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探索:以机电大类高职英语课程为例

2013-09-03 08:04方玉琴肖德钧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职场课程体系

方玉琴,肖德钧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一、引言

为探讨“基于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课题组对我院机电专业大类的高职英语教与学现状进行了调研。调研方法为问卷调查和访谈,对象为我院机电大类的任课教师、在校生、已在机电类行业就业的毕业生和行业专家等,内容涉及高职院校机电大类学生和教师对公共英语教与学的看法和需求,机电类毕业生选择的就业岗位、各职业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与任务、主要工作任务中对英语应用能力的需求情况(具体的内容、能力和水平层次要求等)。

研究发现高职英语教学在新形势下面临如下问题:学生普遍对英语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理解不够,大多数学生被动机械地听课、记忆、练习以求通过考级;教师的状态也令人担忧,因近年高职生源质量普遍下降,英语基础较弱,虽然教师辛苦教,但难以适应和满足新的形势和要求。机电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英语教学与市场需求、学生就业需要之间存在着差距;高职英语教学的定位陈旧,在培养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及过程、评价方式等方面与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严重脱节,未能体现“高职”、“岗位技能”、“实践性”、“应用性”等高职特色;我院现行的机电类高职英语课程体系也呈现出单一呆板的格局:基础英语+阅读模块+专业英语,基础英语重点在考级,阅读模块是基础英语的延伸,专业英语难度大、重点在词汇,蜻蜓点水,基本沿用中专校的教学模式,只在标准和内容上略有提高,教学时数的规定和企业的实际需要有出入,与高职院校的定位及培养目标要求不相适应。

二、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1.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教育模式为指导

高职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始终以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为基础,充分考虑行业的英语需求,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具体体现职业岗位需要。[1]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将行业英语教学纳入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的内容,发挥英语教学在学生专业技能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是新形势下高职英语教学应担负的责任。高职英语的教学必须与学生职业能力紧密相连,脱离了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将名存实亡,高职英语课程要增设职场英语和行业英语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方能为学生和专业服务、为就业增色。

2.高职英语课程开发理念基于“以人为本”的人才观和课程观

以人为本的人才观和课程观是当前高职英语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人的能力培养和提高为目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素质,为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服务,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重心,以能力实践为先,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努力实现“做中学、做中教、学中教”的职教新模式;以人为本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力、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岗位职业英语运用的能力,为其成为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服务。同时坚持以学生能力、素质和人格的全面发展为本位,开发和优化课程。

教育部等七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2]: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增强职业教育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职业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根据社会需求、学生需求设置专业,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增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3.高职英语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以“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为基础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应用性人才,学以致用,工学结合是其重要特征。高职英语是高职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自然也应当强化实践性、实用性,“教、学、用(做)”三位一体,并与行业、专业相融合。在教学中将英语课堂职场化,设置具体的职场情景,注重以听说技能为主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并在教学中融入行业对英语技能的具体要求,通过采用研讨法、情景法、项目法等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在职业或行业环境下的英语实用能力,成为“英语能力+专业技能+基本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教学模式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

三、构建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机电大类英语课程体系

通过机电大类高职英语教与学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及相关理论的学习,我们进行了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公共英语课程体系的重组。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考虑到机电类行业英语的特色,突出机电类岗位的特点,倡导“任务驱动、服务专业为导向、教学做(练)一体化”的教学思路。强调以机电类职场活动为教学场景;以培养岗位英语技能为主线;以够用实用好用为目的构建“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机电大类公共英语”课程内容体系。该体系紧扣本专业大类职业岗位的需求,坚持做到“学中做,做中学,做中教”,突出行业听说和阅读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英语运用的能力,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职业生存和发展必须的英语基本技能。

1.“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机电大类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1.1 社会需求性原则

课程设置时应考虑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特色和学生专业发展需要,考虑社会形势的需求和变化、学生个性与兴趣特长的发展,设置若干相关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以拓宽学生的视野,顺应职场对人才的需求,将英语语言知识、专业知识和行业所需英语技能相融合,拓宽了学生的职业发展平台,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和丰富的行业英语知识,使学生在就业时具备较强的实力。

1.2 内容系统性原则

在高职英语课程体系内容设置上要遵循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行业英语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坚持三者相互有机贯通融合的系统性。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注重不断引导学生基础英语知识的系统学习和积累,更要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英语语言运用的技能,然后引导学生学好行业(专业)英语及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好地了解本行业的国内国际最新形势,使得知识的连贯性、层次性和实用性得到最大的体现。

