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区域政治文化建设路径探议

2013-08-15 00:43谭玉连
关键词:公民区域政治

谭玉连

(广西师范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一 要科学认识传统行政区政治文化和现代区域政治文化

(一)全方位把握政治文化内涵

政治文化的概念是20 世纪50年代后期,由西方人首先提出来的。美国学者阿尔蒙德在《比较政治系统》一文,首次使用政治文化一词,[1]随后,在《公民文化》一书中又进一步提出了从“认知、情感、评价”三个层次来界定政治文化,[2]这是从人们的主观意志来探讨政治文化的表现。国内,不同的学者对政治文化的内涵有不同的见解:有的学者认为政治文化是政治理论、政治制度、政治心理三个层面的综合;有的学者认为政治文化是政治理论、政治心理和价值的综合;有的学者对政治文化内涵见解有些近似于费根和塔克的综合性定义,即政治文化是心理和行为的综合;有的学者则坚持阿尔蒙德主流观点。纵使学者对政治文化内涵的见解,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对政治文化进行的研究,皆有一定的意义。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主流政治文化始终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社会为本,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治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治文化,是确保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根本保证,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依据,是党执政为人的体现。

(二)客观看待传统行政区背景下的政治文化建设

行政区管理是国家对地方管理的重要管理方式,历经历史的发展与积淀,其中不少优秀成果,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它作为我国传统行政文化的主要载体,为我国政治、社会的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促进了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国家将一些权力下放到地方,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主管理愿望,有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有效梳理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长期以来,行政区管理方式在不断发展完善,对我国政治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行政区管理模式也存在一些有待提高的地方。

一方面,我国大多数行政区很早就已经设定了,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生产力迅速发展,各行政区内部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水平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与提高,各行政区内不同阶层的公众在政治文化方面已经形成了各自的认知、情感、评价,其中既有统一的成分,也存在一些不和谐的成分,而这些不和谐的成分,处理起来也并不容易。为此,必须以新的视角,来适当协调处理好行政区内不同阶层公众在政治文化方面的差距与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历史、政策、地理等多种原因,便得我国东西部,南北部各行政区之间政治文化建设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为了缩小这种差距,实现各行政区政治文化的发展,推动我国政治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适应现代化新形势,以“区域”为研究视角,加强政治文化建设,整合政府资源,联动各级、各地政府,充分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转变、创新政府的管理等模式,满足不同行政区间公众的政治文化需求。

(三)有序推进现代区域政治文化建设

有序推进区域政治文化建设,要做好两方面工作:

1.要充分理解现代区域内涵并将之与政治文化结合。地域型政治文化是我国一些学者对政治文化的分类之一,[3]地域型政治文化限定了地域的范围,但是,现代的区域,是一个空间建构概念,是时间与空间的统一,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区域是具有相同特征、相同背景的地区、人口、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的有机结合,正是因为区域有了这些共同的特征,才得以以其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形成一定的功能区域。而在区域的角度下研究区域政治文化,不仅包含一定地域范围,更囊括了有利于政治文化研究的时空维度、社会习俗维度、经济维度等许多方面。

当前以“区域”为模式的各种经济圈、治理圈、文化圈等受到很大的推崇,不管现代区域是按什么样的标准什么样的功能进行划分,一个区域都是有别于其它区域的,这正是区域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因而区域也有自身的一些特色,正是在提炼、宣传、发展这些特色过程中,每一方面均无可避免地涉及到政府、公众、社会组织政治的认知、情感、评价,从而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区域政治文化,而这些政治文化又是根植于区域发展的,具备天然的发展优势,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发展动力。其中,这些区域内的政府行政方式,公民政治态度、意识,社会政治思想意识等等都体现了区域政治文化自身的特色。在那些发展比较好的区域,人们对其政治认识、情感、评价相对较高,区域里所流行的有关政府、公众、社会所认同的政治文化得到广大的社会认可与推行。当前“区域”模式渐渐发展壮大,比如随着广西——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并由此形成以经济发展带动政治文化提升的特色,使经济与政治文化发展相互促进。

2.分清轻重缓急,科学、有序制定区域政治文化发展政策。分清轻重缓急,科学、有序推进区域政治文化的建设水平,最好的例子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的政策,这促进了我国区域模式的兴起与发展。我国在区域规划、开发、发展及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不同功能的区域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极大的推动力,如珠三角,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及正在兴起的北部湾等。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区域发展模式的发展,在区域发展带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使得以区域为特征的政治文化得到发展,区域内的政府管理、行政方式普遍被人们认可与效仿,公民政治意识水平得到提高。这些政治文化,不仅带有传统的地域、行政区色彩,更通过与新时代元素的融合,在以整合资源优势为特色的区域背景下显现出新的表现形式。

