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企业社会责任 动态与常态项目相结合—— 阳光保险集团启动“阳光即时捐”公益项目

2013-09-10 14:23曹培红
社会与公益 2013年4期
关键词:常态爱心志愿者

文|本刊记者 曹培红

领导嘉宾为“阳光即时捐”公益项目揭牌

2013年3月5日是第五十个“学雷锋纪念日”,这一天,阳光保险集团在京启动了“阳光即时捐”公益项目。

据了解,“阳光即时捐”是阳光保险爱心基金会下设的公益捐赠项目,专门用于帮助社会热点事件中的弱势群体解决燃眉之急,或对感人至深的英雄义举进行奖励鼓舞。至此,阳光保险集团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实现了动态项目与常态项目的互动结合。

两大平台的常态设置

成立7年来,与不断壮大的企业实力一起被交口称赞的还有阳光保险的责任与担当。对这家企业来说,以志愿者活动为代表的社会公益行动不仅是“做好事求好感”,而更是公司运营的一个天然组成部分,“能够给人目标和方向”。

在这种思路下,阳光保险成立后不久,就着手组建了阳光保险青年志愿者协会,这是在共青团中央志愿者工作部亲自指导下成立的保险行业第一家全国性的志愿者协会组织。协会成立后迅速吸纳了数千名志愿者,他们活跃在全国各地开展义务献血、爱心支教、捐资助学、社区服务、环保宣传、抗灾救灾等活动。

2008年,阳光保险提出设立自己的基金会的想法。2010年,在北京市民政局注资成立了“北京市阳光保险爱心基金会”。爱心基金会从成立之时就遵循正规化、制度化的原则。至此,阳光保险的两大公益平台宣告建成。

这一年,拥有保险行业第一家全国性志愿者协会的阳光保险集团行走在公益之路的步伐愈发稳健,不仅从企业角度出发延续既有的公益项目,更是通过润物细无声的点滴善举,影响、培养出遍布全国的阳光志愿者。近日,第二届“阳光保险十大杰出志愿者”揭晓,表彰过去一年在公益方面表现突出的个人,进一步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企业和员工在公益方面的不懈努力,成为回馈社会、扶弱济贫的温暖而向上的力量。

动态公益是创新

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以及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为公民了解、参与公益提供的媒体渠道越来越广泛,发生在普通草根身上的不幸事件不断走进公众的视野,也牵挂着人们的心。例如因重大疾病的救治导致普通家庭经济负担过重而生活困难的人员,或因意外灾害、伤害等不可预见、不可抗拒的因素,造成人身或财产遭受巨大损失、经济陷入困境的人员,亦或是不畏牺牲做出英勇义举的英雄等,了解相关信息后“阳光即时捐”将迅速启动相关程序,确认核实后向当事人无偿捐赠爱心善款,用第一时间的关爱和支持为遭受不幸的人们点燃希望,奉献温暖的同时也吸引更多人一起来传递爱心。

为什么要启动这一公益项目?阳光保险集团总裁李科表示,在呼唤善良与正义的当下社会,为了迅速向社会需要帮助的对象伸出援手,需要有一种即时的力量来点燃无助者的希望,这也与阳光保险“诚信、关爱”的核心理念相吻合。

“阳光即时捐”的特点包括:第一,迅速反应,了解到适合捐助的事件后将即时启动速审机制。第二,紧密结合多元化的媒体传播渠道获取线索并进行信息披露,捐赠范围基本不限地域,用点滴之善开展爱心传递。

“阳光即时捐”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动态创新,由此,企业可以跳出常态的规定动作的公益项目,及时有效地帮助急发的困难人群,让社会责任的承担更具机动性、更有人情味。广大网友可以登录新浪微博,提供捐助线索@阳光保险爱心基金会 或者@阳光保险志愿者协会,将爱心付诸行动,携手传递温暖。

2月27日,阳光保险爱心基金会已向“北京扶助贫困儿童就医健康基金会”捐赠了10万元爱心基金,用于救治罹患白血病的邓鸣贺小朋友以及其他患病的孩子。据了解,邓鸣贺正是通过阳光保险独家冠名的央视“我要上春晚”栏目两度登上春晚舞台的。

猜你喜欢
常态爱心志愿者
志愿者
我是志愿者
爱心树(下)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爱心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