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OD对运营商意味着什么?

2013-09-04 01:30李璐
通信世界 2013年16期
关键词:计费厂商运营商

本刊记者 | 李璐

当BYOD大行其道,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接受这项趋势时,对于电信运营商,BYOD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大量企业客户引入BYOD后带来的移动数据流量显著提升,还是员工在个人设备与企业设备二选其一后带来的通信收入下降?抑或如OTT业务一样,运营商还将面对沦为纯粹管道的风险?疑问背后所呈现的事实是无论如何,运营商必须应对BYOD所带来的变化,并适应其未来发展趋势。

个人业务与企业业务相互蚕食

在Ovum分析师Kevin Noonan看来,在BYOD风潮下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是员工将个人设备带到工作环境;二是员工将企业集团采购的终端带到办公室以外的环境使用。这对于运营商的业务有何影响呢?回顾促进BYOD兴起的部分原因——消费者倾向在工作和个人生活中使用一个单一的通信设备——这使得曾经有过两部或多部设备的用户正在考虑放弃其中一个,这势必“对于运营商通信收入有明显的影响”,Ovum分析师Richard Absalom说道。

现在上述两种趋势已经发生,对于运营商,一种有效的尝试是去阻止,至少是减缓办公和个人通信工具的合二为一。这时运营商所面临的挑战之一,便是需要针对两种趋势进行很好地应对管理,“不让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替代,否则会失去高价值客户”,Kevin Noonan说道,“这是必须要面对的挑战!”

与IT厂商的竞合

当部分客户从个人用户向集团用户转移,而集团用户则转变成个人用户时,相互蚕食的是运营商的商业模式,但同时,无论何种用户,对业务创新仍有需求,然而这样的创新将不仅来自于运营商,IT厂商也可以提供。“就像OTT业务一样,运营商在BYOD上也有沦为‘哑管道’的风险。”Kevin Noonan表示。然而考虑到无论是IT厂商还运营商,在应对和考虑BYOD趋势时均刚刚起步,在竞争中判断输赢仍为时尚早。

另一边,在Richard Absalom看来,BYOD其实为运营商带来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为他们企业客户提供全面的企业移动管理服务(EMM,Enterprise Mobility Management)。这同时也意味着运营商需要与一系列技术提供厂商合作,为不同的企业客户提供恰当的解决方案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因为每个企业在BYOD趋势下发展并不相同,一些组织已经具有相当成熟的移动政策,并希望开发和发布自己的应用程序,而另一些则在BYOD征途的开始阶段,正在试图通过寻找一个快速的移动设备管理(MDM,Mobile Device Management)方案来解决。

“考虑到与企业客户的关系,电信运营商在提供这项服务(EMM)时他们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却迟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Richard Absalom向记者表示,目前国际上运营商的通常做法仅是简单的将一个特定EMM供应商的解决方案白牌处理,这也导致了部分功能服务的限制。而这些供应商,如Good Technology、AirWatch、MobileIron、SOTI、Sybase(SAP旗下公司)、赛门铁克、思杰,以及一些在特定领域提供管理服务的提供商,在市场开拓的同时也正在寻求客户思想上的认同或产生共鸣(Mindshare),电信运营商在这方面则相对落后,需要去追赶。

优势与挑战并存的计费

尽管在应用开发上不占优势,但Kevin Noonan认为相较于IT厂商,运营商与企业客户所签订的通信合同仍是一个优势。当IT系统从PC向移动终端迁移时,企业客户仍将与移动运营商合作,“除非IT厂商与企业客户签订合同”。

但在计费方面,运营商仍需要处理一些新问题。一方面,以前运营商面向企业用户提供的合同多是面向集团用户、以分钟数来计的通话时长;而BYOD出现后,集团采购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个人的合同,因为个人不愿意用集团采购的终端,而希望用自己感觉较好的终端连接进企业,所以收费也针对每个人而有所不同。“运营商如何面对这种转变?有的运营商提供简单的合同,有的运营商看到新趋势,开始支持各种各样的终端进入企业,然后再配合以IT服务。在此方面,运营商通常和第三方合作,除语音和数据外,也开发一些应用服务。”Kevin Noonan表示。所以当BYOD成为企业必然方向之后,企业合同仍为运营商所掌握时,运营商应该转变现在合同将基础通信作为商品来销售的模式,积极与第三方厂商联合,抓住企业客户的需求,并在基础通信基础上提供更多的价值。

另一方面,Strategy Analytics 企业移动性战略研究总监 Kevin Burden指出,目前运营商没有工具来管理多人计费流程。在计费方面,“最终目标是运营商能够分割账单,让企业和个人用户能够各自支付月账单中的相应部分。但是这要求运营商有能力区分多少数据是被用作公务,而多少属于私人使用。尽管运营商能够将语音通话进行公私区分,但却无法对数据采取同样的处理方式。”除了对账单进行公私分割外,他建议运营商需要提供其它类型的计费选项,如接受信用卡支付或薪资抵扣以便更好地支持BYOD趋势。

“移动改变了个人生活,同样的现实也发生在企业上,把终端带到工作环境中势不可挡。在该情形下,运营商和IT厂商都需要去面对很多挑战,希望双方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并化解成自己的业务机会点。”Kevin Noonan说道。

猜你喜欢
计费厂商运营商
5G网络独立组网中融合计费方案的研究
基于云计算和微服务架构的高速公路计费系统
玩具厂商及合作机构新年进步
生活中的分段计费
厂商对北京卡车市场不抱希望
基于AM3354的电动汽车充电监控计费系统电表通信的实现
取消“漫游费”只能等运营商“良心发现”?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
三大运营商换帅不是一个简单的巧合
三大运营商换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