分清轻生缓急,科学制定区域政治文化政策,有序推进我国各方面的发展,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后一直采取的政策,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果也验证了我国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因而,在区域政治文化方面,我们也应该结合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分清区域政治文化建设的轻重缓急,制定科学的序的政策,才能真正将区域政治文化发展推上一个新的台阶。切不可盲目照抄其它区域或者国外的模式,以免因水土不服带来严重的后果。

二 要准确把握区域政治文化的需求

公民政治文化是国家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政治文化根植于公民政治文化中,国家政治文化是公民政治文化系统的需求与升华,国家政治文化因为有了系统的国家机器的物质、精神支撑和公众整体认识与支持及其它社会主体的拥护而运行良好,发展快速。在现代,特别是在我国,虽然整体生产力水平上升了,社会进步了,国家的政治文化也发展了,但是,由于我国国情复杂,区域各方面发展悬殊,导致某些地区公民政治文化发展速度相对落后于国家政治文化发展的速度。政治文化的不均衡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社会政治利益和其它利益的不均衡分配,使公民的政治心理变得浮燥,自私自利的人性开始滋长并漫延。长期以往,必将不利于政治文化的发展,不利于公民形成健康、科学的政治认识、情感、评价。为此,要准确把握区域政治文化的需求。

(一)始终满足区域政治文化 的“和”而“不同”需求

坚持区域政治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区域政治文化丰富多彩、繁荣昌盛的重要路径。为此,就要求实现区域文化的“和”而“不同”。这不仅有利于保持本区域与其它区域、国家的整体协调,保持区域政治文化各部份的活力与发展,又利于保持区域政治文化的特色。始终保持区域政治文化的“和”而“不同”,关键是要做到以下两方面:

1.“和”是指区域政治文化要与国家主导政治文化相一致。在我国,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区域政治文化才能真正健康地发展,才能真正造福于人民。否则,脱离了国家,脱离了大方向,我国区域政治文化的建设就失去意义,甚至会形成一种区域的堡垒,各区域间相互封闭,失去交流与合作,最终会导致区域政治文化的落后,导致国家政治文化建设挫败。

区域事务是在国家区域规划的宏观指导的基础上开展的,因此,在我国,各区域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区域的发展,区域政治文化要以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区域政治文化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

“和”是指区域政治文化各部分要素和谐共存、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一种状态。世界万物,即使形态、发展程度、生存状况各异,也井然有序、和谐安宁,形成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不至于混乱。最重要的法则,就是各物种间的尊重与包容。尊重与包容是“和”的重要的内容。不管是人与人之间,还是人与其它物种之间,都要实现“和”,彼此之间相互包容与尊重,才能做到相互发展。区域政治文化也一样。区域内政治文化包含众多的组成部分,同时,区域跟区域之间的政治文化也会存在很大的不同,因而,只有以“和”为原则,实现区域政治文化各部份的和平共处,实现不同区域间政治文化的和平共处,才能够相互吸收借鉴经验,达到共赢。

2.区域政治文化的“不同”,主要是指区域内和区域间政治文化多元性。区域内政治文化种类多,主要是指区域内各阶层在政治认知、情感、评价方面存在多样,包括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和分类上的差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然区域并不像一个国家,有辽阔的领土和权力,但是,区域事务,却像国家事务一样,复杂繁多,自有一套运行的体系。区域政治文化也一样,由于区域内,政治参与的主体层次不同,有政府、社会组织、公众等,因而,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层次是也是不同的、多样的。同时,区域内,政治文化的每一部分的发展情况也都是不同的,甚至不对等,不相适应的。比如,有的政治参与主体具备较好的发展条件,发展水平高,受到区域公众、政府及国家的支持与激励,相应地,政治文化就发展较好;有的阶层对政治的认知、情感和评价相对于其它阶层来说,可能处于一种抵触的状态,并且,他们的政治文化需求时常得不到重视和满足,因而,这个阶层的政治文化水平就比较低。对于区域内各阶层在政治文化方面存在的差距和差异,要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区域内的各阶层慢慢形成一个健康、科学、系统的政治认知、情感和评价。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区域政治文化的丰富多元性,努力打造“不同”,才能使区域政治文化活跃、丰富,才有利于区域政治文化体系趋于成熟。正是: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盎然。区域间政治文化存在的差异,主要是指在不同的区域,由于社会、经济、政治各方面的发展程度不一样,使得不同区域的政治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和区域特色政治文化百态千姿。一般来说,经济、文化落后的区域,公民和社会组织的政治参与意识不高,政治文化水平也不高,而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较高的区域,公民、社会组织等政治参与主体的政治意识就强烈,政治文化水平就相对较高。但是,不管这些区域政治文化发展水平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它都是拥有自身的特色的,而这些特色的长期存在及发展,又会对公众、社会的政治思想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因而使政治文化也打上了区域的烙印,形成了各俱千秋的具有区域特色的政治文化。因此,要把这些特色放大,形成一个优势和亮点,以促进区域政治文化的快速、健康发展。