1.3 科学发展性原则

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建立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遵循学生自身发展和课程体系设计的规律,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课程内容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知识性到专业针对性、从方法理论学习到语言实践和职场实战。同时结合考虑本院本专业的教学资源、宏观教学管理过程、专业设置等客观因素,保证高职英语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发展性,确保其为专业服务,为学生就业增加敲门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文知识经济和网络信息经济的加速,英语使用的全球化必将宽泛化动态化,因而高职英语的课程体系设置不能是静态的,必须不断地调整以求适应,不断地整合以求完善,形成常态的更新提高模式,方能满足高职学生终生学习和就业的需求,满足专业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

2.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机电大类英语课程体系框架与特色

2.1 模块结构与基本框架

鉴于对我院高职英语教学现状的认真调研,结合相关的理论和原则学习,我们重新确立了课程理念,既重视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又注重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强调高职英语的实践性、职业性和服务性,对高职英语课程体系进行了探索和改革。形成了基础英语(必修、72课时)+职场英语(必修、48课时)+行业英语(必修,24课时)+英语素质拓展(选修、课时不限)的四位一体的英语课程模块结构。以下是我院机电大类高职英语课程体系的具体内容:

学期 课程名称 课时 课程模块第一学期 高职英语 48 基础英语模块高职英语 24 基础英语模块第二学期高职英语(职场阅读) 24 职场英语模块第三学期(不同专业根据实际情况可自由4选1,并提醒关注职场写作)高职英语(职场写作)高职英语(职场情景)高职英语(职场口语)高职英语(职场视听说)24 职场英语模块

第四学期行业英语(机电英语、机械英语或相关专业大类英语)24 行业英语模块总课时(必修) 120+24第1-4学期英语素质拓展课程(英语文化、英美文学欣赏、英语电影赏析、英语演讲等)开设各类英语素质选修课、促使学生英语素质的全面提高;同时参加系列英语实践活动。

2.2 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机电大类英语课程体系的特色

在我院机电大类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构建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了课程的基础性、职场性、行业性和服务性相结合的特点,很好地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理念、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和以人为本、需求为本、服务为本的思想。

机电大类公共英语课程体系的第一阶段为基础英语模块阶段。第一阶段客观上考虑到高职生的入学英语基础问题,英语学习非常注重中学所学知识的回顾,实行新旧知识点有效链接和拓展,强调英语语言知识的基础性,着重帮助学生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测试A级和B级,不断强化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应用能力和应试能力。同时考虑到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的基本特点,穿插职场情景英语的教学内容。

机电大类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内容的第二、三阶段为职场和行业英语模块阶段。该阶段注重学生英语学习的职场性和行业性,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等方面入手,结合考虑学生的兴趣取向和就业设想,提供学生可供选择的丰富多彩的职场英语课程内容,着重强化机电大类职场阅读和职场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机电大类各专业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多个职场模块中选择相应模块,体现出原则性指导与灵活性选择相结合。同时应使学生熟悉未来可能的行业英语或专业大类英语、具体某专业的岗位英语,并不断帮助学生通过职业英语等级考证和英语四六级的考试,帮助学生学习专业大类英语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学习专业和就业服务。

机电大类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内容的第四阶段为英语素质拓展模块阶段。该阶段贯穿高职1~2年级1~4学期,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和在各类实践活动中使用英语的能力,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思维的习惯。

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既满足了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日常话题的基础英语学习、通过AB级)和学生英语发展需求(报考四级和参加英语素质拓展课程),还满足了为专业大类服务,为学生就业服务和社会需求服务的目标(职场英语、专业大类英语、职场英语考证),机电大类各专业还可以根据专业需求任选一个职场英语模块。整个课程体系不断优化组合课程各层次内容,实现了该课程体系为专业服务为学生需求服务的总目标。

四、结语

优化重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长期努力,不断更新理念,才能保证课程体系的时代性和服务性。高职英语教学应该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与相关行业知识、提高学生在职场和行业环境下的英语应用能力,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与人文素质,培养岗位职业能力,最大程度地为学生就业和可持续发展服务。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行业用人单位满意的既懂英语又懂专业的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1]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稿) [EB/OL].http://www.doc88.com/p-862119 444780.html,2012-05-17.

[2]教育评估中心.教育部等七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xmcu.cn/pgzx/coll_list/list_show.asp?id=6,2004-09-14.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职场课程体系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职场剧需要去除虚伪与虚荣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