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色中华》涉日报道内容及特征(1931-1934)

2013-08-15 00:47赖芬陈浩
绥化学院学报 2013年11期
关键词:红色中华帝国主义抗日

赖芬 陈浩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江西南昌 330022)

迄今学界对《红色中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个方面,一是从新闻传播学的视角,研究《红色中华》的传播技巧、发行策略、编辑特点、办报思想等;二是从史学的角度研究《红色中华》的办报历史、与报纸相关的人物、对长征等重大事件的报道等。[1]而对《红色中华》有关涉日报道的内容以及特征研究,学界目前未有任何研究成果,本文拟对此作一探讨,以抛砖引玉。《红色中华》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长期处在动荡与闭塞的环境中,仍能竭力搜集有关日本帝国主义的信息并付诸于报端,晓之于读者,意义重大。涉日报道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表明了各界的对日态度,提高了人民的思想认识。作为党的“喉舌”,《红色中华》身负特殊的政治使命,造成对日报道的片面性、滞后性和偏激性特征,但另一方面也增强了《红色中华》的对日战斗力,影响巨大。

一、《红色中华》概况

1931年12月11日,《红色中华》创刊于瑞金,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也是第一份直属苏区中央政府的铅印报纸。1934年10月3日,在出版第240期后,因红军长征而被迫停刊。直至1935年11月25日,才得以在陕北瓦窑堡复刊,改为油印出版,连续计号出第241期。1937年1月29日,从第325期起改名《新中华报》。[2]

(一)栏目设置

《红色中华》栏目多样,常设专栏有《社论》、《要闻》、《专电》、《小时评》、《中央革命根据地消息》、《突击队》等。另外,还设有不定期栏目——文艺副刊《炽焰》。有时,根据设计需要,或配有漫画、插图,或在报端及两侧的醒目位置以大号、加粗的字体刻标语口号。丰富多彩的栏目类型,增强了《红色中华》的吸引力。

(二)指导思想

《红色中华》第一期对其宗旨作了完整表述,即“发挥中央政府对于中国苏维埃运动的积极领导作用,达到建立巩固而广大的苏维埃根据地,创造大规模的红军,组织大规模的革命战争,推翻帝国主义国民党的统治,使革命在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以达到全国的胜利。”[3]《红色中华》的任务和宗旨就是努力成为中央苏区革命群众的宣传者、组织者,充分发挥中央政府对中国苏维埃运动的领导作用。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针对国民党反动派对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围剿”,中央政府提出“一切为了战争”的口号。号召、动员苏区群众,筹集战略物资,努力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同时,为巩固和建设根据地,中央政府大力开展政权建设和土地革命,巩固对日战争基础。

(三)价值取向

中央苏区虽地处深山老林,环境恶劣,消息闭塞。但是,为最大限度提高群众的革命意识,促进苏维埃政权的发展与对日战争的胜利,《红色中华》千方百计的关注国内外形势,加强对日报道。

专门开辟《专电》、《要闻》、《特载》等栏目,对国际国内形势适时予以报道,揭露帝国主义,尤其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野蛮行径。大力抨击国民党反动派对外卖国、对内镇压的丑恶嘴脸,高度评价全国各族人民的抗日救国运动。

《红色中华》还通过漫画、插图和大标语等,力图以简洁的语言、通俗的形式,宣传抗日壮举。其中,尤以战时捷报与各种口号标语最能鼓励军心、民心。

通过多种报道形式,《红色中华》达到了宣传党的政策,激发抗日热情,动员抗日的目的。

二、《红色中华》涉日报道内容

《红色中华》关于国际的报道主要涉及日、苏、美、英等国,其中,涉及日本的报道约593篇,约占对外报道的63%。对日报道的内容涵盖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中国国民党的对日妥协政策、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中国各地的抗日斗争以及日本国内反侵华战争的活动等方面。