此外,每一个区域内的政治文化都有它的特色,这也是值得其它区域欣赏、学习、借鉴的地方,但是,在区域政治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抄其它区域的发展模式,而是要根据本区域的客观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实现本区域政治文化的协调、健康、快速发展。

(二)努力满足区域政治文化的发展需求

1.大力推进区域与主导政治文化机制的融合与发展。主导政治文化,就是在整个政治文化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代表着一个阶级、民族或者国家总体的价值取向和心理倾向,并由此而影响整个社会的政治文化面貌,它是一个国家民主政治的核心和灵魂。[4]我国区域政治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是在国家的指导下进行的,国家主导政治文化也是区域必须要坚持的主导政治文化,区域要在完善自身政治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相关机制的同时,要积极与主导政治文化的融和与发展,以更好地提高区域政治文化建设水平。区域政治文化相关机制主要是实现为政治文化的建设、发展而提供的机构、制度和其它保障机制。它不仅包括一系列的宣传、教育体系,还包括政治认识、情感表达和评价的制度及保障机制。

如今,我国国内外社会问题和矛盾形势复杂,国内的藏独、台独、疆独势力仍对我国的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很大的威胁,国外反华势力分子的破坏尢为严重。因此,在区域政治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同时,必须以主导政治文化为依据,针对区域实际情况,统一党和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在行动上与国内外各种反动势力作斗争,维护国家的安全、主权统一,领土完整。

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区域必须将主导政治文化融入到区域政治文化发展中,坚持国家主导政治文化的指导作用,完善区域政治文化相关机制,才能更好地建设、发展、丰富区域政治文化,更好地将区域政治文化与国家主导政治文化相融合,更快地将区域公众的政治认识、情感、评价各方面提升到国家层面上来,才能真正提高区域政治文化建设与发展水平。

2.重视提高区域公民政治文化的发展水平。公民政治文化的发展,是公民在政治认识、情感、评价方面的发展,集中表现在公民政治参与中。所谓政治参与是指公民自下而上的旨在影响国家的政治统治、政治管理等政治过程的活动,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公民政治文化的发展,主要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5]一般来说,当社会的不平等和民众的政治参与热情还不很明显的时候,可以暂时放缓对民众的政治参与的推动,这样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但是,当社会矛盾比较尖锐时,民众政治参与热情很高涨,这时,就应当积极加以引导、推动,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必要的体制条件。如果在民众政治参与的热情已经日趋高涨的时候,而执政党因缺乏政治敏感性并忽视这种趋势,或因种种原因而对政治参与采取抑制的态度,则反而会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后果,执政党的执政地位也很有可能会受到冲击。[6]

由于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受其制约,民众的政治参与意愿、高低也不同,因而,要提高区域民众的政治参与意愿,推进区域公民政治文化建设,切不可盲目来“强制”推行 或者“抑制”公众的政治参与,压制公民政治文化的发展,以免伤了群众,害了政府,损了国家。反而,要努力引导公民政治文化,大力培育公民合法、合理的政治参与意识,法制意识,抵制反社会、反国家的各种意识、行动,保障公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同时,要完善公民政治文化的相关机制,为公民的政治认识、情感表达、评价提供完整的有效的机制保障,完善公民参政参与保障机制,以确保公民政治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顺畅,防止因公民政治情感表达受阻而带来的公民与政府、国家之间的矛盾的积累与恶化。

