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孔腹腔镜脾切除术的配合干预方法和效果研究

2013-08-18 03:07
中外医疗 2013年36期
关键词:单孔腹腔镜研究组

潘 霞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江苏常州 213000

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单孔腹腔镜脾切除术作为新型技术,具恢复快、创伤小、美容效果比较好等优势开始被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在围手术期间配合严密的护理干预,对临床效果的提升具重要意义。为探究单孔腹腔镜脾切除术的配合干预方法和效果研究,该研究主要对2011年7月—2013年7月在该院诊治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18例患者予以单孔的腹腔镜脾切除术护理配合干预的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自在该院诊治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42例,按照手术意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18例,男 12 例,女 6 例,年龄 24~65 岁,平均年龄(42±5.69)岁,对照组 24例,男 16例,女 8例,年龄 25~67岁,平均年龄(43±5.78)岁。

1.2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临床症状均与相关标准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标准相符合,且经相关常规检查确诊[1]。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计数<50 ×109/L;均签署治疗和护理方案的知情同意书;无手术及应用麻醉药物的禁忌症。排除标准:严重的心肝肾等疾病;不配合治疗和护理方案实施者。

1.4 方法

对照组予以多孔的腹腔镜脾切除术以及相应的护理,研究组予以单孔的腹腔镜脾切除术及相应配合干预方法[2]。

研究组患者采取合适右卧位,并进行全身的麻醉,然后选择左肋缘下的脐孔和左锁骨的中线处进行2 cm的切口。建立气腹后,应用腹腔镜进行探查,查看有无副脾情况,发现时先进行切除,然后置入进行离断脾脏切除,最后进行负压引流的放置操作,并关闭腹腔。

术前护理配合干预,包括对患者的既往病史、年龄等一般资料的询问和记录,并向患者进行单孔腹腔镜脾切除术方法、优势的讲解,缓解患者和家属的紧张、焦虑心理,提升患者治疗和护理依从性。手术进行前护理人员需要进行严格的手术设备和相应器具的准备和检查,保证相关设备性能处在最佳状态。

手术室的护理配合干预包括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的配合操作。手术室的巡回护士需要保持手术室的保暖并进行患者的资料核对、物品清单,以及进行手术室仪器性能的检查。询问清楚有无相关药物过敏史,在建立静脉通路后,正确的进行抗生素应用,并严密观察患者用药反应和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同时做好有效的预防准备。同洗手护士进行物品的详细检查并记录,并严格巡视手术物品使用,以及手术的进展情况。器械护理需要进行术前无菌洗手及器械台的整理,安装好相关的器械,并和巡回护士进行器械的清点和检查,熟练的掌握相关器械使用并主动配合医生手术中的各项操作。手术配合操作包括手术通道、气腹和探查配合,与脾相关的韧带和脾蒂分离配合,及脾脏切除取出和切口关闭的配合干预。

1.5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相关治疗指标以及术后的疼痛程度评分情况。

1.6 疗效标准

采用数字评分方法(VAS)将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0分表示没有疼痛,低于3分表示轻微疼痛,≥3分且<6分表示疼痛影响到睡眠,但能忍受;≥6分且≤10分表示疼痛程度剧烈且不能忍受[3]。

1.7 统计方法

数据以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情况

两组均没有出现中途转为开腹术,且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以及死亡病例。其中研究组在手术时发现4例存在副脾予以切除处理。

2.2 两组相关治疗指标情况

研究组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相关治疗指标情况(±s)

表1 两组相关治疗指标情况(±s)

41.3±12.9 161.2±21.4 21.0392<0.05手术时间(min)4.5±1.1 8.1±1.6 8.1922<0.05 3.1±0.3 3.5±0.4 3.5546>0.05住院时间(d)手术费用(万元)研究组对照组t值 P值50.7±18.6 152.3±19.4 17.0921<0.05组别 出血量(mL)

2.3 两组疼痛程度评分标情况

研究组术后第1天和第2天的疼痛程度评分,比对照组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疼痛程度评分标情况[分,(±s)]

表2 两组疼痛程度评分标情况[分,(±s)]

研究组对照组t值 P值组别1.5±0.2 3.7±0.8 11.371 3<0.05第1天0.6±0.2 1.9±0.5 10.398 8<0.05第2天

3 讨论

单孔腹腔镜切除术属于现阶段中最具有可行性 “无瘢痕”术,但在脾脏术中应用并不是非常多。在行单孔腹腔镜脾切除术时风险最大的是手术中的大出血,所以需保证静脉通道的通畅,最好的位置是锁骨下静脉的穿刺置管,并严密进行患者手术中的生命体征、合适体位的动态监察。

单孔腹腔镜脾切除术相比多孔腔镜术,具有创伤更小、手术的疼痛更小且美容的效果更加好的优势,但是手术中存在一定风险,因此更加需要手术中的医生进行精细操作和护理人员进行密切的配合干预,对于患者临床疗效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腹腔镜切除术护理研究比较多,在陆信燕等研究中,表明在腹腔镜脾切除术围术期应用护理干预,患者临床疗效良好[4]。但在单孔的腹腔镜脾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配合研究比较少,且该研究中设立多孔腔镜术和单孔腔镜术两组方案得出,研究组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少;且研究组术后第1天和第2天的疼痛程度评分,比对照组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应用单孔的腹腔镜脾切除术配合护理干预,具有可行性和实际意义,深入的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单孔的腹腔镜脾切除术属于有效、安全、微创新型术式,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予以单孔腹腔镜脾切除术并配合术前和术中严密护理配合反应,成效显著,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1]翁超,吴硕东,范莹,等.经脐单孔腹腔镜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单中心经验总结(附视频)[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3,16(2):243-245.

[2]王高荷,邵纯.快速康复理念在腹腔镜脾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24(21):261-263.

[3]宋阳,曹卫刚,刘颖.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ITP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26(4):518-520.

[4]陆信燕,张小琴,倪春华.后外侧入路腹腔镜脾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3,34(17):326-328.

猜你喜欢
单孔腹腔镜研究组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单孔腹腔镜手术后脐窝创面的简单缝合术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单孔腹腔镜手术切除左位胆囊1例报告
经脐单孔腹腔镜在普外手术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