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中毒病学教学改革探索

2013-08-15 00:44刘保光贺秀媛张君涛仝宗喜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年1期
关键词:病学实践性中毒

吴 华,刘保光,贺秀媛,张君涛,仝宗喜

(1.河南农业大学 牧医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2.西藏职业技术学院 畜牧兽医系,西藏 拉萨 850030)

“动物中毒病学”是动物医学、动物性食品卫生及动物检验检疫专业的一门极其重要的专业课程,是临床兽医学科开设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性和实践性极强。该门课程是在学习了动物药理学及毒理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组织解剖学、动物病理学等基础课程之后而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同时又是临床兽医学科必须学习的核心课程[1]。为了提升动物中毒病学的实践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避免在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优化实践教学环节[2]。

1 改革固有教学方法

动物中毒病学这门课程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在教学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因此需要打破固有的单纯由教师灌输的现象,采取讨论及互动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提高学习兴趣。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在进行实践课的情况下,教师应采用启发式教学,使学生积极动手参与实践,变被动为主动,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及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实践课的教学质量[3]。

2 改革调整教学内容

传统的动物中毒病学的教学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实践性的教学内容较少,同时实践教学中验证性实验过多,创新性及设计性实验较少,严重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再者教师的教学内容也有较大差异,例如教科书不规范、课时参差不齐也影响教学质量。

为了适应新世纪高等教育下素质教育的要求,应该对教学大纲的内容进行修订,扩充和增加动物中毒病学最新的内容,尽量削减理论性教学内容,降低学时,同时还要求增加实践性内容,增加学时,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4]。动物中毒病学这门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基础上,通过实践、实习将将书本上学到的基本理论知识应用于动物临床实践,以解决畜牧兽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3 发挥多媒体及网络教学

近年来,多媒体及网络教学是高等学校理论学习的主要形式,尤其在动物中毒病学教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让教学变得丰富多彩。由于动物中毒病学这门课程在授课时需要学生掌握某些中毒病的特征,采用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局限性,鉴于此,通过多媒体及网络教学,以视频、病症图片和动画等形式,充分表达教学意图,将形态直观的标本和病症典型的组织图片展现给学生,使授课内容更为形象、生动、直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让学生更容易掌握和理解,提高了教学效果[5]。

同时,利用学校的网络课程教育、教学平台,积极开发动物中毒病学课程的教学资源,实现动物中毒病学的网络教学。将一些资料上传至网络供学生下载学习,建立该课程的网络评估体系,同时设置网络交流平台,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践证明,对动物中毒病学这门课程进行多媒体及网络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较好地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6]。

4 增加病案例实践讨论

由于动物中毒病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授课教师自身必须要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教师在授课时,应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动物门诊及生产上相关疾病的流行趋势等结合,在课堂上多给学生介绍一些病例,以增加学生学习实践的机会。大量的实践表明,毕业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单位普遍反映实践动手能力比较差,因此,在教师上课过程中,增加一些病案例进行教学实践讨论非常有必要,可以防止理论与实践脱离[7]。

当前,在畜牧兽医教学,特别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教学过程中,病案例实践讨论教学在畜牧兽医临床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8]。

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作为一名畜牧兽医的专业课教师,既要能搞好理论教学,也要能进行实践教学,这是基本要求[9]。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及动物医学等专业的发展,要求必须有业务水平较高的一支教师队伍,因此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加强学习。专业课教师要通过参加国内外各种专业培训、各种学术性会议等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拓宽专业的知识面,不断地完善专业知识体系和丰富自身教学手段,这样才能给学生更好的指导,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6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动物中毒病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又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的前提和基础。为了促使学生学好这门课程,达到学以应用的目的,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重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创新、实践等方面的综合能力[10],就要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本课程采用了2+3+5的考核体系,即平时成绩(包括考勤、作业、课堂讨论等)占20%、实验实践教学(主要实验实训报告)考核占30%、期末(主要闭卷卷面考试)成绩占50%[11]。改革后的这种考核方式,强化了实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是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掌握各种实践技能的重要环节,能够使学生既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又注重实践的学习。这种考核方式避免了学生只注重理论学习不重视实践,对理论知识死记硬背,导致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采用这种考核方式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动物中毒病学的积极性,而且对提高学生技能、教师授课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7 结束语

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对动物中毒病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该课程明显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多媒体及网络教学、增加病案例实践讨论[1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考核等方面对动物中毒病学进行教学改革,调动了学生学习动物中毒病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动物中毒病学的教学改革,既增强了学生学习动物中毒病学的浓厚兴趣,又提升了整体的教学水平。

(References)

[1]路浩,梅莉,赵宝玉.动物医学专业动物中毒病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2(5):14-15.

[2]刘学忠,袁燕,任建新,等.动物中毒病学与营养代谢病的教学改革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3):260-261.

[3]杨霞,陈陆,王新卫,等.PBL教学法在禽病学教学中的尝试[J].江西农业学报,2011,23(11):205-206.

[4]张清祥.探索实验教学载体,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2):130-133.

[5]陈小军,孙志良,王水莲,等.动物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7):113-115.

[6]张予阳,曹珂,温慧敏,等.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经验与思路[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126-128.

[7]王鹏,吴国华,王涛,等.PBL教学模式在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3):217-218.

[8]李厚达.实验动物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26-230.

[9]梁云霞,李厚达.动物药理与毒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253-259.

[10]卢杰.以培养应用型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8):11.

[11]于金玲,刘孝刚.动物病理学课程教学与考试方法改革初探[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2(2):43-44.

[12]汪安泰.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2):119-122.

猜你喜欢
病学实践性中毒
《协和呼吸病学》第二版
《协和呼吸病学》第二版
中毒
《协和呼吸病学》第二版
《协和呼吸病学》第二版
使用铅笔会中毒吗
爸爸中毒了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天哪!我中毒了!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