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力提升思路——以管理能力提升为途径

2013-09-06 07:07郭倩倩
韶关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阶段技能专业

郭倩倩

(黄山学院 旅游学院,安徽 黄山 245000)

酒店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力提升思路
——以管理能力提升为途径

郭倩倩

(黄山学院 旅游学院,安徽 黄山 245000)

大学生的就业力,是大学毕业生在培养目标下,顺利就业并取得良好职业发展轨迹的重要因素,体现了专业教育的效果。在借鉴其他学者对就业力内容框架设定的基础上,根据酒店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提出酒店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力的内容框架。在就业力的提升上,提出提升管理能力是就业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就业力;酒店管理专业;管理能力提升

一、酒店管理专业就业力的界定及内容构成

就业力在很多文献中被翻译成 “可雇佣性”(employability)。“这个概念最早起源于欧洲,作为欧美劳动力市场政策分析的重要研究工具被广泛用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1]

(一)就业力概念的界定

不同学者对这一概念有着自己的理解。哈维(Harvey L,2001)认为,“可雇佣性是被雇佣者具有并在劳动力市场上展示的、雇主所需和被认为有吸引力的技能的总和。”[2]奈特(Knight.P.T,2001)明确指出,“可雇佣性是指适用于就业的能力,他与获得职业不是同一个概念。”[3]希拉吉和波拉德(Hillage.J,Pollard.E,1998)指出“可雇佣性指的是使得被雇佣者在劳动力市场中自由流动,从而达到持续就业以实现自身潜力的能力。”[4]约科(Yorke.M)在《高等教育中的可雇佣性:是什么及不是什么》中认为,“可雇佣性是使个人能更好地就业并使用他们成功胜任所选择职业的一组能力、理解力和个人特质。”[5]我国学者汪霞、崔映芬认为“可雇佣性是大学生能够成功谋得并胜任一定工作所需要的个性品质、知识、技能等因素的综合。”

综合各位学者对“可雇佣性”的理解,本文认为就业力应该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是大学生在本专业培养目标下,成功谋得、胜任、并取得良好职业发展所需要的个性品质、知识、技能等因素的综合。

(二)就业力的内容指标体系

就业力反映了毕业生的基本素质,但过于抽象。为了让这个抽象的概念变得容易衡量,就需要建立一系列指标体系来支撑。很多学者在这个问题上做了尝试性的探讨。如麦奎德等将就业力划分为六个方面的内容:本质属性、个人特质、基本可迁移技能、关键可迁移技能、高水平可迁移技能、教育程度工作知识背景等。米切尔则认为就业力应包括智力能力、社会和人际交往能力、经营和创业能力、多元技术技能四个方面等。这其中,对学界影响比较大的是约克提出的USEM模型。

图1 USEM模型

在USEM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出,约克认为能力(包括就业力、生活能力等)主要由四个相互关联的因素决定:(1)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力(Understanding);(2)技能(Skills),包括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3)个人特质(Personal qualities),主要包括自我理论与效能信念(Efficacy beliefs);(4)元认知(Metacognition),包括学生学习相关的自我意识和在行动之中或之后的反思能力、自我约束能力等。

从不同学者对就业力指标的构建可以看出,指标集中于个人特质和技能上。

(三)酒店管理专业就业力的内容构成

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是以培养高星级酒店职业经理人为目标的专业。因此,这个专业学生最终的职业理想应为酒店行业的职业经理人。

从学者对就业力指标体系的构建结合酒店管理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酒店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力内容构成如下(见图2)①文中A、B-1、B-2、B-3、C、D等字母序号详见图2“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管理能力提升与就业力提升关系图”:

(1)自我意识自我效能,指的是个人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和自我判断,也就是自信心(A)。

(2)技能,包括工作所需的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还有对技能的实践。对于酒店管理专业来说,通用技能(B-1)包括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等。专业技能包括管理能力(B-2)、酒店一线工作所必须的专业技能(B-3)等。

(3)专业知识的理解,对酒店业专业知识的理解(C)。

(4)元认知(D),指的是人们在行动中和行动后对问题的反思及反思后的经验总结。是帮助人们“学习如何学习”的一种自我管理能力。

二、管理能力的培养是提升此类专业学生就业力的有效途径

这里的管理能力,是广义上的管理能力,指的是能够灵活运用管理工具、在遵守一般管理原则的基础上较好完成包括自我管理、团队管理、企业管理等管理任务的能力。管理能力的衡量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管理效果。在法律容许范围内,能用更少资源达到目标的人就可被认定为管理能力高。因此管理能力高低在个人特质和其他技能中,是最核心的。管理能力的培养可以带动其他素质的培养。

