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践整合的构想

2013-08-15 00:46邓三英
怀化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应用型理论幼儿园

邓三英

(怀化学院教育系,湖南怀化418008)

一、应用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践整合的必要性

应用型高校是指主要面向生产一线培养专门人才的高校。[1]应用型高校培养的是既有一定专业背景和理论素养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的人才。应用型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为幼儿园、幼教培训机构等输送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有一技之长的合格幼师。应用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幼师与以前的中师和其他类型高校培养的幼师不同,他们在理论和专业技能方面都有要求,专业理论方面要比中师生强,专业技能方面要比研究型高校培养的幼师生全面。有研究表明,现在幼儿园最受欢迎的是那些有敬业精神、专业能力娴熟、有发展潜力的专家型教师。

然而目前我国应用型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仍沿用以前高师的传统,重学术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结果学生的教育理论素养和人文素养相对厚实,善于接纳新事物、新理念,但最大的缺点是“书本知识巨人,幼儿园行动矮子”“讲起来头头是道,口若悬河,操作起来笨手笨脚、捉襟见肘”。[2]相当多高校毕业的幼师生到幼儿园就自卑,到幼儿园应聘就失败。我对某应用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调查也证实,70%的学生对“能否独立开展幼儿园常规活动”表示很有困难。很多学生表示因自己的专业技能不全面、不扎实,对以后的就业不够自信。其实现在很多人已意识到,教育实践是培养师范生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幼师生对学生的热爱、对教师职业的热爱等职业情感,备课、语言表达、组织教学等职业技能都是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获得和完善的。[3]

因此,应用型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要真正培养出幼儿园所需要的理论扎实、技能过关的幼师,必须以实践作为桥梁将高校的人才培养和幼儿园的实际需要两者沟通起来。

二、实践整合的涵义

我们所理解的实践整合,有以下几层意思,一是指在课程设置的时候要考虑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的需要和学生就业的需要,尽可能为学生以后从事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就业服务;二是指在课程教学中尤其是一些理论课的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幼儿园教学实践,做到服务实践,指导和引领实践,争取实现理论提升和实践改进的双赢;三是指通过一些课程的设置让学生能在幼儿园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成长、改进和发展自己,为入职后的专业成长做好职前铺垫。

三、应用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整合的具体做法

1.联系幼儿园教学实际,整合相关理论课程。联系幼儿园的实际,在理论课的课程设置上进行整合。一般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里都开设了与幼儿园五大领域相关的课程,如幼儿社会教育、幼儿语言教育、幼儿科学教育,这些课程在高校都是作为单科开设的,高校教师按各自的学科体系以理论讲授为主进行授课,课程缺乏整合,使得学生在学校学了理论到幼儿园照样用不上或不会用。有些课程存在雷同和重复的地方也需要整合,如《教育学》和《学前教育学》课程体系和内容基本差不多,只是后者更侧重于学前教育领域,两者可以整合以减少课程的重复开设,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联系幼儿园的实际,在理论课程的教学上整合。一些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经常带学生到幼儿园去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另一方也可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如在上《幼儿语言教育》和《幼儿园活动设计》课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到幼儿园去进行课堂展示或每个学生设计一个教学活动方案,并到幼儿园操作。

2.拓宽学前教育课程领域,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我国应用型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一般把自己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定位为幼儿园培养合格的师资,服务对象一般为三至六七岁幼儿。事实上,除了城市进行幼儿园三年学前教育外,还有0至3岁婴儿的托幼教育,残障儿童的保育教育,以及农村一年的学前教育 (大都附设在小学),所以我们不能把我们的课程领域仅仅局限在三至六七岁幼儿的教育上。而且随着幼儿入园的低龄化和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的增多,像《儿童生活护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儿童心理咨询》等带有保育色彩的课程的开设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另外,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就业的需要,应用型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展自己的领域课程。一方面可以增加一些如幼儿英语、蒙台梭利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幼儿玩具设计等类的特色课程。另一方面应用型本科院校要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人才,因此某些学校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开设一些地方特色的课程,如少数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专业可以开设民族民间舞蹈等富有民族的特色的课程。

