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互救英勇姐妹花

2013-08-19 03:11罗娜
今日中学生(初二版) 2013年7期
关键词:妹妹姐姐医院

罗娜

“家乡两边是山,中间有个平坦的大坝,都说‘灵关三坝好地方……”(“灵关三坝”指灵关镇上坝乡、中坝乡和下坝乡)母亲勾全蓉说起自己家乡——宝兴县灵关镇中坝乡时很自豪。她说中坝乡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那里山很高,一条青衣江傍着山脚弯弯绕绕,静静流淌。整个宝兴县多山,聚居区大都依山而建,平坦开阔的地方像沙漠里的绿洲一样珍贵。

在如此清秀美丽的山水的滋养下,勾全蓉的两个女儿,代宇晴和代宇蕊两姐妹快乐地成长着。13岁的姐姐代宇晴恬静懂事,9岁的妹妹代宇蕊精灵古怪。

谁知,2013年4月20日清晨8点2分,群山环抱中的雅安本还在酣甜的沉睡之中,突然被一阵剧烈的地动山摇唤醒。是地震,震中芦山县,7.0级。与之相邻的宝兴县一时成为孤岛,灾情严重。山体滑坡,道路塌方受阻,房屋垮塌,人员伤亡众多。灵关镇是宝兴县的“南大门”,毗邻芦山地震震中龙门乡,镇里多数房屋损毁,两姐妹也受了伤,但她们在地震发生时,互相救助的英勇行为,值得所有人为她俩竖起大拇指。

震中互救,姐姐为保护妹妹受重伤

4月20日清晨,同睡一个卧室一张床的代宇晴代宇蕊两姐妹早早地醒了过来,但她俩没有马上起床,而是躺在床上玩手机。卧室格局不大,放有一张床和一张书桌。8点2分,突然地震来袭。整个屋子都在摇,窗户更是晃得“咔咔”作响,代宇晴情急之下掀起被子就盖在妹妹身上,自己又反身将妹妹抱住。刹那间房顶倒塌,掉落的楼板、垮塌的墙面,纷纷砸到代宇晴身上。情况十分危急,余震不断,隔几分钟四周就传来一阵汽车发动一样的“轰隆隆”的声音……被木板、砖墙砸到的代宇晴趴在床上不能动弹,她心里很焦急,但身下还护着妹妹,自己不能慌神,于是她冷静下来,赶紧让妹妹爬起来去向大人呼救。9岁的代宇蕊没有被吓哭,她跑到离床两米远的窗边,一遍遍大声呼叫大姨的名字……

听到呼声的大姨不顾危险,跑到姐妹睡的三楼房间里,试着抬起压在代宇晴身上的障碍物,不过凭她一己之力抬不动,又喊了几个大人上到危房,把木板残墙移开,才救出代宇晴。

邻居和亲戚们帮忙把重伤的代宇晴送到宝兴医院,但由于地震当天宝兴成了孤岛,道路中断,无法将她送到医疗条件更好的地方。第二天才将代宇晴从宝兴送到雅安天全医院,途中,有三段艰险的路是武警抬着担架过去的。在天全县医院照片、做CT扫描后,代宇晴被转送到成都的医院。妹妹代宇蕊稍晚一天也被父亲带到成都,在治疗外伤的同时,也与病房里的姐姐做个伴儿。

代宇晴伤势严重,且多为内伤,伤及肺部,以及从颈部锁骨到胸口软骨的位置。刚送到医院时不能开口讲话,只能摇头和点头,也无法小便,医生只好为她插上导尿管。妹妹受了轻伤,眼睛附近被零落的飞石碎屑砸出一个大包,并伤及大腿、手臂。在成都,姐姐在ICU(重症监护室)待了四天后才转到普通病房。

勤劳的一家人

地震时,母亲勾全蓉正在宝兴县大渔溪一家工厂上班,厂里震感明显,得知发生地震后,勾全蓉马上给家里打电话,但此时电话已打不通。跟焦急的勾全蓉一样,所有工人都顾不上震后厂里对大家的安置,纷纷往家赶。顶着遭遇山体滑坡与飞石的危险,勾全蓉赶回了家。得知女儿已经被送往医院,她这才略略放下心来。因为心慌着急,平时骑电瓶车都要40分钟的路程,这次还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她连走带跑用了一个多小时就赶回了家。为此,她说:“屁股和腿痛了两天。”

在外工作的父亲代好也赶回了家。代好是一名货车司机,因宝兴多产大理石、汉白玉,所以他常开车上矿山运石料。工作很辛苦,货车长期行驶在狭窄的山道上,有时会遇上山体滑坡等危险,或碰上堵车,一天也拉不完一趟货。

夫妻俩辛苦劳动、打工赚钱,家里条件还算过得去。因为义务教育阶段免学费,负担两个孩子上学还是没问题的。

靠着两人勤劳的双手,去年家里刚修好一栋两楼一底的新房,今年开始装修,至今还没结束装修进程。为了这栋房子,家里欠了不少外债。殊不知,地震一来,村子里90%的房子成了危房,自家的房子也垮了,除了救出两姐妹,所有东西都没抢出来。

地震后,一家一户领到一顶帐篷、一些方便面和大米,几家人一起在危房外的平地上搭锅灶煮大锅饭,受灾村民的生活在帐篷里逐渐恢复了秩序与平静。但代好夫妻俩不能停下来休息休息平复心情,他们得马不停蹄地赶到成都,因为那里还有受伤的女儿。

