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坐标组合测量法与应用

2013-08-23 11:12河北太行机械工业有限公司石家庄052160杨春金谷永明任志军
金属加工(冷加工) 2013年20期
关键词:衬套测量方法工装

河北太行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石家庄 052160) 杨春金 谷永明 任志军

在承接高铁零件生产中,零件尺寸精度要求高、检测量大,即使建好程序,但数量庞大,工作量也随之加大,因此通过采用将多件产品组合测量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不仅减少取放产品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在组合测量的过程中,操作员随时观察、及时对比,对提高检测精度起到积极作用。下面就以一种简单的衬套为例(尺寸见图1),来说明组合测量方法的实现。使用的三坐标测量仪是海克斯康global050705。

图1 衬套

1.组合测量方法适用条件

(1)单一工作平面(Z+)的尺寸测量。

(2)设计定位工装,保证被测产品精确定位。

(3)适用于要求全检或检测数量大的产品。

2.确定产品组合的件数

根据三坐标工作台大小和产品的尺寸确定组合测量件数,要求:①不能超出测头测量范围。②留出测头回退的距离,避免测针在测量的过程中发生碰撞。根据衬套的尺寸,我们选择组合测量件数最大为6件,超过6件就会超出测量范围,机器就会报错,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组合件数(不大于6件)。

3.组合定位

6件产品的组合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框架式,如图2所示。这种方式编程时需要调整测量起始、终止角度,触测点避开衬套间距最近处,并且适当减小测头回退距离,保证测量过程无碰撞。优点是用来定位的框架工装不用移动,不影响其他产品的测量;缺点是衬套摆放有微小偏差,测针就容易发生碰撞。

图2 框架式

第二种是隔离式,如图3所示。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衬套之间距离较大,测针不会发生碰撞;缺点是用来定位隔离的工装在测其他产品时需移走,定位工装反复安装和拆卸给操作带来不便。

图3 隔离式

4.编程

正常的编程程序是先初建坐标系,切换到DCC模式,再精确建立坐标系,测量所有需要评价的特征元素并进行评价,程序编译结束。再次测量同样的产品时,只要手动初建坐标系后,程序就会自动执行,最后得到我们需要的测量结果。

现在保证定位工装位置固定,把初建坐标系省略,直接切换到DCC模式,精建坐标系,测量所有需要评价的特征元素并进行评价,程序编译结束。再次测量同样的产品时,将产品摆放到位,Ctrl+Q程序自动执行,一直到测量结束,输出测量报告。整个测量过程不用手动采点,实现全自动测量,但是前提条件是每次测量产品时,定位工装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

以框架式组合测量为例,编程步骤为:

(1)精建坐标系。直接切换到DCC模式,根据产品需要评价的尺寸和基准精建坐标系,衬套比较简单,我们选择机器坐标平面Z+作为工作平面,坐标原点平移至第一个衬套内圆圆心。

(2)测量特征元素。测量第一个衬套,选择自动测量圆的模式,如图4所示,中心坐标选择衬套上边圆圆心坐标,起始角度选择15°,取点位置错开衬套之间距离最近的位置,内圆直径178mm,测点16,深度分别取15mm和45mm测量两个内圆,得到圆1-1和圆1-2,测量前后设置安全距离。同样的方法测两个外圆,深度分别设置为-15mm和-45mm,得到圆1-3、圆1-4。评价4个圆的直径尺寸和圆度。

图4 自动测圆

(3)阵列。复制第一个衬套的特征元素和评价结果,选择阵列,输入X轴和Y轴的平移距离,阵列粘贴,分别得到其他衬套的测量程序。图形界面如图5所示。

5.测量

测量的时候保证定位工装位置固定,放置6件衬套,执行Ctrl+Q即可。我们也可以放1个、2个、3个、4个、5个,不大于6个就行,你需要测几个在程序中就选择几个,执行Ctrl+L块操作,程序自动执行所选择的程序块,得到相应测量报告。

图5 阵列结果图形

6.结语

组合测量方法的实现,首先工作效率将提高一倍,甚至会更多,以衬套为例,一件一件地测量,我们测6件,耗时20min多,而采取组合测量方式,同时测量6件产品共耗时不到8min;其次,组合测量采用全自动触测取点,触测速度一致,人为误差小,提高了测量精度;再次,操作手柄是易损件,频繁使用容易损坏,更换手柄的费用为8000元左右,组合测量定位好,就可实现全自动测量,无需使用操作手柄,减少了机器的维护维修费用;此外,组合测量的实现同时也节省了人力资源,测量过程中不用频繁地取放零件,提高了整体工作效率,因此三坐标组合测量方法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衬套测量方法工装
汽车麦弗逊悬架前下摆臂衬套布置形式研究
某型轴承防错工装的设计
轴钻斜孔工装设计
一种取出塑件残余量的辅助工装
偏心衬套的更换技巧
过盈装配的传动轴衬套尺寸设计
铜基合金衬套端面镀铬质量的改善
基于迭代稀疏分解的介损角测量方法
基于应变原理随钻钻压测量方法研究
一种高效的PCB翘曲度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