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感恩教育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践

2013-08-15 00:46静,
怀化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亲人体验式情境

林 静, 杨 琴

(湖南科技学院学工部心理中心,湖南永州425100)

感恩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美德,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准则。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感恩意识已成为新型人才的重要内涵。许多研究者认为,现在很多大学生进入高校后脱离了父母的视线和约束,把父母给的学费拿着去通宵上网,沉迷于网络游戏,购买高档手机等高消费品,或是大手大脚地用于恋爱花销,大肆挥霍。同时也有研究者认为,大学生在感恩社会方面表现出较积极的态度。如他们认为西方有感恩节,也希望中国有自己的感恩节;幸福的人往往是懂得感恩的;他们要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他们认为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提倡感恩精神;没有前人的流血牺牲和改革探索,便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活着不只是在为自己活着,由于一些千丝万缕的情愫,使得人在某种程度上乐意为别人而活着,或不得不为别人而活着。近年来种种对大学生道德情操、价值观念质疑的声音可能是一种并没有触摸到大学生脉络的无的放矢,时代的变迁使得90后大学生不再过于关注政治性问题,也不再喜欢高谈阔论宏大问题,但他们内心所涌动的感念之意和感恩之情并没有减少。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我们认为大学生并不是不俱备感恩意识,而是教育方法的陈旧与死板,已不能引起90后大学生的兴趣,难以激发他们的感恩意识与感恩行为。因此,本课题组成员将体验式教学法引入到大学生感恩教育中,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

一、体验式教学法与大学生感恩教育

教学方法是引导、调节教学过程的最重要的教学手段。体验是对事物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体验式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自信、创新等主体精神为目标,以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为主要特点,以学生自我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力求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的一种方法。[1]体验式教学实现的条件是创设适宜的情境,发挥情感的作用,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和场所。体验式教学法的活动设计,既能较好地切合大学生目前的心理发展特点,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又能较好地促进大学生认知、情感的发展和自我意识的不断完善,同时还能因为体验式教学活动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吸引大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在一般语境中,感恩往往借用其虔诚、知足、懂得回报、真诚感激等意思,表达人的一种心态。感恩一词在《现代汉语》 中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是一种认识,是人对自身所获得的恩惠的认识和了解,并在心理产生认同感;感恩是一种情感,是人在获得恩惠后发自内心的愉悦、温暖和幸福的积极情感;感恩还是一种行为,是一种外显的回馈举动。[2]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创设一定的教育情境,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的实施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及施恩的人文教育。它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醒人性的人性教育[3]。感恩教育需要基于对个体道德的理解、人性的尊重,把握主体内心情感世界的发展和变化,必须由内向外的“内省”。因此,单一的学科化教育已不能满足高校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特别是感恩教育的特殊要求和现实需要。

以往的感恩教育都是以课堂教学或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开展。灌输式的理论课堂教育既枯燥无味,又会使大学生产生反感情绪;而单纯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只会让许多大学生感到形式化。近年来有教师尝试将体验式教学方法引入到大学生的感恩教育课堂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体验式教学法应用在感恩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关键是活动设计适当、合理,这样才能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起大学生的感恩情感,并引导其转化为一定的感恩行为,最终达到感恩教育的目的。

二、体验式感恩教育教学方案设计

体验式教学活动设计在感恩教育主题实施中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是创设情境:教师利用能引起学生共鸣的故事、诗歌、散文、影视视频等材料,引领学生回忆往事,并从中领会周围人曾经给予自己的帮助。第二是诱发情感:教师可以通过想像练习、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大学生了解周围人与自己的关系,以此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第三是真情互动:通过前面两个阶段的练习,大学生的感恩之情已被充分激发出来,此时最重要的就是学会情感的表达,即引导学生及时将内心的感恩之情通过言语或行动表达出来。

为增加体验式教学活动的生动性和互动性,教师可以引入团体心理辅导的活动形式,如纸笔练习、角色扮演、想像练习、头脑风暴、小组分享与讨论等形式。活动场地最好选择在较宽敞的,有活动坐椅、多媒体设备的教室里进行。

