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摘取了“两奖”桂冠的地市报人的从业感悟

2013-08-28 06:42刘宇飞
中国记者 2013年3期
关键词:铜陵日报社

□ 文/刘宇飞

2012年10月26日,我荣获了第十二届长江韬奋奖(韬奋系列)。这一天,我终生难忘。作为20名获奖者中唯一的地市报新闻工作者,我就像一个近30年在新闻路上不断跋涉的苦行者,继20年前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之后,幸运地又得到了一个最甜美的果实。

回望来时路

铜陵是一座人口只有70多万的江南小城。作为一张地市级党报,《铜陵日报》1982年复刊。对于适时风云激荡、正处于改革大潮中的华夏大地,这张地市级党报的复刊,也许只是历史篇章中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可对于铜陵这座正从沉睡中逐渐苏醒的城市,她的字迹却意味着一个崭新的开始。

转眼到了1991年,此时的中华大地,正处于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前夜。在举国上下思考未来的中国之路该往哪里去的历史关头,铜陵的经济等各项事业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也引起了全市上下众多有识之士的思索:铜陵为什么不能发展更快一些?为什么不能解决别人已经解决、或正在解决的问题?这一系列困惑需要答案。我和市里的几位同志一起开始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并作为策划者之一和主要编辑,于当年11月14日在《铜陵日报》刊发了《醒来,铜陵》一文。文章大胆地提出必须解放思想,向一切僵化、陈腐、封闭的思想和观念开刀,再也不能安于现状了。

那一年,我刚满30岁。

《醒来,铜陵》一文的刊发,很快引起铜陵市民的强烈反响,引发了持续的大讨论。

1992年1月4日,该文在《经济日报》头版连续刊登,《经济日报》还以《重新审视自己》为题发表了评论文章,并开辟了“醒来,不只是铜陵”的专栏。自此,一个发自于内陆一隅的“铜陵声音”像阵阵春雷在全国引起了共鸣。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一文明演进及探索繁荣富强道路的根本指向,成为人们的共识。当年,《醒来,铜陵》一文被评为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时任《经济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先生更是欣然为铜陵日报社提笔赋诗一首:“一声震九皋,报坛足自豪。志在凌绝顶,池小亦腾蛟”。

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了20年,可今天,我依然清晰地记得手捧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奖杯的那一刻,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新闻是历史的初稿,新闻人是个有使命的群体。作为一个新闻人,唯有不断深入生活,不断思考,不断创新,才能真正成为历史的守望者,才能把个人的努力和国家、人民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把有限的生命融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而这正是新闻职业的魅力所在。

在最为忙碌的日子里

历史,总是在不断总结中演进、嬗变。《铜陵日报》就像长河源头的一缕小溪,伴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迁,特别是追随着铜陵的发展,一路潺湲、蓄势、奔突,发展壮大。而我作为一个与之共同成长的参与者、见证者,始终与她风雨同行。2007年,因工作需要,我离开了报社,赴新的岗位任职。时隔一年之后,受市委委派,我再次回到报社,担任党组书记、总编辑。此时的报社账面亏空数百万元,报社在由市民打分的行风评议中名列末尾……这难道就是那张我倾注了几十年心血的报纸吗?那段时间,痛心、焦虑,五味杂陈的心绪让我辗转反侧、彻夜难眠。作为一家报社的领头人,我没有别的选择,责任与使命、与这张报纸结缘数十年成就的亲情,让我必须尽快使她重新站立起来。

开源节流、转变运作机制、培养业务骨干、提升新闻报道质量、整顿队伍作风、打造团队精神……这众多迫在眉睫亟需解决的难题,让此后的一年成为我从业以来最为忙碌的岁月。

有目标才会有希望,有希望才会有不断前行的动力和勇气。在报社全体职工大会上,我大声疾呼,大家携起手来,同甘共苦,奋力拼搏,共同去实现建设一支高效、和谐、竞争的团队,建设一座现代化的报业大楼,打造一个省内一流的新闻网站,出版一份市民喜爱的晚报,建设一个可承接多种业务的印务中心,建立一整套全新经营创收体系的“六个一” 工程奋斗目标。随后,又借文化体制改革的东风,报社对体制、机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扁平臃肿机构,削减中间层级,畅通指挥通道,倍增工作效率,率先在全市完成了文化体制改革任务。