(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活动

《红色中华》报道了日本在中国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等地的武装侵略暴行。日本占领锦州、热河、天津、上海等地的军事行动,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灾难。《红色中华》创刊号《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中国的加紧》:增兵东省、炮轰天津。如实报道了日帝国主义可耻的侵略行为;第4期《日本帝国主义进攻锦州的军事行动》:又增兵派舰、运送军火、装载毒瓦斯、挖掘战壕等日军准备进攻中国的各种不为人道的准备;第11期《日军轰炸劫掠之残暴》:日军炮轰居民区、掠夺粮食和蔬菜,酿成民众死伤无数的惨剧。第151期《日本帝国主义积极进攻华北》:日本帝国主义在国民党的引导下夺去了东北四省,现在又积极的再向察哈尔内外蒙古进攻。第211期《日本帝国主义血手下的中国,日本军队横行中国》:日本帝国主义又在上海工人区域演习巷战。

《红色中华》几乎每期都记录了日本的侵华暴行,以上列举的报道虽只是冰山一角,但仍足以揭露日本的侵华罪行。

(二)中国国民党的对日妥协政策

《红色中华》报道了国民党的卖国活动,解散上海抗日会、出卖东北海关、划“中立区”、塘沽协定以及严厉镇压国统区民众的抗日活动。第82期《国民党与日本订立停战密约》:国民政府取缔抗日义勇军活动,军队退守黄河南岸。国民政府只求妥协成功,无论什么均可做到;第84期《国民党与日军成立新妥协》:报道了国民党与日本帝国主义在塘沽会议中签订停战协定,将国民党的卖国行为暴露无遗;第219期《国民党又在进行新的卖国阴谋》:国民党往大连与日代表举行秘密会议,黄郛不久将北上与日本直接交涉一切悬案,华北国民党政府严厉镇压群众反日运动。

《红色中华》详细报道了中国国民党对内镇压、对日妥协的卖国政策,引起了军民的强烈愤慨。

(三)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进攻,国民党的妥协退让,《红色中华》坚定不移,积极传播中国必将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信念,大力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鼓舞军民士气,推动人民抗日。同时,努力促使人民警醒,认清国民党反动卖国的真面目。第18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战争宣言》:自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以武力强占中国东三省后,继续用海陆空军占领上海嘉定各地,侵扰沿海沿江各埠,用飞机大炮屠杀中国人民,焚烧中国房屋,被损害的不可数计,这种屠杀与摧残,现在仍在继续发展,反动的国民党政府与其各派军阀投降帝国主义的惯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特正式宣布对日战争,领导全中国工农红军和广大被压迫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反对一切帝国主义瓜分中国;[4]第206、207、208、209、211期连载《中国能否抗日?》:批判了国民党的“长期抵抗——不抵抗——抗日必先剿共——抗日者杀——中国无力抗日”的妥协卖国政策。从检阅中国动员抗日的武装力量,得出工农红军是唯一倾遵反日反帝的民族革命战争的武装,尽管日本在经济和武装方面强于中国,可是它的存在要依靠中国这个强大的市场,另外从军队数量来看,中国的兵力强于日本十倍。抗日的先决条件在于粉碎五次“围剿”,从而争取民族革命的胜利,相信自己的力量,我们有力抗日。[5]

此外,《红色中华》力图通过简洁的语言、通俗易懂的漫画,宣传党的主张。《纪念[九一八]反对日本及一切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加紧一切战争动员工作粉碎五次[围剿]与日本帝国主义直接作战》、《精壮的工农群众加入赤少队来,时刻准备着为抗日战争流掉最后一滴血!》、《彻底粉碎五次“围剿”驱逐日本及一切帝国主义》等标语口号,直白精悍,促人警醒,激人奋进。

(四)中国各地的抗日救亡运动

国民党统治区失业严重,经济凋敝,自然灾害频繁,人民苦不堪言,即使如此,人民的抗日热情依然不减。中央苏区交通闭塞,信息传递缓慢,即使如此,群众的抗日呼声仍然不可阻挡。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成立傀儡政府,即使如此,东北义勇军也不忘家仇国恨。生活再苦,环境再差,形势再险,无论怎样也吓不了中华儿女的抗日决心。

