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钢筋下料长度计算的影响因素

2013-08-20 01:01王福帮
科技视界 2013年27期
关键词:下料配料保护层

王福帮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辽宁 丹东118008)

钢筋配料计算是一项细致而又重要的工作,钢筋加工是以钢筋配料单作为唯一依据的,并且还要提出钢筋加工材料计划,同时也作为签发工程任务单和限额领料的依据。 由于钢筋加工数量往往很大,如果配料发生差错,就会造成钢筋加工错误,其后果是浪费人工、材料、耽误了工期、造成很大损失。

钢筋配料是根据构件的配筋图,在绘出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单根钢筋简图的基础上编号并绘制表格, 然后计算构件各钢筋的下料长度、根数和重量,再编制钢配料单,作为备料、加工及结算等的依据。 在钢筋配料中,下料长度是配料计算的关键。

通过这几年施工技术课程的理论及实践教学,笔者发现,学生对钢筋下料长度计算中所涉及的规范要求、名词概念及推导结果理解不透彻,经常出现下料长度计算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在施工现场也经常出现以下问题:一是,弯钩的弯折角度不符合要求;二是,弯钩末端的平直段长度未满足要求。 那么,如何才能准确而又快速地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呢? 笔者根据教材的讲述并结合规范规定,对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作了详细的推导和归纳,以帮助大家正确理解,从而能够准确地计算出各种形式钢筋的下料长度。

首先要明确钢筋长度的定义。所谓钢筋长度是结构施工图中所标注的钢筋长度,也就是钢筋外缘到外缘的长度,即外包尺寸。其次要明确钢筋下料长度与哪两个因此有着密切联系: 一是弯钩增加长度;二是弯曲调整值,又称量度差值。 最后要知道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如何定义的: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最外层钢筋的外皮到构件表面的距离。

1)钢筋下料长度

钢筋弯曲后的特点是在钢筋弯曲处外皮伸长、内皮缩短,而轴线尺寸不变,故钢筋的下料长度就是轴线尺寸。 而结构施工图中所标注的尺寸是外包尺寸,与轴线尺寸有差别,所以就产生了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钢筋混凝土结构图中标注的钢筋尺寸,是设计尺寸,不是下料尺寸。那么需要明确的就是平法简图的钢筋长度是不能直接用来来下料, 因为实际钢筋材料明细表的简图中,所标注的是钢筋外皮尺寸之和,大于钢筋中心线的长度。 如果按照平法简图的钢筋长度来下料,安装尺寸就会偏大.无法顺利绑扎。 只有懂得这个原理,才能理解精确计算钢筋下料长度差能更便用于实际施工。

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直钢筋=构件长-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直线段+斜线段+弯钩增加长度-弯曲调整值;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值+箍筋调整值。

2)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

钢筋弯钩增加长度:圆弯钩180°=6.25d;斜弯钩135°=4.9d;直弯钩90°=3.5d。

(2)弯曲调整值

而在弯起钢筋中,我们把箍筋看做是一种特殊的弯起钢筋,为了便于计算箍筋调整值我们直接根据表格可以查出:

箍筋调整值中量外包尺寸与量内包尺寸的差值为8d。 因为量内包尺寸与量外包尺寸之间,每个边相差2d,共4 条边,周长为四边之和,所以共相差8d。 以直径为6mm 为例,量外包尺寸为50+8d=50+8×6=98≈100mm,而量内包尺寸为100mm。 而两外包尺寸的50mm 则为弯起钢筋的计算规则,比如箍筋有三处90°弯折两处135°弯钩,箍筋弯钩平直段长度有要求,无抗震要求为5d,有抗震要求为10d。那么箍筋调整值=周长值+2×(2+4.9)d-3×2d=周长值+84-36=48≈50mm。

3)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最外层钢筋的外皮到构件表面的距离。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是保护钢筋不被锈蚀。以前混凝土保护层的定义是受力筋到构件表面的距离。与现在的规范差别是现在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比以前的厚度多了个箍筋直径, 所以相当于保护层厚度增加了。并且构件表面的混凝土强度相对较低,同时空气中CO2气渗透到混凝土内,与其碱性物质起化学反应后生成碳酸盐和水,形成混凝土碳化。

钢筋下料作为实际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钢筋加工工程的重要依据。所以学好钢筋下料计算对学好建筑施工可能以及实际实践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下料配料保护层
丢失的配料
特殊的配料
寻找空气保护层
铝电解槽下料过程对电解质温度场的影响
近距离煤层群上保护层保护范围的数值模拟
保护层开采工作面过地质异常区期间瓦斯综合治理技术
PLS-500L自动化配料系统设计
PLC在水泥配料系统中的应用
强制放顶技术在己14-31010保护层工作面的应用研究
轻便耐磨下料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