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叶下珠滴丸体外抗乙肝病毒的初步实验研究

2013-09-13 11:02谭本仁徐晓梅郭基燕许卫关
中国医药导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试药滴丸乙肝病毒

谭本仁 徐晓梅 罗 君 郭基燕 许卫关

1.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广东韶关 512026;2.广东省韶关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广东韶关 512028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感染会导致急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生,是引起肝硬化、肝细胞癌的重要因素之一,每年约有50 万人死于由HBV 感染引起的急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等疾病[1-2],目前临床尚无治疗乙肝的特效药物。复方叶下珠滴丸是由叶下珠、半边莲、半枝莲、鸡骨草、茵陈、丹参、柴胡等十六味草药经科学提取工艺精制而成的滴丸,具有疏肝解郁,益气健脾,抗乙肝病毒,改善肝功能、调节免疫机能等功效,能防治急慢性肝炎、重症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本实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技术和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复方叶下珠滴丸对HepG2.2.15 细胞培养液及HBsAg 阳性人血清培养液中HBsAg、HBeAg 及HBV DNA 含量的影响, 观察复方叶下珠滴丸体外抗乙肝病毒的作用。

1 仪器与材料

1.1 试药与试剂

试药:采用复方叶下珠滴丸处方中十六味草药以水提醇沉法(加水十倍,煎煮1 h,醇沉浓度为60%)制成的流浸膏(每1 mL 含原生药材1 g)为试药。

试剂:HBsAg、HBeAg 诊断试剂盒 (新波生物技术公司), 靶细胞选择HepG2.2.15 细胞 (HBV 全基因传染的HepG2 细胞),HBV DNA 荧光定量PCR 试剂盒(上海复兴生物技术公司)。

1.2 仪器

EFFICUTA2710 免疫分析仪和全自动样本前处理系统,Roche Light Cycler480Ⅱ实时荧光定量PCR 系统,37℃5%CO2培养箱(Phermo)。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v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方法与结果

2.1 细胞培养

将HepG2.2.15 细胞按1 ×105/mL 浓度加入2个24 孔培养板中,放入37℃5%CO2培养箱培养4 d 后换液,将试药稀释,分八组不同浓度药液各滴入4个孔,空白对照组以生理盐水滴入,亦4个孔,加药培养于72 h 后各收取1孔细胞上清液,用 ELISA 测定 HBsAg、HBeAg 和PCR 检测其HBV DNA 含量,并将每组数据与空白对照组进行配对T 检验,结果见表1。

根据以上实验,确定复方叶下珠滴丸试药最佳抑制效果浓度为120mg/mL。为考察其最佳抑制时间,再以120mg/mL浓度的复方叶下珠滴丸试药,按以上方法培养,加药培养后于 24、48、72、96 h 后收取 1 孔细胞上清液再检测其HBsAg、HBeAg 和 HBV-DNA,48、72、96 h 组间数据分别与24 h 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见表2。

表1 不同浓度的复方叶下珠滴丸体外抗乙肝病毒活性结果比较(±s)

表1 不同浓度的复方叶下珠滴丸体外抗乙肝病毒活性结果比较(±s)

注:与空白对照比较,*P<0.01

复方叶下珠滴丸浓度(mg/mL)HBsAg 含量(ng/mL)HBeAg 含量(PEIU/mL)HBV-DNA 含量(IU/mL)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空白对照1.851±0.047*1.740±0.110*0.956±0.017*0.742±0.014*0.562±0.012*0.543±0.005*0.521±0.015*0.552±0.014*2.657±0.257 5.245±0.155*5.234±0.139*5.190±0.138*5.123±0.129*5.101±0.135*4.722±0.144*4.025±0.167*5.081±0.138*6.359±0.106 549 500±17 517 502 300±17 658*464 500±15525*412 700±15697*293 200±21 740*98 700±2 804*121 000±12 152*109 000±13 321*554 300±19 794

表2 不同时间的复方叶下珠滴丸体外抗乙肝病毒活性结果比较(±s)

表2 不同时间的复方叶下珠滴丸体外抗乙肝病毒活性结果比较(±s)

