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吴萸散敷脐治疗小儿秋季腹泻150例临床观察

2013-08-27 07:03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7期
关键词:丁香次数性状

吴 俊

江西省鹰谭市余江县中医院,江西 余江 335200

小儿秋季腹泻是好发于6月至3岁的婴幼儿,常见病原为轮状病毒和星状病毒。呕吐、腹泻、发热为其突出表现,呕吐、腹泻严重时,补液不及时,很快会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乃至死亡。选取我院2007年9月至2012年10月运用丁香吴萸散敷脐治疗的小儿秋季腹泻150例作为研究,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0例患儿,均为我院门 (急)诊或住院的诊断明确的秋季腹泻的患儿,年龄6月至3岁,符合“儿科学”秋季腹泻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大便5次以上,大便为蛋花汤样稀水便,无脓血,无里急后重,均有呕吐,多数伴有发热,并有脱水和酸中毒表现,大便镜检可见脂肪球 (+~++++)或有少许白细胞。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两组患儿年龄、症状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补液、利巴韦林静脉滴注及对症处理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一般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香吴萸散治疗。丁香吴萸散:取中药丁香、吴茱萸各10g,共研极细末装瓶备用。用时用醋调成糊状,把药糊敷盖于脐内,以填平脐为度,用无菌纱布覆盖,再用绷带或胶布固定包扎,稍加压按摩2~3min,用热水袋敷片刻即可,24h换药1次。

1.3 疗效标准 显效:敷脐24h大便次数减少≤4次/天,大便性状回复正常;有效:敷脐48~72h大便减少≤4次/天,大便性状好转;无效:敷脐96h,大便次数>5次或性状无明显改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5d以内,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5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大便性状、次数恢复正常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2 主要症状、体征情况比较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

表2 大便次数及性状正常时间比较

3 讨论

秋季腹泻是一种小儿常见疾病,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少数由星状病毒感染引起。其传播途径主要由粪口传播或飞沫通过呼吸道传播。中医认为小儿腹泻之本,多在于脾胃,因脾喜燥而恶湿,湿胜则濡泄。方中丁香、吴茱萸具有温中散寒、燥湿健脾、行气止痛等功效,用醋调敷更能促使药物渗透及吸收,并有收敛之功。脐为神阙穴,为经络的总枢,经气的汇海,属任脉,与督脉相表里,与命门相呼应,脐为气血属聚,有大量微血管,敏感度较高,渗透性较强,用药后,药物分子通过脐部皮肤的角质层进入细胞间质而迅速弥漫吸收入血而发挥其作用,同时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可使任督二脉经气相通,阴阳相济,从而调整胃肠功能,改善胃肠血液循环,促进胃液分泌及肠黏膜的吸收功能而迅速达到止泻目的。丁香吴萸散敷脐治疗秋季腹泻,安全简便,无痛苦,无不良反应,患儿易于接受,疗效较好,是内病外治的一种有效方法。

猜你喜欢
丁香次数性状
永远的丁香
“7532B”母种不同系统性状比较
丁香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俄罗斯是全球阅兵次数最多的国家吗?
宝铎草的性状及显微鉴定研究
不同保育单位“781”“7532”母种性状比较分析
基于切削次数的FANUC刀具寿命管理
探索性作战仿真实验重复次数控制研究
羽叶三七植物性状及生长动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