体验式感恩教育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

1.问题导入:请列举何时因为何事你对某人表达了感恩之情。通过此问题的回忆与回答,一方面导入本次课的主题,另一方面引导大学生了解自身的感恩意识及能力。

2.创设情境:观看《生命列车》并分享观后感。通过观看《生命列车》,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有限及周围人与自己的关系,激发学生内心对亲人的依恋情感。

3.诱发情感:想像练习——我生命中重要的四个人。此活动将学生分成6-8人的小组,围成圈坐好,每人用笔在四张小纸条上分别写下自己生命中重要的四个人的名字,并折起交给左手边的同学手上,每个同学拿到其他同学写的纸条后,随机抽取1张并撕掉 (意蕴:这个亲人突然逝去),然后将剩余的三张小纸条交还给原来的同学。拿到自己写的剩余的三张纸条后,查看被撕掉的是谁,并在小组中与同学分享“当你听说他突然去世的消息时的感受”。通过这个想像练习,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生命中重要人物的情感。

4.表达情感:(1)言语表达。我想对你说——用纸笔表达感恩之情。通过想像练习,已激发起了大学生与亲人好友在一起时的点点滴滴回忆,同时也诱发了他们想对亲朋好友表达的欲望,因此,此时提供机会,让同学用笔写下此时最想感谢的人及想对他说的话,并在小组中分享。其目的是培养大学生学会及时表达出内心的感恩之情。(2)头脑风暴。用多种方式表达感恩之情。以小组为单位,以竞赛的形式在10分钟内写下可用于表达感恩的方式,比一比哪个小组写的最多。比赛结束后每个小组在全班进行分享。一是通过小组间的竞赛,激发同学们的思维活跃性和参与小组活动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在班内分享,让大学生学会更多的感恩方式。

5.感恩升华:同唱歌曲《感恩世界》。通过合唱此歌曲,让大学生认识到感恩的对象包括社会、他人及大自然;如果每个人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面对世界,世界会变得和谐美丽。整个现场气氛达到高潮,使每位同学的感恩之情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并达到持久影响的效果。

6.小结拓展:教学小结后鼓励学生在未来生活中拓展感恩之情。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简短的小结后,引导同学们表达对此次活动的体会与感悟,同时建议同学们把刚才想对亲人说的话通过一定的方式传达给对方。并将感恩之情拓展到未来的生活中。

三、分享与小结

我们将体验式教学法应用到大学生感恩教育中,并将团体心理辅导的一些活动引入到活动中,整个活动从创设情境到情感互动及情感升华,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起到了很好的情感教育效果。

在课堂教学导入提问阶段,许多学生开始会用不以为然的态度回答老师的问题,还有的学生根本就懒得回答。因为他们认为亲人都还好好的健在,自己现在没有时间也没有财力去表达对他们的感谢。此时教师不要急于批评和指责学生,要耐心的慢慢引导,要相信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都有丰富的情感,只是我们没有挖掘出来而已。

当同学们看到“生命列车”里提到“我们的亲人有可能突然离开我们,我们的侣伴有可能会离开我们到了别的车厢”时,有的学生的眼睛开始湿润了,此时他们内心对亲人的不舍之情立即被激发出来。在观看后的分享中,有的学生说想到了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有可能会突然离开自己,自己要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有的学生说想到了老师和同学们,因为他们是人生在此段旅行时的伴侣,总有一天会分开,我们要好好相处、彼此珍惜。还有的同学说到:以前从没想过自己的亲人会离开自己,我以为他们会永远陪伴在我的身边。今天看了“生命列车”之后,让自己觉得心情很沉重,内心有种不愿此类事情发生的感觉。但想一想,觉得这种事确实是有可能发生的。我认为老师是为了让我们明白在还没有发生这样的事之前,好好把握与亲人在一起的时光。