注:与24 h 组比较,*P<0.01

项目 24 h 48 h 72 h 96 h HBsAg 含量(ng/mL)HBeAg 含量(PEIU/mL)HBV-DNA 含量(IU/mL)1.812±0.0800.641±0.012*0.533±0.022*0.535±0.024*5.321±0.2185.065±0.1444.101±0.135*4.067±0.140*546300±18621312 500±16 800*75700±987*43 500±1 848*

2.2 血清培养

将复方叶下珠滴丸试药稀释为120 mg/mL 溶液分5 组加入HBsAg 阳性人血清(HBsAg 为2.634 ng/mL,HBeAg 为4.799 PEIU/mL,HBV-DNA 为 650 300 IU/mL), 对照组则加入生理盐水,于37℃孵育72 h,取上清液分别用ELISA测定各组HBsAg、HBeAg 和 PCR 测定各组HBV-DNA,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复方叶下珠滴丸对抗人体血清结果比较(±s)

表3 复方叶下珠滴丸对抗人体血清结果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 HBsAg 含量(ng/mL)HBeAg 含量(PEIU/mL)HBV-DNA 含量(IU/mL)试药组(120 mg/mL,n=5)对照组(n=5)0.992±0.066*2.253±0.151 3.561±0.163*4.885±0.106 102 500±7 069*651 200±21 998

3 讨论

复方叶下珠滴丸是以叶下珠为主药经科学提取工艺精制而成的滴丸,叶下珠为大戟科植物,有清热利尿、平肝明目、消积解毒、止泻之功效,含鞣质类、黄酮类、香豆素类等多种活性成分[3],对肝损害具有保护作用,能预防原发性肝癌发生[4],具有抗肝纤维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5],并对肝癌、胃癌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6-7]。辅药中半边莲对肝癌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8],半枝莲则可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对肝损伤有保护作用[9],鸡骨草也有显著的抗乙肝病毒作用[10]。

在HepG2.2.15 细胞培养实验中,随着复方叶下珠滴丸试药浓度的增加,对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但其试液浓度为140 mg/mL 时对HB-sAg、HBeAg 抑制作用最强,而其对HBV DNA的抑制作用最强浓度则为120 mg/mL;而其最佳抑制时间的培养试验中,72 h 组与96 h 组中的HBsAg、HBeAg 浓度降低并无差异,HBV DNA 抑制作用却与时间呈一定的依赖性;在血清学培养实验结果显示,复方叶下珠滴丸能显著降低HBsAg浓度,具有明显抗HBV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复方叶下珠滴丸具有明显的抗乙肝病毒作用,今后笔者将做进一步的药效学研究,为临床使用提供实验依据。

[1] Lim SG,Mohammed R,Yuen MF,et al.Preven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J].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9,24:1352-1357.

[2] Cooke GS,Main J,Thursz MR.Treatment for hepatitis B [J].BMJ,2010,340:b5429.

[3] 周宇,袁福华,杨连辉,等.叶下珠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J].药学实践杂志,2007(4),206-209.

[4] 张建军,黄育华,晏雪生,等.叶下珠药物血清对人肝癌细胞株的诱导分化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2,9(5):289-291.

[5] 玉顺子.叶下珠及其制剂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10(7):87-88.

[6] 李思明,裴晶,李伟,等.叶下珠复方对H22 肝癌小鼠的体内抑瘤作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1(27):15.

[7] 黄春林.叶下珠醇提物对人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J].中国中医急症,2011,(5):760-761.

[8] 邵金华,张红.半边莲煎剂对小鼠H22 肝癌荷瘤细胞系C-erbB-2和 P53 表达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0,(6):372-375.

[9] 赵杰,孙设宗,官守涛,等.半枝莲多糖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2,19(1):39-40.

[10] 韦敏,陈晓白.鸡骨草对HepG2.2.15 细胞HBeAg 和HBsAg的抑制作用[J].时珍国医国药,2012,(4):972-973.

猜你喜欢
试药滴丸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胡蝶飞:面对乙肝病毒,乙肝感染育龄期女性该怎么做?
选择一线抗乙肝病毒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穿心莲内酯滴丸
做一天试药员
试药
HPLC法测定蒙药新Ⅰ号滴丸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连参滴丸制备工艺的优选
试药人:阳光下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