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某医院门诊处方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2013-08-24 05:42姬长青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6期
关键词:注射剂使用率不合理

姬长青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药品器械供应科,河南濮阳 457001

2012年某医院门诊处方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姬长青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药品器械供应科,河南濮阳 457001

目的通过对门诊处方用药情况调查分析,综合了解门诊处方用药情况,为门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10月门诊处方8 716张,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发展中国家制定的药物合理应用的评判标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注射剂使用率为20.0%、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1.0%、处方合格率为93.0%、平均每张处方金额138.20元。结论通过对比分析,了解了医院门诊合理用药状况,发现了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合理用药水平。

门诊;处方用药;指标评价;合理用药

门诊药品的使用情况反映一个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通过对门诊处方药物的调查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提示临床医生在工作中更好地提高诊疗水平,使药物的应用更加安全、有效、合理[1-2]。笔者随机对2012年1~10月的处方抽查,对注射剂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率、处方合格率、平均处方金额及不合格处方类型等逐月统计、汇总。对不合理应用处方分类进行分析。对门诊注射剂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率等结合国内外标准进行比较,使医务人员通过处方指标比较,更直观了解医院用药水平。从而更好地改进以后的工作。

1 资料与方法

从2012年1~10月份,随机逐月抽查部分门诊处方汇总、分类、统计。共抽查计8 716张门诊处方,占全年门诊处方量的12.0%,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根据药品说明书和专业书籍及公开的医药文献,对其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类,其存在问题有处方书写不规范,前记、后记有漏项,注射剂使用不合理、药物配伍不合理,用法、用量、用药时间不适宜,重复用药情况,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选药不合理等;另外还对评价医疗水平的处方指标包括:门诊注射剂使用率、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处方合格率以及平均每张处方金额等都分别进行了分析。

2 结果

随机抽取的8 716张处方中,不合格处方610张,占抽取总处方数的7.0%。其中门诊注射剂处方使用率为20.0%,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1.0%,处方合格率为93.0%,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138.20元。另外,不合理处方类型有前记、后记漏项;药品名称、规格错误;用法、用量、用药时间不合理;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超时、超量、超大处方等。详见表1。

表1 门诊药物不合理处方类型统计

3 门诊不合理处方分析

3.1 处方前记、后记有漏项

处方的前记、后记内容缺项如:患者单位地址空白或不详细,没手工写上;处方后记中处方医师、调剂药师、复核药师签名有时不完整、不规范。

3.2 药品名称、规格错误

处方正文书写药品名称规定要用通用名,可有些医生处方时用商品名、自编缩写或用代号。药物剂型、规格缺项或不准确等。

3.3 用法、用量、用药时间不合理

给药浓度不当,如注射用头孢地嗪钠2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输注。说明书要求,注射用头孢地嗪钠2 g应溶于4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20 min内输注。因为这类药物水溶液性质不稳定易水解,水解后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增加。处方:奥美拉唑注射液4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滴。而正确使用方法应该是:用专用溶媒溶解后,立刻静脉推注。因为奥美拉唑注射液的稳定性与pH值相关,性质很不稳定,容易变色。因此药物用法应引起重视。二是用药间隔时间不合理,如青霉素类药物一天2次使用。表述不准确,因为青霉素属于β-内酰胺类药物,该类药物为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只在细胞分裂后期细胞壁形成的短时间内有杀菌作用,其杀菌疗效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的高低,在短时间内有较高血药浓度时对治疗有利,在达到一定血药浓度情况下,还要有一定的时间维持杀菌效力[3-4]。这类药物在使用时应严格限制用药时间,以一天2次的方法给药不利于发挥该类药物抗菌作用,应以每6小时给药一次,按每次用量加到少量输液溶媒中作间歇快速滴注,一则在短时间内达到较高血药浓度,二则可以减少药物分解产生致敏物质[5]。

3.4 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

患者诊断为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开具抗菌药物,此诊断与用药不符,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无指征使用疏血通注射液。还有诊断脑梗死、高血压、冠心病、肺部感染,无指征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诊断纤维脂肪瘤,手术治疗。处方:复方氯唑沙宗片+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分析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是抗真菌外用药,复方氯唑沙宗片用于各类型肌肉损伤止痛,本处方存在明显的诊断与用药不符。

3.5 超时、超量、超大处方

老年性阴道炎患者;处方:雌三醇乳膏15 g*1支,用法:0.5支/次,qd,外用。雌三醇乳膏正确用法应为0.5 g/次,该处方一次使用0.5支,即7.5 g,超剂量用药。诊断肝损害。处方: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50 mg*24*8盒,Sig:250 mg tid po。分析: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应为150 mg/次,口服,该处方用药剂量过大,且总用量超过了7 d用量。

3.6 重复给药

患者处方开布洛芬缓释胶囊+洛芬待因缓释片。洛芬待因缓释片含布洛芬0.2 g,二者都含布洛芬同时给予为重复给药,会增加引发溃疡的副作用。还有作用机制相同的药物同时使用,如患者处方:清开灵分散片+金莲花分散片。分析:金莲花分散片用于清热解毒,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清开灵分散片也是用于清热解毒,镇静安神。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感冒,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咽炎。两种中成药功能主治相同,同时使用药理作用累加可加重不良反应[6-8]。