《红色中华》第24期《东北抗日自卫军击败日军》:喜获步枪三百余枝机关枪七架;第28期《东北农民军武装反抗日本走狗》、《东北义勇军声势浩大》:造成哈尔滨形势紧张,日侨纷纷逃避;第60期《热河民众誓死抗日》:国民党将热河出卖给了日本帝国主义,数千万热河民众成了殖民地的奴隶,但他们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并没有屈服,反而更加积极的自动的起来抵抗,对日军作殊死的挣扎;第199期《反日战线捷报》:报道吉东北满的游击战争的胜利、义勇军截断日军交通、各路义勇军大举合抗日等消息,鼓舞着苏区民众的抗日怒潮;第224期《苏区群众的反日怒潮》:汀州群众举行反日武装示威,会昌城市举行反日演讲比赛,长胜县积极的做着各种反日宣传。

《红色中华》对各地的反日事迹都予以有力宣传,借以激发军民的爱国情怀,争取抗战的早日胜利。

(五)日本国内反侵华战争的活动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不仅使中国遭受了沉重的灾难,也给日本国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尤其是长期大规模征兵,使日本发生了无数妻离子散的人间悲剧。这促使了日本民众对战争的反思,出现了反对侵华战争的现象。

《红色中华》第10期《日本学生反对军阀侵华示威》:日本学生高呼打倒军阀,散发反对侵略中国的传单。《战争惨祸中之日妇之悲哀惨状》,上海日妇连日自杀,东京妇女发狂索夫;第14期《日妇女阻军队来华遭残杀》:日政府欲增派军队来华支援,大量日妇女共赴请愿,停止出兵,造碾死;第66期《日本共产党[赤旗]给中共党报[红旗]的信》: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国民的这一掠夺战争,也就是对于日本劳动者的进攻,在世界革命的发展中,打倒日本天皇、在中国打倒帝国主义国民党的统治,是革命的大武器。

三、《红色中华》涉日报道特征

媒体的报道之所以千差万别、各具特色,是因为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定位和目标。《红色中华》作为苏区中央政府的“喉舌”,其对日报道的定位和目标受到了时代背景与自身条件的制约,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片面性

《红色中华》在对日本报道方面,可选择的主题范围虽然很广,但是为了达到特定的宣传目的,对日本报道的内容也仅圈定在有限的范围之内,局限于刊载日帝国主义的各种暴行及相关的负面新闻,以政治为主,经济次之,文化基本无涉及。通过这种有选择的、片面的宣传,从而充分调动苏区军民的抗日情绪。

《红色中华》作为党的“喉舌”,为促进苏维埃政权的巩固与发展,常常宣扬我方的胜利与敌方的失败,如缴获敌人物资多少、俘虏敌军多少等。第38期《东北义勇军活动迅速》:日军疲于奔命,两日日兵死伤四五百人,倘若义军军火充足,日军更将溃不成军。常常描绘我们的美好与敌方的衰败,如苏区群众抗敌热情、劳动积极性高涨,日本则是民生颓败、矛盾丛生。第16期《日本金融恐慌失业剧增》:日本帝国主义因为经济恐慌的深入,失业工人剧增,企图侵略中国以图解决出路,以及日帝国主义目前的经济危机非常严重。但是,这种报道具有片面性,未能客观反映日本社会的全貌。

(二)滞后性

《红色中华》的所在地——中央苏区,地处赣南,交通不便、消息闭塞,致使信息交流不畅。《红色中华》刊登有关日本的信息,或来自于军委军事通讯台抄收的国民党中央社的新闻稿,或摘收自外国通讯社的消息。此外,党在上海的秘密电台发回的消息也是重要来源。在面临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和日本帝国主义加紧进攻的复杂形势下,《红色中华》每期都刊载了有关日本的消息,但是,缺乏及时性,消息的见报时间与发生时间相差较大,具有明显地滞后性。如第4期《日本帝国主义积极作进攻苏联的布置》:日本勾结白俄、攻击白俄枪弹并在哈尔滨大筑机场。该新闻转载自巴黎十二月六日的国民社电,但《红色中华》对此进行报道是在次年一月六日,整整相差一个月的时间。第124期《日本帝国主义在毒瓦斯中谈和平》。该新闻来自于十月三十一日的东京电通社,《红色中华》则在十一月十一日才进行报道,相差十一天。

