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中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研究进展

2013-08-15 00:43高佩蓓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年18期
关键词:原发性杂志血压

高佩蓓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心血管科,江苏无锡,214023)

原发性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据估计目前中国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且患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虽有上升趋势,但仍分别低于50%、40%和10%[1]。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与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密切相关,改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有助于控制血压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高血压是一种不可根治的慢性疾病,而患者本人的自我管理则是治疗的基础和关键[2]。中年高血压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社会及家庭中担负着重要角色,而其体质和生理功能正处于逐渐衰退的阶段[3],但中年高血压患者由于病程短、未发现明显并发症、对高血压危害认识不足,同时忙于工作而疏于管理自己的健康,导致自我管理意识薄弱、不能持之以恒,不能有效进行自我管理,使血压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并发症预防尤为重要,现将中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报道如下。

1 自我管理的定义和意义

Barlow等[4]将自我管理定义为在应对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症状、治疗、生理和心理、社会变化以及做出生活方式改变的能力。自我管理主要包括疾病管理、情绪管理、角色管理3个方面的任务[5]。疾病的自我管理是疾病三级预防的新途径,指的是通过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手段提高患者管理疾病的能力、自信心、积极性[6]。研究[7]证明,自我管理能改善慢性病患者的健康行为和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2 中国中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现状

2.1 人群特征

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家族史等因素都影响着患者自我管理的行为,女性在低脂饮食、不吸烟饮酒、认知症状管理方面明显优于男性;年龄>60岁者在注重低盐低脂饮食、按时进餐、不吸烟、注重控制体质量、注重运动方面优于年龄≤60岁者;病程>10年者在注重运动方面好于病程≤10年者;文化程度越高的患者,日常生活行为管理及认知症状管理越好;有高血压家族史的患者,其疾病的管理状况优于无高血压家族史的患者[8-9]。

2.2 高血压相关知识认识不足,自我管理意识缺乏

杭州市的一项调查[10]显示患者认为高血压对身体无多大影响,若无症状,可以暂时不服药,且害怕药物的副作用等。刘丽娜等[3]提出中年高血压患者对疾病自我管理知识掌握存在误区,中年高血压患者虽然对疾病有一定的认识,但却没有正确认识到高血压疾病是需要患者有效的自我管理并配合医生治疗才能控制的。有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意识极度缺乏,预防观念比较淡薄,仅1/3左右的人能有意识地进行疾病管理[11]。张振香等[8]通过调查研究了中年高血压患者的日常生活行为、认知症状、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均不太理想。

2.3 自我管理行为较差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生活方式病,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血压的控制十分重要。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轻度高血压病患者可先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进行治疗,如适量运动、限制摄盐量、合理饮食、保持合适体质量、规律生活、减轻压力、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态、减少繁重工作量等[12]。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制约,患者往往不能做到改变不良的生活行为或不能坚持;同时,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常不能按时、准确、坚持服药。刘丽娜等[3]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佳者仅占28.0%,陈小芳等[13]研究显示目前高血压患者中大多数人缺乏规律运动,并有高盐高脂饮食习惯。

3 提高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护理干预策略

3.1 加强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行为

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基础和前提[14]。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高血压疾病知识、不良生活习惯对血压的影响、高血压的药物治疗、自我监测等,而对于年轻患者,要特别重视对高血压危害性的教育,让其从根本上认识到血压控制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心、脑、肾等并发症的发生。健康教育的形式不应是单纯的说教式教育,而应优化专科护理综合性和个性化,强化患者的主动参与意识,重视将知识转化成实际的行为改变,使专科疾病的宣教方式从单纯灌输式向计划、评价式双向交流转变。

3.2 综合社区护理,强化家庭整体干预

3.2.1 健康饮食和行为: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在发生改变,大量饮酒、吸烟、高盐高脂饮食、缺乏锻炼、肥胖等均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仅靠医院内的健康教育是不够的,社区护理是医院护理工作的延续和支持,家庭护理又是社区护理的一部分,而护理干预的重点就在于指导患者纠正不良习惯,使其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高血压发病的家族倾向除与遗传有关外,重要的是其生活习惯相同,而要改变这些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就必须要调动患者和家属的积极性,对全体家庭成员进行健康教育,使整个家庭的生活习惯得到改善[15]。通过对家属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与指导,可使其认识到血压控制不良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及控制血压的有效措施,以督促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16]。血压的控制,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尤其是饮食的控制。高钠、低钾膳食是中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发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1]。在护理干预时,应指导患者家庭合理膳食,限盐≤5 g/d,少食各种咸菜和腌制品,宜低脂肪、低胆固醇摄入,同时多进高蛋白、高钾食物和粗粮、蔬菜、高纤维食品,加强钙质的补充。此外,高血压患者应戒烟、限酒,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能造成血管痉挛、血压升高、动脉粥样硬化,而过量饮酒能促使血压升高、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降低脑血流量等而导致脑梗死的发生。因此,社区和家庭应联合管理患者的吸烟、饮酒等不良行为。

3.2.2 坚持锻炼,控制体重:运动是高血压病的重要非药物疗法之一,也是控制体质量、减肥的方法之一。减轻体质量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还能消除和减轻其他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脂血症)。有规律的低至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运动疗法的降压作用已经得到了重复的肯定[17]。运动方式应根据个体情况决定,应简便易行、循序渐进、选择多种运动锻炼项目,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更换、组合等。运动时间30~60 min/次,至少5次/周,每次运动的目标是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70%左右[18],保持正常的身体质量指数23~25 kg/m2。此外,运动锻炼应贵在坚持,当患者产生畏难情绪时,家属应给予及时的鼓励,从而发挥家庭的支持作用[19]。