(一)管理能力提升与就业力提升间关系结构

图2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管理能力提升与就业力提升关系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管理能力提升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自我管理能力提升阶段;第二阶段是团队管理能力提升阶段 (社团模拟);第三阶段是跨团队管理能力提升阶段(社团模拟);第四阶段是综合管理能力提升阶段 (企业实战)。其中自我管理能力又可以分为自我认知、过程和结果三个步骤。自我认知可以提升就业力中的元认知(D);自我管理中的过程可以提升就业力中的自我意识自我效能(A)、对酒店专业知识的理解(C);自我管理的结果可以表现为通用技能(B-1)、酒店工作所必须的专业技能(B-3)。自我管理能力提升阶段;团队管理能力提升阶段(社团模拟);跨团队管理能力提升阶段 (社团模拟);综合管理能力提升阶段(企业实战),可以共同提升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力中的管理能力(B-2)。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只要将学生的管理能力培养好,就业力也就自然得到了提升。

(二)管理能力提升为就业力提升途径的分析

管理能力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因为每个人都需要管理自己的一生。但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来说显得更为重要,这种突出的重要性是跟职业发展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们不仅要管理自己的一生,还要管理企业的生命过程。

其一,管理能力与就业力之间是途径和结果的关系。能得到就业市场青睐的毕业生所展现出的优秀,表面看起来体现在操作技能和才艺上,但扎根于内在,那就是包括眼光、思想、心态、价值观、执行力在内的内在素养。而一个人身上的优秀素养归根结底是自我管理的结果。管理能力尤其是核心的自我管理能力,与就业力之间是途径和结果的关系。自我管理做得好的人,会拥有优秀个人特质,酒店行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元认知。因此,管理能力是提升就业力所有内容的有效途径。

其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未来的专业发展目标是酒店的职业经理人。作为职业经理人,除了必须的行业技能外(对于酒店管理专业来说,行业技能是一线岗位的操作技能),剩下需要的就是管理能力了。在其他的一些对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工业企业或信息企业,技术型职业经理人,可以通过技术弥补管理能力的不足。但酒店是服务行业,在几乎没有技术壁垒的行业里,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就显得更加突出,变成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其三,学生培养的实践也说明了这个道理。2010年,我们在对过去优秀校友进行统计盘点。发现优秀校友中有87.6%的同学在大学期间担任过班级、社团或学生会干部。一个人的成功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但我们不可回避的是,学生干部对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是有着积极作用的,而这一成果最终也转化为他们职业生涯后续的发展与成就。

因此,从以上分析来看,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力以管理能力为最终落脚点。也就是说,学生管理能力的提升是以就业力提升为结果表现的。

三、以管理能力为关键点带动就业能力提升的途径

在明确了管理能力在酒店管理本科生就业力提升中的关键位置,以及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意义后,下一步要解决的就是提升管理能力的具体途径。管理的含义有必要在此做一个统一的定义。并不是只有下属才需要管理,也并不是只有商业企业才需要管理;不只是有高级管理职位的人才在完成管理任务。德鲁克认为“在一个现代组织里,如果一位知识工作者能够凭借其职位和知识,对该组织负有贡献的责任,因而能实质地影响该组织的经营能力及达成的成果,那么他就是一位管理者。”[6]管理是一种职业技能,是需要进行精心培养的。

(一)管理能力提升步骤及具体做法

国内高校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绝大部分还是以相关书本知识加一些酒店内实习实践为主,并不是以培养管理能力为目标的。事实上,管理能力的培养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实现。这就要求高校打破现有的课程设置模式,把工作重心放到通过日常学习生活提升学生管理能力的任务上来。管理能力的提升是需要假以时日、分层次分阶段进行的,因此管理课也应该贯穿大学四年。应包括以下四个阶段:第一、自我管理能力;第二、团队管理能力;第三、跨团队管理;第四、顶岗实习阶段。

图3 管理能力提升的具体步骤

第一阶段:自我管理能力提升阶段。着重培养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好习惯,让学生开始思考如何认识自己、怎样才能更好地为自己制定合适的阶段性目标、如何通过有效的时间管理、情绪管理、自我激励、自我控制等方式达到自己的阶段性目标。这里的阶段性目标包括习惯养成和一些技能的学习。因此,第一阶段结束后,学生是可以通过自我管理学会目标的设定和一些技能技巧(如语言能力、服务技能等)。如入学教育、学院文化读本的学习、邀请行业内高级职业经理人来校做讲座、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日常学习宿舍卫生检查等,并以各种大赛促进学生对操作技能或才艺的掌握(如:“能手之星”酒店服务技能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校园歌手大赛、PPT大赛等)。

第二阶段:团队管理阶段。着重培养学生带领团队完成管理任务的能力,这阶段主要是针对大二的学生。在这一阶段,技能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包括第二外语)、计算机技能、口头表达文字表达等酒店工作所必须的其他技能等。管理能力提升上则努力培养学生在自我管理的前提下,学会为团队制定阶段性目标、搭配团队成员、与团队成员的有效沟通、通过制度的制定及人文关怀等方式培养团队成员执行力等。团队管理能力的培养主要放在社团和宿舍、兴趣小组等小团队里来开展,鼓励学生以团队形式参加各类比赛或完成既定任务。(如笔者所带的《揽胜》杂志社便承担了每年出四期刊物的任务);以团队形式参加校级甚至省级比赛等。具体做法包括:有针对性地对组织者进行培训 (如沟通技巧的学习)、组织不同活动组织者间的经验交流、下属及上司对组织者工作的考评、团队成员工作积极性及满意度评估等。在这里,指导教师尤其重视执行力不佳的状况,要求学生对下属执行力不佳的状况进行反思,找出自己和下属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对下属的教育是自己本职工作的一部分。