天道酬勤,有付出就终将有回报。经过一番洗礼的铜陵日报社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报社的经营及职工收入在两年内实现了倍增,探讨新闻业务的氛围空前浓厚。尤其在2009、2010年连续两届安徽省新闻奖评选中,《铜陵日报》获奖等次和数量都位列全省地市级平面媒体之首。与此同时,“大报品位,大众口味”的办报理念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形成,日渐浓郁的学习、研讨、创新之风,为铜陵日报社出精品、出人才打下了扎实基础。周会、策划会、编前会、“评报专栏”以及各种业务研讨活动,波波相连,浪浪相激。“美文共赏、疑义相析”式的交流,更是激活了“一池春水”。

新闻永远在路上

站在新的起点上,铜陵日报社这个集体重新树立了信心、燃起了激情。

然而此时的我,在欣喜之余也清醒地认识到,报社的再度崛起没有终点,前行的道路依旧漫长。我无数次和团队共勉:我们是否已经在可能的范围内做到最好?面对社会交予的重托,能否做到问心无愧?那些众声热议、有价值的话题,是否已经在公共空间获得回响?那些宏大抑或细小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有没有把握机会,去参与、去改变、去推动?我们要有一切归零的心态,牢牢树立基层意识、群众观念这一办报的价值理念,把新闻的根深深地扎在基层的沃土里,以更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我们的工作,以更加谦卑的心态接受广大读者的检验。

2009年,铜陵日报社在安徽省新闻界中率先开展了编辑记者下基层蹲点活动,让记者深入一线,让编辑走出报社大门,我本人和所有采编人员每年都要有不少于半个月时间,深入农村、企业等生产生活一线,和广大劳动者同吃、同住、同劳动。

走近方能贴近,贴心方有感触,基层和群众永远是新闻的“源头活水”。因为接了“地气”,记者编辑们采写的稿件更加言之有物,心中有真情,笔下有灼见。《昔日门可罗雀 今朝广受欢迎 软硬件提升让乡村卫生院焕发生机》《5小时,蔬菜从市场到菜篮——记者体验菜贩的艰辛》等众多稿件的新鲜出炉,不仅浓墨重彩地书写了改革发展的成果,描绘了干事创业氛围,展现了城乡新面貌,传达了民众心声,更体现了记者的本色和担当。

2011年全国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开展后,我又带头下基层,深入到安庆铜矿矿井坑道内体验井下采掘工作……在今天的铜陵日报社,走基层已经常态化。

发展永远没有止境。

步入2010年的铜陵日报社再次迎来敢为人先、振翅腾飞的机遇。在我的多方努力下,铜陵市在全国率先将电子阅报栏建设纳入民生工程。我多方协调,争取支持,带领全体员工大力推进这项工作。经过两年建设,铜陵市目前已经拥有新阅报栏163个,实现了社区全覆盖。对于一个总人口只有70多万人的城市来说,163个阅报栏不仅有力地提升了党报影响力,更成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道靓丽风景。2012年,铜陵市又将30个大型电子阅报屏建设纳入民生工程,并建成完工投入使用,从而继在全国率先实现电子阅报栏社区全覆盖后,铜陵又成为全国首个建设电子阅报屏的城市。近日,在第五届中国户外媒体协作大会上,铜陵日报社一举夺得中国户外媒体经营创新奖。而我也因在新闻和报业发展上的许多新思路于2011年被评为安徽省宣传文化系统“六个一批”双百拔尖人才。

在几代报人的躬耕无悔、同沐风雨中,铜陵日报社就像一粒种子,历经30个春秋,如今已长成一棵大树。由《铜陵日报》《铜陵日报·铜都晨刊》、铜陵新闻网、铜陵手机报、电子阅报屏和新式阅报栏等组成的实力方阵,已经集结在铜陵日报社的旗帜下,接受市场的挑战和时代的检阅。

看着眼前的这一切,有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像一棵树,新闻是我的大地,我身边那些给我力量、给我关怀、给我帮助、给我掌声的人和事,就像大自然母亲赐予我的阳光和雨露。

有新闻作为生长的土壤,我非常庆幸自己走过新闻生涯30年风雨历程,庆幸自己百折不挠的坚守。我要带着感恩,带着向往,带着对长江韬奋奖的敬畏和珍重,和团队一起,走向基层、走向未来……

猜你喜欢
铜陵日报社
元宵节
潍坊日报社:推进深度融合改革 建设新型主流媒体
捡拾
亲亲的鸟
2019年de第一场雪
梦幻老君山
“新春走基层”研讨会嘉宾分享
其实冬天不可怕
集体“失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