3.2.3 自我监测与用药管理: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多选择在家中用药治疗,很多患者缺乏对疾病及用药知识的了解而导致血压控制不佳[20]。良好的用药依从性是控制血压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而自我监测血压又可以提高用药依从性,故应指导患者按时、坚持长期服药,并教会患者及家属测量血压的方法,做好记录,根据血压波动及时就诊调整用药。Bray等[21]指出自测血压能使收缩压下降3.82 mmHg,舒张压下降1.45 mmHg,说明自我监测血压确实能提高患者依从性,增加其参与疾病自我管理的兴趣与动力,从而使血压得到更为有效的控制。

3.2.4 心理护理干预:高血压是一种心身疾病,有效控制高血压不仅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规范化治疗,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也非常重要。有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常见的心理特征有焦虑和恐惧心理、怀疑和否认心理、药物依赖心理、愤怒和悲观心理[22]。医护人员应针对患者不同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制订合适的心理护理方案,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和护理,同时家庭的支持也能够帮助患者克服因慢性病折磨而产生的不遵医的懈怠情绪[16]。心理护理作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可以帮助患者保持乐观情绪、学会自我心理调节、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有效控制血压,提高中年高血压患者的生命质量[23]。

3.3 建立网络平台,优化自我管理模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已成为现代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很多学者应用网络资源建立了个性化高血压健康网站,如在医院外网论坛建立高血压俱乐部在线交流平台[24]、在网上开通高血压健康教育栏目[25]、开通热线电话和短信信息平台[26]等,从而延伸了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了个性化、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方式,强化了患者的自我管理。美国DASH研究发现,网络形式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降低目标人群的血压及体质量[27];同时,利用网络进行的家庭血压监测及药物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率[28]。因此,运用网络资源新模式是传统教育模式的补充和优化,可将健康教育从院内拓展到家庭,得到了患者的肯定和支持,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4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效果

多年来,人们在高血压自我管理的护理干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建立和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都取得了一定效果。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变化、提高相关知识知晓率与掌握率,可使患者的不良行为方式得到明显改善,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同时还能提高医嘱依从率及总有效率,使患者的血压能明显下降,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29-30]。综上所述,高血压是一种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通过护理干预,患者能充分认识到掌握疾病相关知识进而转化成自护行为的重要性,并能按照学习的知识促进自身的健康行为。但是,人们生活行为的改变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需要长期有毅力地坚持,因此健康行为的维持时间还需要有力的跟踪和督促,故长期坚持、跟踪督导也将成为护理工作有待研究和探讨的方向。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

[2]程芳.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11):112.

[3]刘丽娜,李湘萍.中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2):106.

[4]Barlow J,Wright C,Sheasby J,et a1.Self-management approaches for people with chronic conditions:A review[J].Patient Educ Couns,2002,48:177.

[5]Lorig K R,Holman H.Self management education History definition outcomes and mechanisms[J].Ann Behav Med,2003,26(1):1.

[6]方全明.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实施与效果调查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1):39.

[7]来小彬,万巧琴,尚少梅,等.社区护士主导的同伴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12.

[8]张振香,李艳红,张秋实,等.中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117.

[9]何洁,姚景鹏,靳英.高血压患者非药物治疗状况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6):3117.

[10]葛晴霞,朱雪娇.杭州市某社区中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5):4263.

[11]彭新民,谢多双,章卫,等.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意识、态度与行为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8,24(7):534.

[12]Van Onzenoort H A,Verberk W J,Kroon,et al.Effect of self-measurement of blood pressure on adherence to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mild-to-moderate hypertension[J].J Hypertens,2010,28(3):622.

[13]陈小芳,汪国成,俞浩,等.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改变阶段的影响因素[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9):3481.

[14]陈丽.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164.

[15]陈广秀,万青,张清群,等.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前期人群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2):2645.

[16]徐靖,梅卓君,毛吉.强化家庭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6):1498.

[17]闵煜榕,高丽丽.糖尿病运动疗法的研究进展[J].东南国防医药,2011,13(6):532.

[18]姚兰,周荣秀,沈加英.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运动锻炼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4):60.

[19]周胜兰.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前期患者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6):86.

[20]胡丽,左骑,吴艳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4):53.

[21]Bray E P,Holder R,Mant J,et al.Does self-monitoring reduce blood pressure Meta-analysis with meta-regression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Ann Med,2010,42(5):371.

[22]饶佩玉.心理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33):90.

[23]张莹.中年原发性高血压51例心理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3):85.

[24]杨惠群,姚智萍,钱海红,等.网络电话干预在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09,16(19):78.

[25]陈永红,林伟青,罗文慧.运用网络等资源对高血压病人院外护理干预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6):502.

[26]刘海英.高血压自我管理指导网络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7):1996.

[27]Moore T J,Alsabeeh N,Apovian C M,et al.Weight,blood pressure,and dietary benefits after 12 months of a WEB-based Nutrition Education Prog ram(DASH for health):longitudinal observational study[J].J Med Internet Res,2008,10:52.

[28]Green B B,Cook A J,Ralston J D,et al.Effectiveness of hom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Web communication,and pharmacist care on hypertension control: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1[J].JAMA,2008,299:2857.

[29]余肇粲.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6):9.

[30]张丽芹,杨文东,史建.综合护理干预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9):9.

猜你喜欢
原发性杂志血压
稳住血压过好冬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杂志介绍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原发性肝癌脑转移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