J].实用临床杂志,2010,7(6):42.

猜你喜欢
屏气双源伪影
拍胸片时为何要屏气
核磁共振临床应用中常见伪影分析及应对措施
基于MR衰减校正出现的PET/MR常见伪影类型
双源采购跳跃-扩散库存控制模型
简单几招锻炼肺功能
减少头部运动伪影及磁敏感伪影的propller技术应用价值评价
一种无伪影小动物头部成像固定装置的设计
双源信号深组合导航在新一代运载火箭制导系统中应用初探
冠状动脉闭塞支的双源CT评价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评价冠状动脉支架通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