3.加强艺术类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跟其他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不同,他们除了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素养外,还需要吹、拉、弹、唱、画等艺术技能。[4]而现在的幼师生大都是从普高的学生中按文化成绩的高低录取进来的,艺术素质先天不足,因此很多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重视艺术类课程的教学,某些学校(以某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例)的课程设置中艺术类课程占总课时的30.6%,占专业课的48.2%,将近一半。

尽管有的应用型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重视艺术类课程的开设,课程比重也大,但由于没有尊重技能形成的一般规律,在艺术类课程教学中存在“重艺轻技”的倾向,再加上教学实践环节不完备,学生的教学技能依然较差。有的学校将艺术课作为三四年级的选修课,定位于艺术类课的一般了解而不是获得教师基本技能,导致学生的艺术类的技能技巧既不全面也不扎实。因此,应用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的教学,关键是要提高学生的艺术技能和教学实践能力。

4.加强和规范教育实践环节。教育实践是使学生学会将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检验所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环节。教育实践包括幼儿园教育见习和实习活动。现在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时间有增多的趋势,如有的高校除了见习和实习外,在大三的第一个学期还有个介于见习和实习之间的为期三周的模拟实习。但总体上来说,教育实践在整个课程计划中占的比例还是不够,一般的本科院校真正意义上的有组织的教育实践占到不足总课时的15%。教育实践在时间和数量上还有待加强。

教育实践有待系统和规范。第一可以建立一种时空交错的立体式的教育实践模式。时间上,教育见习和实习不能仅局限于某段时间,而应是从新生入学开始每周就安排一天时间去幼儿园实践,接触幼儿园,就像有的学校实行的“走园教学”[5]一样的,直到毕业。这样的实践环节虽然给实践基地会带来相当大的压力,给教学管理部门的课程安排带来麻烦,但学生从入学之初就同幼儿园保持着鲜活的联系。实践这根神经始终同他所学课程贯通着。通过实践反思将课程中的公共理论转化成幼儿教师的个人理论,通过对实践的反思评判将幼儿教师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在空间上,将学校的教室、琴房、练功房、画室、等场所都当作学生的实践场所。寒暑假的实践环节都要求学生接触家庭所在地的不同幼儿园,这些都能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第二对教育实践进行统筹安排。学校安排的集中见习和实习要和科任老师的因教学需要到幼儿园的见习和实践统筹安排,免得重复和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学生每个阶段的教育实践应有侧重点,其内容要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在层次上有所递增。让学生逐步加深对幼儿园、幼儿教育事业的了解,并从每次的见习、实习中发现自己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中的欠缺,及时弥补。同时可以增强学生对幼教事业的职业认同感,提高职业道德。

四、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整合的几点思考

1.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整合时要处理好“顺应”与“引领”[6]的关系

实践整合不代表不要理论或降低理论去迎合实践。一谈到实践整合,有人就会担心或抱怨,那样会降低高校的理论水平,这是一种牺牲学生的学术水平而求得一技之长的短视的做法,等于又把幼师的培养退回到了中师培养幼师的“匠人”的技术模式的老路上来。而我们讲的实践整合是指理论要去关注实践要去联系实践,最后要去指导和引领实践。有研究资料表明专科院校与本科院校幼师生的不同在于前者实践经验丰富,技能娴熟,而后者则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不够。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高学历教师如能关注实践,“她们往往能依靠扎实的学术功底,较强的研究能力,把与幼儿交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转化为研究内容、科学方法和科研成果”,[7]把幼教工作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2.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整合时要系统安排、统筹规划

在实践整合过程中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和安排要合理,而且理论课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的时候不能流于形式,否则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幼师技能和实践能力,还有可能降低学生的理论水平。

[1]娄辰.以“分类办学”破解高校千校一面 [N].教育文摘周报,2012-11-21.

[2]秦金亮.“全实践”理念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整合课程探索[J].师资培养,2006,(1):48.

[3]张秀云,庞丽娟.教育实践——培养师范生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 [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9):46.

[4]吴丽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J].学前教育研究,2011,(4):61.

[5]王东等.“走园教学”实现教学育人双赢[N].中国教育报,2012-09-27.

[6]王海英.“顺应”与“引领”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要之间关系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7,(7):14.

[7]李丽华.“高学历”也要向实践学习 [N].中国教育报,2012-09-03.

猜你喜欢
应用型理论幼儿园
坚持理论创新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我爱幼儿园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