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疗效观察

2013-08-20 02:19唐春春
中外医疗 2013年7期
关键词:米沙坦缓释片硝苯地平

唐春春

北海职业学院卫生所,广西北海 536000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位于我国死因首位,其中,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最主要的一个影响因素。高血压指的是患者在静止休息的状态下,动脉的舒张压或者收缩压出现增高现象;另外,高血压疾病还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通常还并有血管、心脏、肾脏以及脑等器官的功能出现器质性或者功能性变化,在临床治疗上,一般将高血压分为继发性高血压以及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但是普遍认为是环境以及遗传这两个因素的影响。该文选取2007年1月—2011年12月的高血压患者24例进行临床研究,探讨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教职工高血压患者24例进行研究观察,其中,男性高血压患者有14例,女性高血压患者10例,患者的年龄在40~60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9.8±6.2)岁,患者的患病时间最短的为6个月,最长的为13年,平均患病时间为(4.6±2.8)年。研究的24例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对高血压疾病的规定诊断标准[1]。另外,所有患者都为原发性高血压,没有合并心肺功能障碍以及肝肾功能严重不全等,对有转换酶抑制剂以及钙离子拮抗剂禁忌症的患者除外。随机将2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对比。

1.2 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饮食指导治疗:低脂低盐低糖的饮食指导,并且还要给予患者适量的运动锻炼等干预治疗,对于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等,采取针对性的治疗。

给予对照组患者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采取口服的方式用药,用药1次/d,用药剂量为30 mg/次,连续用药治疗2个星期之后,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测量,如果血压控制情况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则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增加用药剂量,用药剂量由30 mg/次,增加到60 mg/次。

治疗组患者在采取上述综合方法进行治疗基础上,联合替米沙坦进行治疗,采取口服的方式用药,用药次1次/d,药剂量为80 mg/次。

两组都需要按照规定要求,连续用药治疗1个疗程,1个疗程为8个星期,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

1.3 疗效观察

高血压定义为舒张压≥90 mmHg和(或)收缩压≥140 mmHg。成年人体内血压内舒张压的正常值为60~89 mmHg,收缩压的正常值为90~139 mmHg。作为判断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分级,分为3级,疗效判定如下:

①无效:一个疗程治疗结束之后,患者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没有达到正常范围内;②有效: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与治疗之前相比,患者的收缩压下降幅度在10~30 mmHg,或者患者的舒张压下降幅度<10 mmHg。③显效:患者的舒张压下降值≥10mmHg,或者患者的舒张压下降幅度超过 20 mmHg;又或者患者的收缩压下降值≥30 mmHg。

总有效率的计算方法如下:显效例数与有效例数相加,除以总例数,将得出的结果乘以100%。

1.4 统计方法

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一个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经过治疗之后,患者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还有患者心率变化都出现明显的改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数据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经过治疗之后,两组患者均取得一定的疗效,其中,对照组患者中显效加有效的患者有9例,无效的患者有3例,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患者中显效加有效的患者有11例,无效的患者有1例,总有效率为91.7%。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3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组患者结束治疗之后,有1例患者出现头痛、头晕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对照组患者有1例患者出现头痛、头晕等不良反应,另外还有1例患者出现心悸,共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

3 讨论

高血压是导致脑出血以及脑梗死的一个危险因素,是由于先天遗传再加上后天因素作用导致的,高血压的发生及疾病进展,整个过程始终涉及代偿、始动以及维持机制,如果将患者体内某种升压机制抑制,就必然会将患者体内代偿机制激活,因此,要联合不同的降压机制药物,针对患者的病情采取合适的剂量组合治疗。通过合理联合用药,能够使疗效得到明显的增加,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硝苯地平缓释片是属于钙离子拮抗剂,在患者体内的作用机制是:将患者心肌细胞内的钙离子流动进行抑制,避免其内流,同时还将冠状及其周围动脉进行扩张,降低心脏的后负荷,从而有效降压。属于基础性降压药物,口服该药物能够起到迅速降压的作用,但是,长期服用该药物,会导致患者心率加快、肾素活性上升,并且还会使患者出现面红及头痛等不良反应,因此,用药有一定的限制性。

替米沙坦属于受体拮抗剂,通过与患者体内的受体进行结合,抑制患者的血管收缩以及醛固酮分泌等生理反应,降低血压。

将两种药物联合治疗高血压,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1]李坤.国产硝苯地平控释片、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2、3级高血压病临床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3(11):1646-1647.

[2]郜巧云,刘应勤.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7):27-29.

[3]左建军.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0,17(27):63-64.

[4]卞震炯,徐铁锋.清肝活血汤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90例[J].陕西中医,2008,29(3):310-311.

[5]韩淑花,李浩,刘龙涛,等.中西药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的临床研究[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会议暨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

猜你喜欢
米沙坦缓释片硝苯地平
妊高症患者治疗中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应用研究
氢氯噻嗪联合替米沙坦用于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效果
三七总皂苷缓释片处方的优化
氢溴酸高乌甲素纳米粒缓释片的制备
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BMP-7的影响
替米沙坦和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最小成本分析
布洛芬缓释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