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O2载体对Cu/SiO2催化剂的影响

2013-09-04 05:44时培甲刘西仲袁胜华刘振华
当代化工 2013年1期
关键词:硅溶胶二甲酯草酸

时培甲,刘西仲,袁胜华,乔 凯,高 鹏,刘振华

(1.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石油化工学院,辽宁 抚顺 113001; 2. 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辽宁 抚顺 113001)

Cu/SiO2催化剂由于具有较好的草酸二甲酯加氢催化性能[1],备受关注。陈梁锋[2]考察了制备方法对Cu/SiO2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得出化学吸附水解法制备的Cu/SiO2催化剂Cu表面积最大,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中 Cu物种则不能很好的分散。梁方毅[3]研究认为 Cu/SiO2催化剂中的铜负载量不宜超过25%。文峰[4]研究得出采用尿素沉淀剂制备的Cu/SiO2催化剂具有较大的孔径。杨亚玲[5]考察了焙烧温度对 Cu/SiO2催化剂的影响,得出 400 ℃焙烧的催化剂有最大的比表面积和很好的加氢活性。

本文在上述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共沉淀法,以硅溶胶,气相SiO2,介孔SBA-15分子筛为载体分别制备了 Cu/SiO2催化剂,并运用 BET、XRD、H2-TPR、NH3-TPD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理化性质进行研究,考察Cu物种在不同载体上的分散情况。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

Cu(NO3)2·3H2O,NaCO3均为分析纯试剂,硅溶胶为青岛海洋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pH值为8.5~10的JN-30型碱性硅溶胶,气相SiO2也为青岛海洋化工有限公司生产,SBA-15分子筛为上海卓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1.2 催化剂的制备

硅溶胶为载体:将一定量的JN-30型碱性硅溶胶稀释,在搅拌条件下,与一定量的 0.1 mol/L的Cu(NO3)2溶液和0.15 mol/L的Na2CO3溶液分别以一定速率同时滴入反应器中,保持一定温度,在pH=7的条件下进行共沉淀反应,老化30 min后,水洗、干燥,450 ℃焙烧,再经研磨、添加成型助剂石墨,压片制得催化剂,命名为Cu/JN-30。

气相SiO2与SBA-15分子筛为载体:分别将一定质量的 SiO2载体(气相 SiO2、SBA-15分子筛)分散于一定体积的0.1 mol/L的Cu(NO3)2溶液中,然后与一定量0.15 mol/L的Na2CO3溶液分别以一定速率同时滴入反应器中,保持一定温度,在pH=7的条件下进行共沉淀反应,老化30 min后,水洗,干燥,450 ℃焙烧,再经研磨、添加成型助剂石墨,压片制得催化剂,分别命名为Cu/QS和Cu/SBA-15。以上催化剂活性组分Cu的理论投料量均为25%。

1.3 催化剂表征

主要采用 BET、XRD、H2-TPR、NH3-TPD将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

BET采用美国 MICROMERITICS公司的ASAP2420液氮吸附仪,分析池温度为195.8 ℃。

XRD采用日本理学D/max2500型X射线衍射仪,Cu靶,KA辐射源,计数单色器,管电压40 kV,管电流80 mA,步长0.01°,扫描速率8 b/min。

H2-TPR 与NH3-TPD表征是采用美国麦克公司AUTOCHEM 2920型化学吸附仪,H2-TPR表征预处理过程为在氩气气氛下485 ℃处理1 h后降制室温。再通过10% H2/Ar,升温速率为10 ℃/min,升温至700 ℃。NH3-TPD表征处理过程为以高纯 He(99.999%)在500 ℃下下处理1 h,冷却至120℃后,通入10% NH3/He混合气处理1 h,然后继续在120 ℃ He气氛吹扫2 h,以10 K/min升温至600℃。

2 结果与讨论

2.1 还原前催化剂的化学组成与织构

表 1列出了催化剂样品的理化性质,采用三种载体制备的催化剂Cu负载量均与理论投料量相近,说明Cu2+完全沉淀。三种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容与载体相比均有下降,这可能是由于Cu物种覆盖载体表面所致,其中Cu/SBA-15下降幅度较大,是由于有部分CuO进入SBA-15分子筛的孔道之中,但仍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另外,三种催化剂的平均孔径均大于载体,其中Cu/JN-30催化剂平均孔径增大很多,这是由于载体中孔径较小部分的孔被Cu物种占据[6,7]。(注:载体均为压片成型后进行BET分析)

表1 SiO2载体与催化剂样品的物理化学性质Table 1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iO2 supports and catalysts

2.2 XRD表征

图1为催化剂的XRD谱图。从图中可见,3种催化剂均在2θ=22°左右出现了一个无定形的SiO2衍射峰,在 2θ=26.5°处为石墨的特征峰。Cu/SBA-15催化剂未出现明显CuO的衍射峰,说明Cu物种能够高度分散于SBA-15载体上,或以无定形的形式存在。Cu/JN-30与Cu/QS催化剂在2θ值为 35.7°与 38.9°处均出现了较强的 CuO的衍射峰,这说明催化剂上的 Cu物种不能很好的被载体分散。其中Cu/JN-30的CuO衍射峰最为明显,表明以硅溶胶为载体对Cu物种的分散性最差。