第三阶段:跨团队的横向管理阶段。着重培养学生跨团队的横向管理能力。这一阶段的技能培养上,除了继续外语、计算机、文字口头表达、服务技能培养外,着重增加了围绕求职就业所展开的系列教育。如拓展训练、简历制作、模拟面试、职业素养文化读本的学习、优秀毕业生回校访谈等。在管理能力提升上则让学生学会协调不同团队间的利益和目标,带领多个团队完成更高的管理任务。这阶段主要是针对大三的学生,主要也是以社团、学生活动为载体。指导教师对学生这部分能力提升的培养主要放在一对一辅导上。包括与组织者定期沟通计划、总结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方法等,帮助他们掌握协调多团队间利益、激发各团队积极性的有效方法。最后会对他们实际的工作成果进行评估。

第四阶段: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单位的选择实行学生和企业双向选择,酒店通过笔试面试等方式择优录取实习生;和学院签订实习合作协议的企业,在实习期间就要给毕业生做职业生涯的规划,有意识地对一些优秀毕业生进行后备管理者的培养;学院严格按照学分制,对整个实习过程进行规范管理,和企业一起制定学生的考核办法。除此之外,还应根据实习期结束后留在酒店工作的学生比例、实习期就做到管理岗的学生比例、三年内做到酒店管理层的比例等对实习合作酒店进行评估及评级管理。

(二)管理能力提升的一般性途径

管理能力的提升通常有四个途径:独自试错法;通过优秀的上司或榜样学习;有指导的社团活动及运动;管理类书籍的阅读及实践。

在高校对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中,我们可以在借鉴这些方法的基础上创造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在自我管理阶段,可以通过辅导员班主任班干寝室长等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进行考核来管理。这个考核不仅关注结果,更关注挖掘结果背后的相关过程,鼓励学生设立自己的成长档案,鼓励认识自己的独特价值、鼓励他们从结果中反思的能力,鼓励自我完善。

对于团队管理和跨团队的横向管理这两个阶段,可以通过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方式展开。教师以较高层面管理者的角色指导学生开展课程小组活动、社团活动、团日活动等。管理能力较高的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担任高层管理者的角色,可以让学生从一个下属的角度去观察学习一个拥有出色管理能力上司的日常管理活动。教师则可以观察学生作为下属如何去完成管理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对他们给予有针对性的问题分析、理论指导、书籍推荐,并观察记录指导后的效果。这个阶段对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是个优秀的管理者,更是个优秀的教育者。

顶岗实习阶段,是承上启下的。既是对前三个阶段的总结与评估,更是未来职业生涯展开的基础。这个阶段通过企业对学生的培养与考核最终达到管理能力提升的目的。

以上的管理能力培养思路,不仅适用于校内教学,同样也适用于校外的实习实训。校内校外对就业力所涵盖的不同技能素质的培养点可以作为不同的管理目标让学生在管理实践中去实现。这样,通过对管理能力的培养就能实现就业力的提升。

四、结语

谁执行了管理任务,谁就是管理者。每个人都需要用高水平的管理能力去管理自己日常学习工作及生活,以期达到良好的效果,而这是出色完成任务、学习新知识的基础。酒店管理专业本科生如果在大学期间能培养起良好的自我管理、团队管理、跨团队管理等能力,进入工作岗位后,能比较容易地适应服务行业从而脱颖而出,更快更好地到达管理岗,出色完成管理任务。这也是有效改善旅游专业学生在本行业里流失率过高的重要因素。

[1]谢志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1):90-94.

[2]Harvey L.Defining and Measuring Employability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J].Higher Education Academy.2001,2(7):97-109.

[3]Knight P.Employability and Assessment Skills Plus-a Paper prepared for the fourth colloquium[C],(2001)3rd October.46-48.

[4]Yorke M.Employ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What it is-What it is not[M].New York:Higher Education Academy,2003.

[5]汪霞,崔应芬.将学生可雇佣性的培养融入课程:英国经验[J].高等教育研究,2011(3):100-106.

[6]刘澜.管理十律商学院不教的管理法则[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The Upgrading Ideas on Hotel Management Students’Employment Ability:Taking the Management Ability Improvement as Breakthrough Point

GUO Qian-qian
(Tourism College,Huangshan University,Huangshan 245000,Anhui,China)

The employ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them to have successful employment and make a good career track in future under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in college.The employability also reflects the effect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Learning from other scholars’content framework of the employability,this article proposed the framework of the employability force of Hotel Management Majors according to the basis of hotel management undergraduate training objectives,the article clearly raised the enhancement of management capacity is a critical point and the effective entry point for employability improvement,and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ideas put forward on this basis.

employability;Hotel Management Majors;improvement on ability of management

F719.2

1007-5348(2013)01-0196-05

2012-11-06

郭倩倩(1982-),女,安徽黄山人,黄山学院旅游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就业力提升及生命教育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廖铭德)

猜你喜欢
阶段技能专业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劳动技能up up!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