由于时代条件与地理环境因素的制约,导致《红色中华》的对日报道呈现出与事件本身不同步的畸形状态。《红色中华》对日报道的具有滞后性明显、时效性不强的特征。

(三)偏激性

《红色中华》的对外报道主要转自电讯,对内与对外报道在操作上极为相似,编辑对新闻的取舍直接影响报纸内容的呈现。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红色中华》对于日、苏关系的报道,必定呈现出对苏联正面颂扬,对日本则是强烈批判的状况。颂扬苏联保持世界和平的的报道,如第53期《苏联:暴露日本强盗的真面目》,报道了苏联谈判不侵犯条约之经过,阐述苏联认为国与国之间存在的争议地应该放弃以武力的方式解决,认为没有和平解决不了的争议,整个报道渲染了苏联极力保持世界和平的形象;批判日本进攻苏联、挑衅苏联的新闻多达47则。[5]第3期《反对帝国主义进攻苏联:日本帝国主义积极组织白俄,做进攻苏联的先锋》:日帝国主义收买白俄,供给白俄枪支,为进攻苏联时为其效命;第25期《日本帝国主义向苏联挑衅益见紧张》:日帝国主义继续逮捕苏联民众,大队日军到达满洲,日军仍继续向苏联挑衅。

对于日本与欧美帝国主义关系的报道,则是相互斗争、关系恶化的负面消息。因在瓜分中国的问题上存在分歧,日本与美、英等帝国主义的矛盾激化。第6期《英帝国主义向日本抗议》:日本将北甯榆甯铁路划归南满,致使英不大满意,向日本提出严重抗议,英日矛盾冲突加紧;第16期《日美矛盾尖锐之美国排日运动大发展》:自日本占领东三省后,特别是淞沪后,美国排日运动更加剧烈,排斥日本移民,提倡对日经济封锁,使日本孤立等等,以致于外界评论日美战争已到了不可避免的地步。

整体而言,对于日本与各国关系的报道,若涉及社会主义国家,必定是给予社会主义国家充分肯定;若涉及非社会主义国家,则是全面否定,极少出现正面甚至客观的报道。因此,关于日本与各国关系的报道呈现出强烈的反差,过于偏激,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绝对“正确”与日本等帝国主义绝对“错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社会主义的正义性和帝国主义的非正义性。

四、启示

看待历史事物必须具备辩证唯物主义的眼光,从历史实际出发,把历史事物置于特定的时代与环境中进行全面分析,才能得出客观的结论。自“九一八”事变以来,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日本帝国主义加快侵华步伐,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同时,世界各国间的矛盾恶化、冲突不断,加剧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红色中华》处于中日民族矛盾不断加剧的时代,处在消息闭塞的地理环境中,为维护民族利益与巩固苏维埃政权的需要,就必须对其报道内容与形式进行取舍、设计,造成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不足。但在特殊环境下,作为党的“喉舌”,《红色中华》仍能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大量报道对日消息,实属难能可贵。《红色中华》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极大地鼓舞了军民的抗日热情和抗日行动。

[1]韩云.中央苏区时期的《红色中华》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2]方汉奇等 .中央新闻事业简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65.

[3]红色中华:第1期[N].1931-12-11(1).

[4]红色中华:第 18 期[N].1932-04-21(1).

[5]红色中华:第 206 期[N].1934-06-23(4).

猜你喜欢
红色中华帝国主义抗日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毛泽东在《红色中华》报的新闻实践与探索
托马斯·曼《死于威尼斯》中的帝国主义寓言
《红色中华》与中央苏区经济动员
抗日英烈马威龙
帝国主义教唆国民党军发动第四次“围剿”
爷爷的抗日
人民广播事业的雏形——红色中华新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