图1 催化剂的XRD谱图Fig.1 XRD patterns of catalysts

2.3 H2-TPR表征

图2 为催化剂的H2-TPR谱图, Cu/SBA-15和Cu/JN-30催化剂,分别在190°和223°出现了单一的还原峰。低温还原峰对应于高度分散于催化剂中的CuO晶粒的还原,高温还原峰则对应于催化剂中聚集或较大CuO颗粒的还原[8,9]。Cu/JN-30催化剂仅有少量CuO高度分散;Cu/SBA-15催化剂的还原峰可以归属为高度分散于SBA-15载体的介孔和微孔中的CuO的还原;Cu/QS催化剂则分别在183°和 212°出现了两个还原峰,说明催化剂中高度分散和聚集成晶粒的CuO同时并存。上述H2-TPR谱图分析认证了XRD表征结果。Cu/QS催化剂存在两种 Cu物种的分散,可能是由于在共沉淀过程中,部分铜盐与气相SiO2相互作用,以高度分散的形式存在,部分铜盐与沉淀剂沉淀,未与气相SiO2发生作用,以CuO晶粒的形式存在。

2.3 H2-TPR表征

表2列出了三种催化剂的酸性质,从表中可见,Cu/ SBA-15催化剂具有最大的酸量,可能是由于催化剂表面 SiO2和高度分散的 Cu物种所致。而Cu/JN-30和Cu/QS两种催化剂的酸量差别不大。从酸分布分析,Cu/ SBA-15催化剂的中强酸比例最大,Cu/JN-30和Cu/QS两种催化剂的酸分布基本一致。

图2 催化剂的H2-TPR谱图Fig.2 H2-TPR patterns of catalysts

表2 催化剂的酸性质Table 2 Acidity character of catalysts %

3 结 论

(1)Cu/JN-30催化剂的Cu物种的分散性最差,且比表面积较小,还原温度较高。 Cu/QS催化剂存在两种 Cu物种的分散,即高度分散和聚集成晶粒的CuO同时并存。

(2)Cu/JN-30与Cu/QS催化剂的酸量差别不大,酸分布基本一致。

(3)Cu/SBA-15催化剂的Cu物种以高度分散的形式存在,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低的还原温度和较大的酸量。

[1] Thomas D J, Wehrli J T, Wainwright M S. et al. Hydrogenolysis of diethyl oxalate over copper-based catalysts [J].Appl Catal A, 1992,86(2): 101-104.

[2] 陈梁峰,朱渊,刘晓钰,等. Cu/SiO2催化剂制备方法对草酸二甲酯催化氢解性能的影响[J].化学学报,2009,67(23):2739-2744.

[3] 梁方毅,顾顺超,肖文德.前驱液浓度对制备的草酸二甲酯加氢催化剂性能的影响[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11,27(1):54-58.

[4] 文峰,黄维捷,等.草酸二甲酯加氢催化剂 Cu/SiO2的制备研究[J].广东化工,2008,4(35):5-11.

[5] 杨亚玲,张博,李伟,等. 焙烧温度对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二醇催化剂Cu/SiO2的影响[J].工业催化,2010,18(6):28-31.

[6]Saadi A, Rassoul Z, Bettahar M . Gas phase hydrogenation of benzaldehyde over supported copper catalysts [J]. J. Mol. Catal. A:Chem, 2000, 164(1-2):205-216.

[7]Valange S, Derouault A, Barrault, Gabelica Z. One-step generation of highly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catalysts involving sub-nanometric Cu2O supported on mesoporous alumina:strategies to control their size and dispersion [J]. J. Mol. Catal. A: Chem., 2005, 228 (1-2):255-266.

[8] Kruk M, Jaroniec M, Kim T, Ryoo R.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exagonally Ordered Carbon Nanopipes [J].Chem. Master, 2003,15(14): 2815-2823

[9] Galarneau A, Cambon H, Rezno F D, Fajula F. True Microporo sity and Surface Area of Mesoporous SBA-15 Silicas as a Fun ction of Synthesis Temperature [J]. Langmuir, 2001, 17(26): 83 28-8335.talysts[J].Catal Today,1988,4(1):39-55.

猜你喜欢
硅溶胶二甲酯草酸
硅溶胶-APP复合阻燃剂对辐射松木材阻燃的研究
一种硅溶胶增强的超白薄型陶瓷板及其制备方法
碳酸二甲酯的纯化方法
染料中富马酸二甲酯的检测
硅溶胶/植物纤维吸声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硅溶胶比重与二氧化硅含量的关系探索
草酸对蒙脱石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6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