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清颗粒的制剂工艺研究

2013-09-11 09:23于伟华何伟奚东玲徐波王丽荣邱枫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8期
关键词:糖粉制粒糊精

于伟华 何伟 奚东玲 徐波 王丽荣 邱枫

肝清颗粒的制剂工艺研究

于伟华 何伟 奚东玲 徐波 王丽荣 邱枫

目的 优选肝清颗粒的制剂工艺。方法 以制粒情况、成型率、溶化性、休止角和吸湿率为评价指标,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制剂工艺条件。结果 肝清颗粒最佳制粒工艺条件为: 浸膏粉和混合辅料(糖粉:糊精=2.5:1)按5.7:6.3比例混匀, 以65%糖浆为粘合剂, 粘合剂用量为混粉总量的40%。制备的成品颗粒评价指标均符合要求。结论 优选的肝清颗粒制剂工艺合理可行, 成本低, 为进一步制剂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肝清颗粒;正交试验;制剂工艺

肝清颗粒由半枝莲、北豆根、茵陈、人参、刺五加、黄芪等中药组成, 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利胆、补气升阳的功效,用于治疗肝硬化、肝癌。该新药开发具有较好的临床基础。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药效, 作者将该方开发成颗粒剂。本文在提取工艺确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制剂工艺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仪器及试剂

GZX-9140MBE数显鼓风干燥箱(上海博讯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厂); BSZ10S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万分之一); CH-10CH槽型混合机(上海天和制药机械有限公司);YK-00摇摆式颗粒机(江苏泰兴制药机械厂);糊精(营口澳达制药有限公司药用级);蔗糖(吉林顺泰商贸有限公司药用级);可溶性淀粉(湖州展望化学药业有限公司药用级);肝清颗粒浸膏粉(吉林天药药物研发公司自制), 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处方设计 预实验表明每日克服生药量经提取浓缩干燥后得干膏约11.4 g,加入适量辅料制成颗粒剂, 3次/d, 1袋/次, 每袋装量设计为8g,则日服量为24 g,即需要加入辅料12.6 g, 浸膏粉与辅料之比为5.7:6.3。选择糖粉和糊精混合辅料进行制粒工艺的正交试验。

2.2 评价指标的确定

2.2.1 成型率的测定[1]取所制得的颗粒, 依次过一号筛与五号筛, 收集通过一号筛与不能通过五号筛的颗粒, 称重,计算成型率。成型率= 通过一号筛与不通过五号筛的颗粒重量/ 颗粒总重量× 100%。

2.2.2 溶化性的测定[1]按照《中国药典》一部附录IC方法测定, 取颗粒一袋加热水200 ml, 搅拌5 min, 立即观察。

2.2.3 休止角的测定[2]采用固定漏斗法:即将3 只漏斗串联并固定于水平放置的坐标纸上1 cm高度处, 小心地将样品沿漏斗壁倒入最上面的漏斗中, 直到坐标纸上形成的干颗粒的圆锥体尖端接触到漏斗口为止, 此时由坐标纸测出圆锥体底部的直径2R, 计算出休止角( tgα= H/R) 。重复测定5次并取平均值。

2.2.4 吸湿率的测定[3]将底部盛有氯化钠过饱和溶液的干燥器在室温放置48 h 使其达到平衡, 其相对湿度为75%。称取样品颗粒2 g, 平铺于恒重后的称量瓶中, 将称量瓶盖子打开放入干燥器中, 24 h 后取出称重, 计算吸湿率。吸湿率= ( 吸湿后颗粒质量- 吸湿前颗粒质量) / 吸湿前颗粒质量× 100%。

2.3 制粒工艺条件的优选

2.3.1 实验设计 选择混合辅料中糖粉:糊精配比, 粘合剂(糖浆)的浓度及用量作考察因素, 以成型率、制粒难易程度、溶化性和休止角作为评价指标, 用L9( 34 )正交表进行试验, 所选因素、正交方案及测定结果见表1, 表2。

2.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从直观分析看, 糖粉与糊精的比率、糖浆的浓度和用量对成型率影响显著, 影响顺序为A>B>C,而对评价指标影响较大的工艺条件是A2B3C3。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AB因素对成型工艺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影响最小(P>0.05), 因此, 最佳成型工艺为A2B3C3, 即糖粉与糊精的比率为2.5:1;糖浆的浓度为65%;糖浆用量为40%。

2.4 成型工艺验证试验 按确定的最佳成型(制剂)工艺条件制备3 批肝清颗粒, 其成型率、休止角、溶化性和吸湿率均较好, 说明成型工艺试验得到的工艺条件切实可行, 验证试验结果见表3。

表1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

表2 正交试验结果

表3 成型工艺验证结果

3 讨论

3.1 本研究优选的肝清颗粒制剂工艺合理可行。为进一步制剂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数据。

3.2 蔗糖有矫味和一定的保肝作用, 其糖浆可作粘合剂;糊精吸湿率较低, 优选糖粉和糊精作为肝清颗粒的混合辅料,不仅解决了单一辅料颗粒成型性较低的问题, 保证了制剂的高质量颗粒;而且生产成本较低, 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北京:化学出版社, 2010,附录ⅡC.

[2] 黄云枫, 张彤, 韩向东, 活络效灵丹颗粒成型工艺研究.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2, 13(3):65-66.

[3] 月志祥, 吴光才, 代宗定, 等, 四金排石颗粒成型工艺研究.时珍国医国药, 2005, 16(10):387.

Study on preparation process of Ganqing granules


YU Wei-hua, HE Wei, XI Dong-lin, et al. Occupation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jilin province, changchun 130000, china

Objective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is preferably Ganqing granules.Methods Granulation, molding, melting rate, angle of repose and moisture absorption rate as evaluation index, orthogonal test method was used to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conditions.Results Ganqing Granules best granulating process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 the extract powder and mixed materials (powder: dextrin =2.5:1) were mixed uniformly according to the proportion of 5.7:6.3, with 65% syrup as binder, binder dosage was 40% of the total amount of the mixed powder.Particle index prepared products are in compliance with requirements.Conclusion The preferred Ganqing Granules preparation process is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low cost, provides the experimental basis for further studies on prepara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Ganqing granules; Orthogonal test; Preparation technology

130000 吉林省职业病防治院(于伟华 奚东玲徐波 王丽荣 邱枫);吉林天药本草堂制药有限公司(何伟)

猜你喜欢
糖粉制粒糊精
响应面法优化高抗氧化麦芽糊精糖基化乳清浓缩蛋白的制备
配加生石灰的两段式圆筒铁矿制粒行为研究
抗性糊精的生产方法及应用概述
巧手烘焙
糖粉最大爆炸压力和爆炸下限试验研究
探析麦芽糊精的生产和应用
小牛粒
日粮制粒温度和添加益生素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性能的影响
青蒿鳖甲颗粒一步制粒工艺的优化
朋克养生:可乐加“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