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工业大学:高校微课大赛参赛分析

2013-09-10 06:45赵晓红田忠山
中国教育网络 2013年10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知识点微课

文/ 赵晓红 田忠山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改革家、教育家以及各教育阶段的一线教师们始终在不断思考、探索和实践,以寻找到可以顺应时代发展、满足求知者要求,可以同时提高教的效果和学的效果的有效教学手段。近几年出现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微课程(Micro-lecture)等都是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中的有益尝试。

在高等教育阶段,微课仍然是个新鲜事物,对微课的学习、开发和利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收获与反思

本案例的教学设计

本微型视频课程的教学思路根据表1进行设计,包括:1.微课选题设计;2.微课教学设计;3.素材准备;4.制作微课课件;5.视频后期编辑合成;6.微课教学反思等。

通过参与全国高校微课大赛,我们认识到对于教育者本身,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去传授知识,这种模式与传统教学完全不同,对于教师的教育信息化素养提出更高要求。在准备17分钟的微课教学过程中,参与者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要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简化教学内容,精练教学重点,这是最难,也是最具挑战的教学工作内容。

信息技术在公共课程中如何使用,让一线教师寻求教学手段突破、求新求变,讲授通识课程的教师如何适应这种新教学模式的挑战成为我们参赛后一直思考的问题。

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为全国高校教师提供了一个认识微课、了解微课、实践微课的学习平台。作为高校教师,笔者也点击观看了大赛网页上其他院校教师的参赛视频,尤其是公共外语基础课教师的参赛作品,以便从同行处学习、吸取不同教师在教学中的优点,克服自身存在的缺点。

通过观摩比对,发现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张青妹《十句话谈论天气》的微课,教学目的明确,教学目标突出——就是让学生学习日常口语交流中常见的天气话题的英文表达,内容简明扼要,直接给出10句常见的英文表达。在这堂微课视频中,授课教师为每个英文表达配以与主题贴切的图片,教学知识点选择实用性强。此外,与很多微课形式不同,这堂微课的特点是授课人没有任何分散学习者注意力的因素出现,17分16秒的作品视频仅仅只是以PPT为主的视频的播放,同时配以授课教师清晰的英语发音和娓娓道来的语调为学习者讲解和天气有关的词汇和表达的使用。

经过对比学习,笔者也认识到要讲好一堂用时很短的微课,从课前准备到课堂教学,在微课制作和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问题。

1.教师要提高对微课的认识

微课是针对某个知识点或者针对某个教学环节的教学,视频内容要求突出教学重点、难点,而在该参赛作品视频中有课堂导入、有启发性问题、有学生讨论,课堂有铺垫,有低谷,有高潮,这样才能构成完整的教学过程。无论知识点大小,需要教师在微课中不能忽视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师在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时的教学技巧和对于教学内容的把控和引导提出更高要求。

视频虽然呈现了教师的良好教学风貌、有序的教学组织以及良好的师生互动,但是不同学科的微课教学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完成。目前很多专家认为微课的类型可以是导入类、讲授类、探究类、实验类等,微课的教学不同于完整的课堂教学,而是汲取其精华,撷取精彩、高潮的某个环节,教师的教学务必要明确化、精细化。

表1 Health 健康——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对于微课的教学知识内容而言,知识点短小精悍:以一个知识点或一个主题或一个实验活动为单位来进行;视频长度短小精悍:微课一般要在20分钟内完成;数据量短小精悍:配套的(微课视频+ 微教案 + 微课件 + 微反思 + 微点评)数据量不过几十兆大小,这样便于教学资源的开放获取,也便于学习者在移动终端中的下载和保存,便于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和利用。

2.设计和选题还需凝练

微课要求教学指向明确:包括资源设计指向、教学活动指向等更加明确,其设计与制作都是围绕某一知识点或某一主题或某一实验活动而展开。首先,在选题上,本参赛微课主题——Health健康更确切地说是听力内容的一个话题,并不是这堂微课的重点、难点,而微课作品的标题应是一个便于学习者认知、可以概括微课精髓的关键词,因此参赛作品的微课标题使用Health健康略有不当。其次,学生的听说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升的能力,因此英语听说课的微课设计存在一定的难度,作品中听力内容的设计应重点围绕材料中的某个或某几个听的难点重点进行讲解,或者结合听力材料对与健康相关的英语表达方式进行总结和归纳。总之,要做到聚焦并回归于某一知识点。

3.需重视微课视频制作技术

本次提交的参赛作品的录制是在学校的一间多媒体教室里利用教室内部安装的三台监控摄像装置完成。视频画面清晰度一般,课件声音播放也非尽善尽美,视频拍摄器材和技术都有待改进。另外,在微课视频的观看过程中可以注意到,视频进行到9分钟时,屏幕出现3个需要配合播放的听力材料填写的句子,而此时画面却长时间停留在教师身上,画面与讲授内容不很协调,这反映出微课视频制作人员在视频设计和视频剪切方面技术还有待提升。视频除片头部分外其他部分画面没有配上字幕,这也是制作中的一大失误。

通过和同行微课教学效果的比对,我们初步总结出以上三点不足之处,这需要在今后微课设计录制和教学过程中加以改正。微课课虽“微”,但每节微课都必须要有准确的专业知识、清晰的教学思路和精心细致的视频设计做后盾才能完成的工作。微课反映出来的不仅仅是教师对教学中重要知识点的把握,它也是教师个人教学能力的彰显。高校教师对微课以及微课相关技能的学习还将继续,更多高品质的高校教学资源必将会在未来呈现。

微课与高校教师

从高校教师的角度来看,微课不但有益于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还可以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作为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微课还有利于区域教育信息资源的发展和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能够缓解地区间优秀师资分配不均衡的现状,实现高校间、学科间的优势互补,有效缩小地区教学差距,加强高校间的开放合作。

总之,在高等教育阶段,微课仍然是个新鲜事物,对微课的学习、开发和利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本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是我们了解微课、学习微课的起点,参加全国微课比赛的微课作品暴露出我们在微课设计等多方面存在的不足,针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与反思会指导在我们今后的教学中改正,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制作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微课。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知识点微课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谈谈高校教师的教学学术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主观幸福感的高校教师工作绩效提升策略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