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型企业文化引领企业科学发展

2013-08-24 07:39张敬民
中国煤炭工业 2013年9期
关键词:济宁能源文化

文/张敬民

济宁能源发展集团适应企业发展和时代变化,坚持深化文化建设,用发展的观点和创新的思维对原有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理念进行整合和提炼,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以“为社会作贡献,为企业求发展,为员工谋福利”为企业使命和核心文化价值观,引领和指导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和经营管理的实践,形成了“上下同心,共谋发展”的发展氛围,极大地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了企业持续科学发展。

坚持以企业文化为引领,助推企业跨越发展

济宁能源在认真分析企业面临的客观形势与发展趋势,深入考量国家、市场和顾客需求的基础上,精心培育提炼出“为社会作贡献,为企业求发展,为员工谋福利务”的企业使命和文化价值观,显示出济宁能源勇于担当的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文化品格,体现了企业精神、企业使命、企业愿景的和谐统一。

在“为社会作贡献、为企业求发展、为员工谋福利务”企业使命的指引下,济宁能源制定实施了十二五期间 “12163”的总体发展战略,逐步形成主业突出,产业结构合理,后续产业支持的持续健康的发展格局。

实施一大战略,即积极实施“迅速壮大煤炭主业,大力发展非煤产业,实施大集团战略”方针,使济宁能源向集约化、规模化、集团化发展。

优化两个布局,一是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立足济宁,发展陕蒙,开拓新疆,梯次发展,逐步形成“三大发展战略区域”,使本部经济与外部经济协调健康发展。二是优化产业发展战略布局,依据集团发展现状及国家未来产业规划,将济宁能源未来产业划分为主导产业、培育产业、战略产业三大类。

做强一大主业,即在济宁本部,整合地方煤炭企业;在省外,陕蒙区域以陕西榆林朱家峁煤矿为基础,实现规模化发展,迅速壮大煤炭主业。

培育六大产业,即通过重点发展化工、物流、机械制造、电力、新能源等非煤产业,着力解决各产业的瓶颈问题,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走多元化发展之路。

实现三大目标,即未来20年,完成三大阶段性战略目标:到“十二五”末,力争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行列;到2020年,力争跨入中国煤炭百强企业前30名行列;到2030年,销售收入突破千亿元,形成三个主导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全面形成,初步建设成为跨地区、跨行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坚持以企业文化为指导,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企业文化本质上是管理文化。济宁能源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指导作用,围绕打造“行业一流”管理水平的企业,济宁能源提炼出“精细、高效、公平、树人”的管理理念,并将这一全体员工认同的理念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不断促进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工作的融合。

推行精细化管理。学习借鉴世界先进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探索建立了以安全、质量、成本为核心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一是质量管理精细化。牢固树立“质量为纲”理念,狠抓煤炭质量,强化现场煤质管理,加大煤炭入洗量,调节煤质,增强煤炭品种,提高综合煤价。二是生产组织精细化。实施精益生产,在设计上,打破一切照搬规范、不讲效益,片面追求规模、配套的观念。在施工上,对每项工程进行优化设计,科学组织,精心管理,严格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和安全责任制,确保施工质量,实现安全、文明施工。三是成本管理精细化。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深入开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降成本活动,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全员的降成本工作格局,保证了经济效益和经济运行质量。

开展对标管理。建立对标管理体系,不断优化对标方案,实施动态对标管理,不断丰富和细化对标值,及时调整对标内容。通过内外对标结合,使安全管理、材料消耗、产品质量、科技创新等指标达到同行业领先水平,逐步形成符合济矿特点的对标管理体系。

实施人本管理。济宁能源始终秉承“为敬业者搭建平台,为成才者培植沃土”的人才理念,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员工办企业的方针,通过搭建平台、提供机会、营造氛围、建立机制,为员工架起成才桥梁,达到员工价值实现与企业发展的有机统一。一是以和谐的氛围凝聚人。企业尽心尽力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想方设法改善员工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建立了“困难职工救助基金”,为遭遇疾病等突发事件的员工提供大额救助。坚持做到“五个每”:每年组织员工进行免费健康体检,每年开展“扶贫助学”活动,每年定期走访慰问困难员工,为每个一线班组建立员工休息室,每年夏季为员工免费发放防暑降温用品,这些举措提高了员工的凝聚力和对企业的归属感。二是以科学的机制激励人。企业坚持待遇留人,敢于让优秀人才“名利双收”。在科技人员中评聘技术专家,并大幅度提高他们的薪酬;在职能部室实施管理人员竞聘上岗;出台《技术创新成果奖励条例》,重奖科技创新功臣。企业还改进人才管理制度,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贤任能机制。三是以良好的环境培养人。企业遵循“优秀人才优先培养,紧缺人才抓紧培养,关键人才重点培养,青年人才全面培养”的原则,千方百计为员工学习业务,提高技能提供机会,创造条件,多渠道、全方位培养创新型人才。举办各类专业人员培训班,常年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形成了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和员工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

坚持企业文化与选树先进有机融合,培育企业“典型文化”

先进典型是企业价值观的化身,是企业形象最鲜活、最具感召力的人格化展示。济宁能源高度重视发挥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把发现、总结、培养和宣传典型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

围绕打造高素质的干部员工队伍,夯实企业发展基础,精心选树了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的运河煤矿,全国煤炭工业优秀企业鹿洼煤矿,全国煤矿优秀安全班组鲍庆宝班,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花园煤矿副井绞车班,党的十八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潘兴喜,全国煤炭系统劳动模范张计良,全国优秀青年矿工王利等不同岗位、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先进典型,进而打造出一批典型群体,构筑了独具济宁能源特色的“典型文化”。这些先进典型是践行 “为社会作贡献、为企业求发展、为员工谋福利务”企业使命的优秀代表,他们引领和带动广大干部员工在本职岗位上创新实干,争做一流。

为了学好用好典型,企业强势开展向典型学习活动,并建立了学习典型的常态机制,使典型的感召和示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公司内部“单位争第一、组织创先进、员工争优秀”已经蔚然成风,先后涌现出2个安全生产10周年单位、50多名优秀党员领导干部、600多名优秀员工、400多名技术专家和100多个各具特色的先进班组,有力推动了企业的持续科学发展。

猜你喜欢
济宁能源文化
济宁华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山东济宁卷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济宁玉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谁远谁近?
路过济宁(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