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证券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探讨

2013-09-19 12:49
商业会计 2013年19期
关键词:证券公司真实性会计准则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分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08)

一、引言

证券公司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对证券行业合规经营和持续发展尤为重要。目前相关会计文献对会计信息的定义各有不同,从经济学角度看,会计信息是关于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济成果的信息,是会计正确核算的综合反映。从管理学角度看,会计信息是会计管理活动的直接结果。本文认为证券公司会计信息是指证券公司按照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证券行业监管规定加工和处理后的会计数据和其他会计资料,其目的是帮助证券公司利益相关者利用会计信息合理决策。

二、证券公司会计信息失真概述

纵观会计发展历程,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始终存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对会计信息质量标准均给予了较高关注,综合它们的观点,在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方面两者都着重考虑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阐述了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以下观点:(1)认为真实性与可核性、中立性等共同构成会计信息的可靠性;(2)认为真实性就是一项数值或说明,符合它反映的现象。(3)将“可靠性”列为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特征,将可靠性描述为“确保信息能免于错误和偏差,并能忠实地反映它所意欲反映的现实或状况”。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没有正面阐述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观点,但其发布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将“真实反映”作为“可靠性”质量特征的首要内容,认为会计信息在反映交易或事项时必须真实客观,多数会计信息可能存在未真实反映所要反映情况的风险。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也未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给予定义。基于以上介绍,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国内外会计准则都要求会计信息具有真实性,但对真实性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2)不同的会计准则都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的质量特征相联系,而对可靠性的要求必须首先是真实的。因此本文认为证券公司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不能通过量化标准来界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必须和所依据的原则和规则相联系,“真实性”的首要目的是提供决策者可靠的信息帮助其正确决策。因此,本文认为证券公司会计信息失真,是指没有依据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证券行业监管的要求,对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没有达到合法性真实以帮助决策者正确决策的要求。

三、证券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证券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分类

证券市场相较于其他要素市场,信息流动更为频繁。证券公司受到监管机构、资本市场和社会公众等多重监督,行业内监管规定相对较多,公司治理结构相对规范。因此本文认为证券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特征较为符合吴联生教授《会计信息失真的“三分法”理论框架与证据》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分类。按照会计信息三分法的分类,证券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分为规则性失真、违规性失真和行为性失真三类。规则性失真认为会计规则是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与协调的结果,由于会计准则的制定者认识存在一定偏差,因此按照会计准则要求所披露的会计信息本身就存在失真;违规性失真认为会计信息是利益相关者进行利益分配和考核经营者业绩的依据,经营者为了使自己受益可能存在违背已有会计准则而披露虚假的会计信息;行为性失真认为会计准则执行人由于本身认识的有限性在理解和实施中存在错误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基于上述分类,证券会计信息失真表现为:会计准则中引入的公允价值计量导致证券自营业务在计量和记录中利用证券公允价值变动调节当期损益的现象;证券公司任意变更或使用不恰当的会计估计对投行业务中承销或包销的证券进行确认;高管人员虚构或掩饰交易事实形成账外经营、隐匿资产或负债等。

(二)证券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内部控制环境薄弱。虽然我国证券公司根据证监会监管要求,基本建立了现代的公司治理结构,在形式上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层,但由于证券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股权过于集中,造成股东会多为内部董事和经营层所控制,因此董事会和监事会监控作用严重弱化,各内部机构之间不能相互制衡,公司高管人员的效用目标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不完全一致,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证券公司高管人员操纵公司会计政策,虚构和掩饰公司会计信息。

2.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的局限性。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对会计信息质量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它是公司会计工作的依据,另一方面会计准则剩余选择权以及规范的不完整性使得证券公司操作会计信息成为可能。特别是证券公司自营业务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影响公司损益,其会计准则的使用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极为敏感。此外,2012年券商创新大会后,行业内创新业务得到大力推进,从原来融资融券到转融通,券商资产管理业务范围不断扩大,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对创新业务的交易和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规范出台不及时,由此依据准则披露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受到挑战。

3.会计从业人员职业素养不高。会计工作是以会计人员为主体的经济管理工作。特别是资本市场充斥着大量信息,市场行情变化莫测,证券行业风险较高,市场出现的创新工具日新月异,这些交易和事项都要求证券公司会计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素养,以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帮助证券行业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但证券公司会计人员流动性较大,年龄结构不合理,因自身素质和技能问题可能发生对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操作性、原理性的错误,将无可避免地使证券公司的会计信息出现不实情况。

四、证券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薄弱的内部控制环境与违规性会计信息失真有很大关系,而内部控制环境又受到公司治理结构的重大影响。我国证券公司股权结构仍存在国有股和法人股相对集中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股东操纵公司控制权、形成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在继续推进国有产权制度改革、保护小股东利益机制建设的基础上,应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加强监事会建设和建立经理人激励和约束机制等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措施。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切实发挥独立董事作用。加大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人数占比,制衡大股东在董事会控制权,并有效监督经理人,建立健全中小股东选聘独立董事的机制,制定有效的独立董事薪酬激励与约束机制,限制独立董事兼职,提高独立董事专业能力和行业化。加强监事会建设,加强内部监督,通过合理设计监事会结构,以独立监事、中小股东代表、职工代表为主体,加强监事会独立性,强化监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作用,完善内部会计监督体系,提高审计委员会的发言权。建立有效的经理人激励和约束机制,我国目前还不具备成熟的职业经理人市场,尤其证券行业对经理人的职业素质和道德素养都要求较高,建立经理人合理有效的薪酬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多角度的评价标准并强化经理人职责和相应问责机制,以降低经理人操纵会计政策的动机,降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二)完善法规、会计准则和证券行业监管规定

法规和规则的不健全与规则性会计信息失真密切相关。法规和会计准则是会计规范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会计实务的技术要求。但已颁布的一系列法规和会计准则之间缺乏统一协调,有些规则多做原则性阐述,缺乏实际操作性。特别证券行业创新工具层出不穷,对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的相关规定太过笼统。虽然证监会根据证券行业已出台了一系列会计操作的具体规范,但为防范规则性会计信息失真,证监会和财政部应根据行业特点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特别是对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的相关规范。此外,法规和会计准则的完善健全也离不开有效的执行,应加大监管机构和社会对证券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监督力度。证监会、财政部针对证券行业会计信息应出台更为严厉的管制政策,加强核查和问责,从制度上提高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成本。

(三)提高会计人员从业素质

会计从业人员作为会计信息的生产者,与行为性会计信息失真密切相关。证券公司应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训,建立定期内外部培训制度,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再教育,树立会计人员终生学习的思维,加强会计人员的实践训练,进一步提高并巩固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特别是强化会计人员法规意识,通过不断的警示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观念,结合考核制度建立职责明确、赏罚得当的激励机制,激发会计人员提高自己业务素质的热情。同时,应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定期对证券公司分支机构进行稽核审计,保持并扩大内部审计的覆盖面,及时纠正会计人员执业问题,建立问责制度。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深入发展,证券公司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越来越被监管机构、证券市场和经营者等各利益相关者所重视。因此,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不仅是市场监管的内在需要,也是证券公司本身发展的需要。认识证券会计信息失真的分类和原因,采取有效的方法防范和管理会计信息失真,保证证券公司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对维护证券市场发展和金融秩序稳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证券公司真实性会计准则
关于某证券公司IDS项目平台建设浅析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会计教育的思考
政府会计准则的执行框架构建研究
会计准则变革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作用探析
全媒体时代关于新闻真实性的思考
深入开展证券公司结售汇业务试点
新闻报道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重要性
FASB会计准则汇编及更新目录
雕塑真实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