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方法在皮内注射教学中的应用

2013-08-22 01:35
科技视界 2013年27期
关键词:理实案例实验组

李 荔

(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怀化418000)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以及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要求护理专业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之前在学校内得到更高质量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1]。考虑临床工作的复杂性,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各项综合素质,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应用到《护理学基础》教学实践中,以皮内注射为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

在我校2010级大专护理11个大班中,随机抽取一个大班为实验组(116人),一个大班为对照组(120人),两组学生均为经过高考录取的应届生,女性,年龄19-21岁,平均20.5岁,在课程安排,已学科目成绩等方面均无差异。

2 教材

《护理学基础》课程使用陶莉等[2]主编的全国高职高专系列教材《护理学基础》。

3 教学方法

两组授课内容、老师、总课时均相同,但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不同。

3.1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即理论内容由教师在教室讲授理论内容约1学时;实验内容由带教老师在模拟病房演示操作,然后学生分组练习,带教老师进行指导,最后进行教学总结,布置复习与预习,约2学时。

3.2 实验组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

理论和实训均在多媒体实训室进行,理论课授课约1/2学时,实训课授课约5/2学时。

4 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进行集体备课,统一授课内容,制定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编写教学案例,设计临床情景,明确护理工作任务,制定规范工作流程。集体备课邀请附属医院临床护理专家参与,将临床护理新进展带入到学校并融入护理教学中,努力使教学与临床零距离接轨。

4.1 确立教学目标

依据学情,将学生所需要掌握知识程度划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态度目标。

4.2 确立教学重、难点

皮内注射的目的是要求学生能够按护理程序正确、熟练地完成皮内注射,操作一次成功。故将学习重点确定为注射部位的确定、注射手法、和注射注意事项。

由于此项操作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注射操作,很多同学对操作有恐惧感,不敢进针或者进针犹豫,导致注射失败,给患者造成损害,故将皮内注射的手法作为难点

4.3 编写教学案例

皮内注射法教学案例如下所示:

祝韵,男,23岁,因淋雨后出现发热、头痛、呼吸困难、咳嗽、咯铁锈色痰等症状来医院就诊,体查:T39.0℃,P100次∕分,R30次∕分,BP90∕60mmHg,双肺部湿啰音,神志清楚。诊断:“肺炎球菌肺炎”。医嘱:青霉素抗炎治疗,给予青霉素药物过敏试验。

提问:(1)患者出现了什么问题?

(2)作为当班护士您如何为患者解决这些问题?(3)请确立工作任务,并列出工作流程。

4.4 明确护理工作任务

确立本次课护理工作任务为:正确为患者实施皮内注射。

4.5 制定工作流程图

规范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皮内注射法工作流程图

4.6 精选课后思考题,如下:

(1)皮内注射的部位、方法及注意事项?

(2)皮试结果该如何判断?如果皮试结果为阳性,该如何处理?

5 授课

5.1 课前

教师将相关临床情景及案例告知学生。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预习下次上课内容,分析案例,找出护理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确定工作任务,并按照护理程序列出工作流程。

5.2 授课

5.2.1 导入新课

授课在模拟病房运用多媒体进行,回顾发放的案例,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5.2.2 讲解教学目标

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

5.2.3 讲解理论内容

授课中教师灵活多变的采取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小组讨论、反思等各种教学手段。通过提问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后,针对性详细讲解其知识掌握薄弱点,讲解时要注意将书本知识点与案例有机结合。

5.2.4 演示皮内注射

按照护理工作流程进行操作,操作演示可通过角色扮演形式进行,教师扮演护士,请学生扮演患者和家属,以增加情景的真实程度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5.2.5 知识总结

演示完成后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以强化知识点的记忆。

5.2.6 手法练习

为了减轻学生对注射的恐惧感,在真人实做前先练习皮内注射手法,提供注射器、棉签、消毒液和高仿真臀部模型。

5.2.7 学生分组练习

学生每2-3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每小组固定一个床单位,要求每组学生按照所操作病床的案例和情景进练习操作,鼓励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操作案例的特殊之处,并针对这个案例找出操作过程中哪些地方需要做出调整、如何调整,从而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练习期间教师巡回指导,课尾进行课堂总结。

5.2.8 课堂总结

教师结合带教中学生失误较多出对本次课重难点进行总结,强化掌握知识点。

5.2.9 布置作业

布置思考题,要求学生复习本次课所学知识,将下次课所学案例发放。

5.3 课后

授课老师根据本次课授课情况做好教学自评,找出授课中存在的问题,思考解决方法。

6 教学效果评价

6.1 期末成绩

将两组同学理论考试与技能操作成绩输入电脑,应用spss11.5软件包进处理,成绩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 分,χ±s

6.2 问卷调查

自行设计问卷,对实验组学生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评价的调查。以无记名形式共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116份,回收有效问卷116份,回收率100%。问卷回收资料应用SPSS13.0处理,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实验组学生对基于工作过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的评价N=116,n(%)

7 讨论

7.1 教学设计完善、教学方法丰富

每次课前进行集体备课,课中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情景教学、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学习方法,由表2得知100%的学生认为这种授课方法活跃了课堂气氛。

7.2 解决了学生课堂练习时间短的问题、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各项综合素质

本次课在总课时未变的前提下,提高了实验课学习比例,增加了学生实际动手实践时间,但授课效果未打折扣。通过表一可以得知,实验组的理论知识考核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要优于对照组(P<0.01)。表二结果显示,有95.7%的学生认为基于工作过程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够激发学习兴趣,调动主学习的积极性;有90.5%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语言沟通能力,95.7%的学生认为促进了同学间合作交流能力,93.1的学生认为强化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

7.3 符合现今的职业教育理念

医学高职高专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实用型技能专门人才而非研究型人才,教学重点是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3]。本次课教学设计使教、学、做有机融为一体,达到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引导学生以临床护士身份进入学习状态,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加强对临床护士的职业认知,培养其职业素养。通过表三得知100%的学生认为感受到了临床气氛,能够培养护士的职业情感。

[1]顾慧明,尤黎明,黄慧霞.护理技能教学中心实验室的建设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4):88-90.

[2]陶莉,宋博,叶玲.护理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

[3]周少林,林汉芳.教学做合:在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2009(21):137-138.

猜你喜欢
理实案例实验组
Bone palsy eliminates granules to regulate Wnt/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and intervene in hormonal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n rabbits
无抗养殖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电气控制与PLC”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