平凡的日子,普通人的幸福

采访时,母亲勾全蓉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我们都是很平凡地过日子”。但这平凡的生活里,透露出普通人的幸福。即使遭遇大地震这种天灾,一个普通人家,对生活的平常心,一对姐妹花,在灾难时的互相关怀、互救,值得所有人学习。

在外打工的代好夫妻俩不是每天回家,代宇晴两姐妹平时跟着大姨一同吃住生活。大姨家就在隔壁,连成一排的房子。大姨还有一对8岁的双胞胎,两家人平时同吃同住,不论大人还是小孩,关系都十分融洽。大人们带回的吃穿东西,都是四个孩子平分。

父母周末让代宇晴烧饭做菜,不管味道怎样,只要她做了就夸她说好吃;吃完饭让代宇蕊去洗碗。勾全蓉夫妻俩有意识地培养两姐妹的独立自主生活能力,因为以后去外地读高中、大学,才能照顾好自己,家人才放心。

母亲勾全蓉说自己是个“老大粗”,只会上班、种庄稼,反而代好对待女儿心思细致,比她更关心女儿。母亲不喜欢逛街,父亲就带代宇晴代宇蕊上街去,生活学习用品,甚至衣服,都是父亲买给她们。

两姐妹也很懂事,只要求买笔、作业本等必要的学习用品,父母也尽量满足她们的要求。代宇晴向父母要求买的稍微大件的物品,是一台复读机,父母也答允了她,因为考虑到大姐上中学后听英语要用。姐妹们从不无理取闹,母亲说:“我们一家人过得平平淡淡,都没有过高要求。”

姐妹情深

4月27日,记者在华西医院第二住院楼,见到了平躺在床上的代宇晴,她的身体被白色绷带包裹得严严实实。同病房有六七张病床,隔床也住着地震伤员,一位小男孩,已被治愈,中午出了院。跟小男孩比起来,代宇晴的伤势严重得多。

病床上的代宇晴气色不佳,说话声音微弱。一旁的护士直叮咛,不要她说太多话,她需要静养。中午吃饭时她起身坐在床沿,一直摸着脖颈处,告诉妈妈,“这里很疼”。疼痛让她难受,唯有在提到妹妹代宇蕊时,她的脸上才微微露出温和的笑容。

从省四医院转到华西医院后,代宇晴的伤情已逐渐好转,不过仍头昏,长时间躺在病床上,可以起来走几步,上厕所仍需母亲扶着。受轻伤很快痊愈的妹妹在医院陪了姐姐好几天,才与父亲一起坐车回了家,然后到灾情稍轻一些的穆坪镇,住在爷爷奶奶家中,继续上学。

离开医院回宝兴那天,妹妹笑着跟姐姐挥手说“拜拜”,其实她心里舍不得姐姐,盼望姐姐早点痊愈,但想说的话都只化作一句:“姐姐,你快点回来!”姐姐也很羡慕可以回家的父亲和妹妹,她觉得,“你们回去好安逸”。

代宇蕊很活泼顽皮,学习时常粗心大意,在读二年级,成绩还算不错,在班里前几名。每当看到她玩耍,大人要她把作业拿出来检查,作业却又是写完了的,母亲很无奈,担心贪玩的她上中学后会跟不上学习进度。代宇晴性格相反,乖巧听话做事自觉,小学时是班里前几名,小升初时还考上了灵关中学的快班。她常常给妹妹辅导作业,妹妹有时反而会吼她,不过她都会迁就妹妹。两姐妹的情分很深,从没闹过脾气,一见面就会打闹,分开后又会相互寻找。

调皮的代宇蕊经常跑出去和附近的小朋友疯玩。她想去附近的茶山采茶,但父母担心出安全事故,就不准她去。代宇蕊还是偷偷跑去了,她人虽小,茶却摘得又快又好,半天时间能从茶园老板那里得到6元钱。不过每次采茶的钱要等炒茶之后才拿得到,大概一两个月结一次账。父母知道后,罚她站了一个小时。即使被罚,代宇蕊还是很高兴,她盘算着,领到钱后把钱拿给姐姐,一起去买吃的。姐妹俩就是这样,只要有零花钱,就会分着花。

妹妹喜欢黏着姐姐。在新楼房里,本来姐妹各有一间卧室,但妹妹不愿自己一个人睡,非要挤到姐姐床上去,挨着姐姐睡。冬天,母亲要她分开睡,她振振有词,两人一起睡才“热和”,到现在夏天了,她还是赖在姐姐床上不走。

代宇晴很坚强,受伤后身上再痛也不哭泣,只有到医院抽动脉血时,才因为痛哭了出来。母亲问她,地震时害怕吗?姐姐回答说,当时只想到妹妹,她还小,其他的便顾不上多想了。

采访手记:

采访完离开医院时,勾全蓉用漂亮的蓝丝带为代宇晴扎了个高高的马尾。此时代宇晴的脸色逐渐红润,有了一些好转。雅安地震已成为过去,灾区人民已由最初的惊慌失措,逐渐回归了平常的、循序往复的日常生活。细水长流的平凡日子更能打动人心。正如此,在弥漫着药水和消毒水味的病房,这幅母亲为女儿梳头的图画便像往常数千个日夜一样,显得动人、温馨而平常。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给大地留下的伤口终会抚平,而地震带给代宇晴代宇蕊两姐妹身体的伤害也会痊愈,我们衷心地希望这场灾祸不要给她们的心灵留下创伤,让这勇敢的姐妹俩,和她们平凡幸福的家,一起快乐往前行。

猜你喜欢
妹妹姐姐医院
我的妹妹不爱我
我的妹妹 等
带妹妹
萌萌兔医院
认识“黑”字
巧手姐姐
认一认
娜子姐姐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