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惠农见实效 佤山旧貌换新颜——记沧源县金融支持8000户农村危房改造见实效

2013-08-15 00:51邱开斌
时代金融 2013年4期
关键词:沧源危房改造信贷

邱开斌

(中国人民银行临沧中心支行调查统计科,云南 临沧 677000)

一、沧源县金融支持8000户农村危房改造背景

2012年3月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云南代表团审议时,对地处边疆,集老、少、边、穷为一体的沧源佤族自治县群众的居住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对沧源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会后,根据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沧源县及时上报了8122户农村危旧房改造项目,随后党中央作出了支持沧源县农村危房改造的重要决定,省市县各级政府及金融机构按照中央指示,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全力推进沧源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2012年9月12日,市委市政府在沧源县召开实施沧源县8000户农村危房改造佤山幸福工程动员大会,至此佤山农村危房改造吹响号角,改造工作正式启动。但对于总预算投资12亿元的工程,资金缺口仍然达2.6亿元。面对此情况,金融作为地方经济发展融资来源的重要渠道,承担解决危房改造工程资金缺口问题无可厚非。2012年3月30日,人民银行沧源县支行积极参与了由县政府组织的有金融机构、政府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银政座谈会,为农村危房改造出谋划策,积极发挥好人民银行货币信贷政策传导和窗口指导机制作用,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窗口指导和信贷引导,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将有限的信贷资金投向沧源县8000户农村危房改造佤山幸福工程,全力做好农村危房改造的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工作。银政座谈会初步达成了由金融机构向沧源县8000户农村危房改造佤山幸福工程中集中改造的4000户农户提供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工作的决定,并主要由中国农业银行沧源县支行向集中改造的4000户农户提供信贷支持,贷款总额为10000万元,以解决危房改造的资金缺口问题。同时于2012年9月,中国农业银行临沧市分行与沧源佤族自治县签订了农村危房改造小额贷款项目合作协议,至此金融机构正式启动了金融支持佤山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金融政策惠及了佤山大地。

二、金融支持8000户农村危房改造主要做法

银行信贷作为沧源县8000户农村危房改造佤山幸福工程资金筹集的重要渠道,对沧源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金融机构高度重视本次农村危房改造的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工作,在面临信贷支持对象户数多、金额散、风险大、工作量大、人员不足等诸多困难的情况下,各金融机构攻坚克难,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开展金融支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通过合理安排信贷资金、执行基准利率优惠、开发特色金融产品、成立专门信贷服务点、提供专项金融服务等多项措施保证对沧源县农村危房改造的有效信贷投入,全心全力做好本次农村危房改造的金融服务工作:

(一)合理安排信贷资金,确保危房改造有效信贷投入

作为货币信贷政策的引导部门,人民银行沧源县支行切实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窗口指导,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信贷指导意见,引导金融机构突出信贷支持重点,积极支持民生工程,重点保障好对8000户农村危房改造的信贷支持工作。各金融机构按照“态度积极、量力而行、有效担保、风险可控”的原则,合理安排和规划有效的信贷资金,积极做好对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信贷支持工作,为每户农户提供金额从1万元到5万元,贷款期限从1年至5年不等的贷款。截至目前,中国农业银行沧源县支行已累计发放农村危房改贷款8900万元,有效的支持了2640户农户的危房改造,沧源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累计为农村危房改造发放贷款952万元,有效支持了296户农户危房改造工作。截至目前在金融信贷的支持之下,全县共有7913户农户建成新房。

(二)执行基准利率优惠,有效降低危房改造成本

为最大程度降低农户的成本,在金融惠农政策的指导之下,中国农业银行沧源县支行摒弃了“只贷盈利款”的思想,通过多次研究决定,对涉及农村危房改造的8122农户贷款按照同期人民银行规定的基准利率进行计息,实行基准利率优惠,有效降低8000户农村危房改造的成本,从利率层面有效支持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三)开发特色金融产品,突破金融支持危房改造瓶颈

针对沧源县信贷支持对象信用意识低、贷款户数多、金额散、还款力弱、风险大等特点,人民银行会同金融机构、政府相关部门等积极寻求解决途径,重点在担保方式上下功夫,最后确定了由担保基金担保和定期存单质押联合担保的方式:即其一是由沧源县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以沧源县汇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的名义在中国农业银行沧源县支行开立担保基金专户,以存入担保基金,农业银行沧源县支行按照存入担保基金的5倍发放贷款,目前已存入500万元;其二是由市财政局在中国农业银行临沧市分行存入7000万元的定期存款,为农业银行发放的危房改造贷款提供质押担保,农业银行沧源县支行按照定期存单总额的90%发放危房改造贷款。通过担保基金和存单质押联合担保的方式,开发出了独具佤山特色的金融产品—农村危房修缮贷款,有效解决了8000户农村危房贷款风险大的问题,消除了银行提供信贷支持的后顾之忧,突破了金融支持8000户农村危房改造的最大瓶颈。