三 要严格警惕区域政治文化的异化

由于每一个区域的发展水平都不一样,因而每一个区域的政治文化建设起点与发展水平也是不一样的。在比较发达的经济水平下会出现高水平的政治文化,而落后的经济则对政治文化的发展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因而,在国家宏观指导下的区域政治文化难免会因为多变的区域情况而出现一些异化,而为了促进区域政治文化水平的提高,确保国家政治文化建设工作顺利进展,必须严格警惕区域政治文化的异化。

(一)坚决遏制政治超人现象

随着现代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得到很大的提高,公民与政府、机关的交流变得方便、快速,公民个人的公共行为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有些个人的主观看法对国家或者政府的议程有一定甚至决定性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的政治超人现象。政治超人现象的传播主要得益于网络的发达,通过网络,公民有些不合法、不理性的政治参与快速得到传播,传染给其他网民,并得到其他网民的支持,这样,他们之间形成一个强大的群体,以各种偏激的方式向政府施压,迫使政府对此做出妥协。在区域政治文化建设中,政治超人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并危害着公民政治文化,甚至是主导政治文化的健康发展。为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遏制政治超人现象。

1.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在公民中,深入宣传、推广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党的理论知识,提高公民政治素质,引导公民政治文化朝健康的方向发展。选择宣传的场合,可以是通过网络普及式地学习,可以是通过一定的事件启发式的学习,也可以是通过一定的演讲、培训。

2.坚决打击公民不合法的、非理性、偏激的政治行为。不合法、非理性的政治文化,是建立在个人政治行为偏激之上的,这可能会对其他公民带来生命、财产的威胁,甚至对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事务的发展起到阻滞的作用。因而,要坚决与这种行为做斗争,维护政治文化的合法性,使区域政治文化健康、持续发展。

3.要使区域公民政治文化朝健康的方向发展,区域行政人员政治文化的榜样作用非常重要。区域行政人员的政治文化建设良好,表示区域行政人员奉公守法,清正廉洁,组织工作高效,这会增加区域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但是,如果区域行政人员自身政治素质不行,思想作风低下,组织工作拖拉,但是,却拥有较高的权力、较高且有保障的收入,公民就会出现一些抵触情绪。因而,区域行政人员的政治文化建设不可忽略,这是带动区域公民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从根本上说,区域行政人员政治文化建设,关键要加强行政组织风气建设,提高政治素养,提高办事效率等等。

(二)注重协调,防止区域间政治文化两极分化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虽然有的区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但是,有的区域却非常落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整体政治文化的发展。生产水平高的区域,政治文化建设起点相对高,而落后的区域,政治文化的建设起点、发展速度也相对落后。长此以住,如果不注重协调区域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速度,不重视缩小各区域的差距,则很可能会使各区域间导致政治文化的两级分化。

为了减少区域间政治文化发展速度的不平衡、落差,使区域间政治文化的发展更协调,应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对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区域,要在兼顾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完善相应的政治文化机制。完善相应的政治文化机制,不仅要加大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服务意识与技能方面的教育,还要健全完善组织制度、服务流程,从而推动政治文化的发展。同时,为了使公众的政治文化水平得到提高,要有序地对公民开展政治文化方面的教育、宣传,在注重公民的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上,重视公民的精神文明建设,以提高公民的政治文化水平。

2.促进各区域开展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区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区际间政治文化发展差距得以缩小的重要条件。区际间的交流、合作,不仅促进了区际间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沟通交流,实现优势互补,相互借鉴,更重要的是能透过这些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使区域间的政治认识、情感得到融合、发展与升华。反之,保守主义,闭关自守,则不利于借鉴其它区域政治文化发展的优势和经验,反而会加剧该区域政治文化的落后。

四 结语

区域政治文化的发展关系到区域政府、公众的政治意识形态建设,关系到党的理论知识的传承及发杨,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地位和党的执政地位,因而,区域政治文化的构建,要在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政治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基础上,以区域特势和优势为出发点,把握区域政治文化的需求,发展区域特色政治文化,同时,要时刻警惕区域政治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分化、异化现象,保证区域政治文化健康、持续发展。

[1][美]阿尔蒙德.比较政治系统[J].政治学杂志,1956(2).

[2][美]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与民主[M].马殿君,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11-12.

[3]周光辉.政治文化研究的一部力作——评孙正甲著〈政治文化学〉[J].政治学研究,2002(3):95-96.

[4]何 楠.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设途径[D].四川师范大学,2008:34.

[5]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45.

[6]浦兴祖.必须坚持与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研究国外政党后的几点思考[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3):25-28.

猜你喜欢
公民区域政治
论公民美育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分区域
十二公民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