3.7 配伍不合理

如:维生素C+胰岛素注射液,因为维生素C是酸性溶液,具有还原性,易导致胰岛素失活,因此二者不能配伍使用。氟哌酸胶囊+丙戊酸钠片,氟哌酸胶囊是喹诺同类抗菌药物,可抑制γ-氨基丁酸(GABA)的作用,易诱发癫痫,有癫痫病史者慎用此类药。如:阿奇霉素颗粒剂+氨茶碱缓释片,前者使氨茶碱缓释片代谢减少,从而导致氨茶碱血药浓度增高,易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医生在使用时对部分呼吸道感染伴气喘患者应慎重,如果两者必须同时使用时,应注意对氨茶碱类药物进行血药浓度检测,及时调整剂量。

3.8 不必要的联合用药

例如:杀菌剂与活菌制剂联合,吡哌酸片+双歧杆菌片或肠球菌二联活菌制剂。前者为杀菌剂,后者为活菌制剂,联合应用后产生拮抗疗效降低。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及头孢类)与大环内酯类合用,如:头孢呋辛脂片+克拉霉素分散片,二者联合疗效降低。因为β-内酰胺类为繁殖期杀菌剂,而大环内酯类为速效抑菌剂。因抑菌剂使用使细菌处于抑制状态,繁殖期杀菌药疗效反而降低,因此二者不必联合。

3.9 选药不合理

未成年患者选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如左氧氟沙星胶囊给予未成年患者使用,因为该类药物有关节损害与跟腱炎不良反应,可影响软骨发育,因此孕妇、未成年人不可使用。还有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选用甲硝唑制剂,该类要可以通过乳汁分泌,也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胎儿体内;动物实验该药对幼鼠还具有致癌作用,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要避免使用。

4 讨论

门诊处方调查统计,共抽查了8 716张处方,其中不合格处方610张,不合格率为7.0%,门诊注射剂使用率为20.0%,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1.0%,处方合格率为93.0%,平均每张处方金额138.20元。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发展中国家制定的标准:平均处方注射剂使用率为13.4%~24.1%,平均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0.0%~26.8%,平均每张处方金额指标属国际指标中补充标准内容,其对考察了解患者经济承受力,强化药物经济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该院的注射剂使用率及抗菌药物使用率,和WHO制定的标准比都处在较低水平上。总体看对药物的使用还有相当水平。但是和发达国家的标准相比还有相当大差距。因此还需要医务工作者不懈的努力。

调查发现,门诊处方还存在很多问题,有些问题不是技术层面的,在工作当中只要多加注意都能克服,如前记、后记有漏项;处方正文药品名称、规格错误;用法、用量、用药时间不合理;超时、超量、超大处方等问题;只要养成良好工作习惯,仔细审查处方都可以避免。但是有些问题还是需要医务人员,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诊断疾病与合理使用药物的水平;当今社会发展快,知识更新快,需要医务人员不断学习,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不断更新积累药物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另外药剂人员要积极发挥专业作用,认真审查处方,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这样以上问题才能尽可能避免。

[1]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8.

[2]王涛.《处方管理办法》对门诊合理用药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16):1393-1394.

[3]曾颖,杨敏,刘晓琦.我院门诊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调研及分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6):737-739.

[4]陈莲珍,王淑洁,王青,等.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现场调查[J].中国药房,2003,14(3):157-159.

[5]韩毅音,王燕,满蕊.我院门急诊不合理处方实例分析与对策[J].中国药业,2012,21(13):49-50.

[6]付艳环,张西成,任虹.临床常见不合理用药介绍[J].中国药事,2006,20(7):437.

[7]杜志先.我院门诊处方评价与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6):270-272.

[8]李永丽,石磊.我院39份注射用抗菌药物药品说明书调查分析[J].中国药业,2012,21(12):5-6.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a hospital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medication condition in 2012

JI ChangqingPharmaceutical Equipment Purchasing Department of Puyang Oil Field Total Hospital in Henan Province,Puyan 457001,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medicine condition,getting information on the usage of outpatient prescription medication,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rational medication.MethodsThe total of 8 716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in January 2012 to October were selected randomly,according to drugs evaluation standard of reasonable application made by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to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to carry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s The outpatient injection utilization rate were 20.0%,antibacterial drug utilization rate were 21.0%,prescription qualified rate were 93.0%,average each prescription amount was 138.20 yuan.Conclusion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hospital outpatient rational drug usage,targeted problems were found,improve the drug using level of medical staff.

Outpatient;Prescriptions medication;Index evaluation;Rational drug use

R969.3

C

1674-4721(2013)02(c)-0176-03

2012-12-13 本文编辑:马 双)

猜你喜欢
注射剂使用率不合理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如何预防磁盘使用率过高?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与12种常用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
基于服务学习方法提高青少年安全带使用率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探讨
3种常用抗病毒中药注射剂的配伍观察
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及干预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