(四)设立专项信贷服务点,创建金融支持危房改造工作平台

为方便农户办理贷款、更好地为涉及农村危房改造的农户提供金融服务工作,中国农业银行沧源县支行安排专项资金,通过重新装修、重新布局,设立了中国农业银行沧源县支行农村危房改造信贷服务点,创建金融支持危房改造工作平台,专门开展农村危房改造的信贷服务工作,从硬件设备层面积极支持8000户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五)建立专人负责机制,加强金融支持危房改造工作人员保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保证金融支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顺利开展,中国农业银行沧源县成立了专门的信贷支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担任组长,分管副行长担任副组长,经办业务人员担任小组成员,负责开展金融支持农村危房改造的金融服务工作,加强对金融支持8000户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二是成立信贷服务组,在人员本已紧缺的情况之下,抽派专门人员共计13人、同时拨付专项资金聘用临时人员分为入户面谈组、资料整理组、数据录入组、贷款审查组、贷款发放组、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的金融服务,从人员保障层面积极做好8000户农村危房改造的金融服务工作。

三、金融支持8000户农村危房改造取得的成效

在“服务‘三农’、服务民生”思想的指导之下,沧源县金融机构攻坚克难,克服了种种困难,及时准确地将惠农政策落实到了佤山大地,金融惠农取得了实效,佤山群众有了新居,佤山大地旧貌换了新颜。截至目前,沧源县金融机构共计为发放危房改造贷款9852万元。其中,中国农业银行沧源县支行共计发放8000户农村危房改造专项贷款8900万元,共支持2640户农户的危房改造工作,沧源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共计发放危房改造贷款952万元,有效支持了296户农户的危房改造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有7913户佤山群众建成新居,并准备入住。沧源县金融支持8000户农村危房改造在改善佤山群众居住环境、提升佤山群众金融知识水平、提升“一创两建”工作水平、拓宽农户融资渠道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发挥了金融服务三农本质,改善了佤山群众居住环境

在开展金融支持农村危房改造的过程中,在面对信贷支持对象户数多、信贷审核资料繁杂、工作量大、信贷人员不足等诸多困难的情况之下,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始终谨记“金融服务三农”的本质原则,不叫苦不叫累,日夜奋战,加班加点,倾心倾力就是为了保证信贷资金能及时准确无误地发放到群众手上,以最大程度支持群众开展危房改造工作,努力为改善佤山群众居住环境提供便利。在各金融机构的不懈努力之下,佤山群众居住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二)有效普及了金融知识,提升了群众金融知识水平

金融服务于三农,不仅仅只体现在为群众发放贷款,提供信贷支持上,金融服务三农的另一重要内容是要提升群众的金融知识水平。沧源县为国家级贫困县,集老、少、边、穷于一体,群众的金融知识水平较为低。在开展本次金融支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辖内金融机构充分利用到农户家开展贷前调查、入户面谈的机会,将包括征信知识、反假货币、反洗钱、国家金融政策等在内的金融知识带到了佤山大地、带到了群众当中,并认真为群众讲解金融知识,宣传国家的各项金融方针政策,有效普及了金融知识,使佤山群众的金融知识水平的到了进一步的提供。

(三)开发了特色金融产品,有效推进了“一创两建”工作

在金融支持农村危房改造的起步之初,金融机构就面临了信贷支持对象户数多、金额散、还款能力弱、风险大等问题,作商业化运作的金融机构不得不考虑风险问题,貌似才刚刚起步的金融支持农村危房改造步伐就要停滞不前了,面对此问题,人民银行会同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等共同商讨对策,研究解决之法。通过多方的努力,最终开发出了独具佤山特色的金融产品—农村危房修缮贷款,突破了金融支持农村危房改造的瓶颈,解除了金融机构支持农村危房改造的后顾之忧,达到了合作共赢局面,同时也有效推进了“一创两建”工作,使沧源县“一创两建”上了一个新台阶。

(四)拓宽了农户融资抵押渠道,有效缓解了农户贷款难问题

按照沧源县8000户农村危房改造佤山幸福工程的规划,将为竣工入住的8122户农村危房改造户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土地所有权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屋所有权证》,而房屋“两证”可以作为百姓贷款的抵押物,在“宅基地”还未全面推开作为抵押物地情况下,房屋“两证”将继林权证后成为未来农户申请贷款的重要抵押物之一,将拓宽农户贷款抵押的渠道,有效缓解农户由于缺乏抵押物而贷款难的问题。

猜你喜欢
沧源危房改造信贷
山西农村危房改造让300余万贫困群众“住有所居”
山西六类低收入群体可获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户均1.4万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试论沧源崖画与佤文化的传承
沧源佤山实现“航空梦”
中央财政今年已下达266.9亿元支持农村危房改造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
当前农村危房改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