“我生命中重要的四个人”是整个活动中最难把握也是最能触动人心的活动。当学生在想像中知道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某个亲人某天会突然离开自己时,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反应,有震惊、伤心、悲痛、不舍等等,每个人都开始回忆自己与亲人相处的点点滴滴,并将此时复杂的内心感受分享给小组内其他成员。有的说起与父亲、母亲在一起时的开心快乐,脸上洋溢着幸福;有的说起父亲对自己的严厉管教甚至打骂,因为自己不懂事还怨恨过父亲等等。有时某些学生会出现过度悲伤的情绪,甚至有的同学开始抽泣,使整个团体的气氛陷入沉重。此时,教师要及时告诉同学们:刚才我们只是玩了一个游戏,我们的亲人并没有离开我们,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机会在他们的有生之年向他们表达感恩之情。

“我想对你说”主要是让同学进行情感抒发。因为当他们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亲人有一天真的可能会离开自己时,激起了他们的内心复杂的情感,他们会有很多要对亲人说的话,有很多想为他们做的事。将这些都用纸笔记下来,并在小组内分享。甚至有的同学此时会马上打电话或发短信给自己的父母,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们!”有的同学被抽到的人是已逝去的人,他会告诉同学们:在自己的亲人还在的时候不知道要珍惜,什么都没为他们做过,现在他们离开了自己才知道后悔,如果时间可以倒流,自己想为他们做很多事情。

头脑风暴“如何进行感恩”主要是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表达感恩。每个小组的同学都会提出了几十种感恩方式,如给父母一个拥抱、对父母说“我爱你”、给父母做一顿饭、听父母的话好好学习等等。通过这个活动,让他们了解到感恩并不是等我们有能力了、有钱了或有时间了才能表达的,而是只要我们有心随时随地都能表达。有的同学压抑不住自己的情感,下课后立即就给父母打电话报平安,有的同学表示放假马上回家陪父母等等。还有的同学说到:其实父母不图子女有多大出息,只要健康、快乐就好。所以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珍惜自己的生命,这样才是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最大的回馈,才能让父母真正地安心、舒心与放心。

当全体学生同唱《感恩世界》后,有的学生说:“我从来没有想到要感谢每一滴水、每一朵白云、每一缕阳光,这首歌让我明白,如果没有周围的一切,我们将无法生存。”还有的学生说到:“感谢伤害我的人,让我学会坚强”这句歌词给我启发很大。确实是这样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在被伤害中学会坚强。正如歌词中写到的:“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感恩的世界和谐美丽;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感恩的世界有我有你。”在整个体验式感恩教育中,作为教师应该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要创设良好的情境。只有创设了相应的情境并将学生融入到情境中,就能激发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二是要掌控气氛。教师要用轻柔、舒缓的语言,在每个活动开始时进行引导、结束时进行小结。当学生不能很快进入情境时,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当整个团体气氛过于沉重时或有的同学过于悲伤时,教师要及时调整,帮助学生平复沉重的情绪。特别是注意不能让个别同学过于开放,防止团体其他成员对他的伤害。三是要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都要用鼓励、支持、信任、尊重等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整个活动中较开放地表达自我内心的感受,才能慢慢激发起他们的感恩之情;而在活动中严禁用批评、指责等语言对学生进行批评或说教,因为这种态度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还会让学生产生反感情绪,与体验式教学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感恩教育不是通过说教就能达到教学目的的,而是要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我们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善良的、都是有着丰富情感的人,只是平时没有机会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内心,没有机会让他们表达。体验式教学法在感恩教育的应用过程中,我们通过多次反复实践,并进行多次修改与完善。现在每上一次课,老师们都会被学生感动,学生也在被自己的感动中成长、成熟起来。

[1]郭晓薇.体验式教学模式应用于感恩教育的实践 [J].出国与就业,2010,(1):70-71.

[2]庞明珍.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时代内涵及意义探析 [J].赤峰学院学报,2010,(7):75-77.

[3]邓艳葵.高校“感恩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6):182-185.

猜你喜欢
亲人体验式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你是我的亲人
亲人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亲人(连载二)
写自己的亲人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