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活动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

2013-09-19 02:38谢剑峰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36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心理健康身体

谢剑峰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体育活动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

谢剑峰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心理健康指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的完整和协调。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有助于他们完成高职学业,培养良好的素养,提高身体自尊,树立良好的自信,而且能减少因心理健康问题造成的校园安全问题。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的方法,讨论体育活动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体育活动能改善情绪状态,建立自信的生活态度;体育活动能增强自信心,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形成良好的身体自尊;体育活动能充实生活,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

高职学生 体育活动 心理健康

高职院校培养方向已从纯粹的技能培训向素质培养方向发展,而心理健康作为重要的人才素质指标之一,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占据重要位置。甚至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到学生身体和职业的发展,学校各级部门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随着90后学生涌入高校,高职学生的生活重心已经从传统的课堂、班级活动和图书馆转向电脑和智能手机,甚至学生把手机比作生命,游戏成为生活的全部。同时,高校恋爱已经呈现普遍化,男生、女生都愿意花大把的时间在自我修饰上,网络沉迷已经成为校园的普遍现象。而个别学生因生理原因(如过度肥胖)在恋爱面前往往出现自卑等心理,造成心理的扭曲,这方面尤其在女生中特别凸显。

体育活动从其基本功能来讲能提升学生体质,提高国家体测合格率,适度的运动量对学生而言还能起到减肥的作用;从精神层面来说,体育活动还可以充实学生的闲暇生活,丰富大学生活,减少因空虚而导致的网络沉迷现象。同时,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还可以在不同方面提升学生的素养。本课题通过对高职学生休闲体育活动的调查问卷,统计学生的活动频率、运动项目、锻炼目的等,发挥体育的“正能量”,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五个系部的部分学生,其中选取2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男女比例在1∶1,专业涉及到学院的各个专业,保证选取的研究对象具有严密性和数据的有效性。在最后的问卷回收过程中,198份为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为99%。

1.2 研究工具

高职学生休闲体育活动调查问卷《心理健康诊断测试》。

1.3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统计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性别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表1的数据统计结果表明,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是良好的,但也有部分学生心理健康存在问题。心理健康测试分数在65分以上的人数仅为20人,占测试总数的10%,且男、女生差异性不大,女生略少于男生。为了研究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同纬度上的状况,本研究后续进行了分析,发现学生扣分较严重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孤独倾向、身体症状和冲动倾向这三个指标上。而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和自责焦虑这些方面表现良好,且男、女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表1 学生心理测试健康状况

表2 一周参加体育运动时间

表3 参与课外体育项目

表4 体育活动状况因子与心理健康维度的相关性分析

表2和表3的统计结果表明: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时间人群主要集中在每周参加1~2天,且已经把体育课的时间加在里面。每周不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数比例也不少占11%,按照国家要求每天锻炼1h的比例仅占5%。而在运动项目选择上,主要集中在球类,包括三大球和羽毛球、乒乓球占55%。而田径类项目也占到了13%,从走访中也了解到,主要项目为跑步。而其它项目主要由于场地条件和消费能力问题,所占比例不高。

表4是运动中的相关因子与个人心理健康维度之间的关系。结合皮尔逊相关结果表明,心理健康的各项维度与运动天数和持续时间存在着显著相关性,运动天数和持续时间的长短最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人的心理健康。运动量、运动强度与个体的身体症状呈显著相关性0.624,运动形式与孤独倾向间也存在着重要关系0.632。随着运动天数和持续时间的增加,个人的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和冲动倾向等都有所减小。运动形式的不同也在不同纬度对心理健康起到作用。

2.2 讨论

通过本研究的调查结果分析,表明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体育活动存在着相关关系。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是否有参与体育运动存在着密切关系。高职学生在日常学生生活中主要以手机、电脑等互联网的形式进行交流与沟通,缺乏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运动天数是本研究做的第一个统计,也是最好的反映高职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证明,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一周的运动时间在1~2天占58%,且已经把体育课时间计算在运动时间内,整体来说显得偏少。而在第二个调查中显示,高职学生选择运动项目的类型主要以球类为主,包括集体性的篮球、足球和个人性的羽毛球和乒乓球,且主要在校内和健身房进行。本研究的第三个调查分析,也是最关键的数据调查。结果表明,运动各因子与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着一般或非常相关的关系,运动天数和运动持续时间是影响个体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和孤独倾向的重要原因,而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对个体的身体症状和冲动倾向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调查和本人的推断,高职学生沉迷网络游戏是导致运动参与降低的重要原因,而运动天数少、持续时间短是导致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学生沉迷互联网导致学生体质普遍下降,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人际沟通缺乏,交际能力下降,各环节之间存在着互相牵连的关系。从高职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来看,减肥、打发空余时间、锻炼身体、朋友集体活动是主要的锻炼动机,而在这些因素中通过体育锻炼减肥以提高自身在异性面前的形象占了很大的成分,高职学生更看重自身的外在形象,也是影响他们恋爱观的重要因素。

3 结论

(1)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基本上还是良好的,但也有一小部分存在心理隐患,主要集中在身体症状、孤独倾向和对人焦虑方面,而普遍认为的学习焦虑并不是高职学生主要的心理状况。男、女生在心理健康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男生,主要体现在身体症状方面,过于追求体型完美和恋爱问题,导致心理歪曲。而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女生。

(2)高职学生一周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主要集中在1~2天的占58%,而一周时间内没有体育运动的达到了11%,按照国家要求一周保证每天1h体育运动的仅占5%。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每次运动时间持续在0.5~1h的居多,且运动强度中等,主要运动场所选择在学校的操场、篮球场和健身房等。参加体育运动的目的主要为打发闲暇时间和朋友间相约参加运动,丰富大学生活。影响高职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重要原因为网络游戏,与已有的研究——学生作业负担太大或空余时间较少形成了鲜明对比,也体现了高职学生的特点。

(3)体育运动与个人的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4)高职女生的身体自尊与心理健康存在紧密关系,即女生身体自尊越强,越容易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问题。而身体自尊其中一方面为体重过度肥胖造成的心理歪曲、缺乏自信,从而在恋爱方面造成自卑,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5)体育运动各因子与心理健康存在各方面的关系,提高运动频率和运动强度有助于缓解心理问题。

(6)身体自尊是造成女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加强女生的体育锻炼,提供行之有效的减肥处方能有效地减轻高职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7)加强高职学生男生的集体类体育运动,能有效减低因过度空虚而造成的上网成瘾,离不开电脑游戏的心理症状,改进良好的生活习惯。

[1]徐霞,姚家新.大学生身体自尊量表的修订与检验[J].体育科学,2001,21(2):78-87.

[2]谢琴,吴佑年.大学生身体自尊与体育锻炼参与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22(5).

[3]周宏敏.高等职业学校学生自我价值感与其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8):652-653.

[4]徐波.体育锻炼缓解研究生抑郁和焦虑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22(3):42-43.

[5]薛林峰,徐金尧.不同体育锻炼对身体自尊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7):916-918.

[6]周丽娟.浙江省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关系及其对策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6,8(8).

G80-32

A

2095-2813(2013)12(c)-0127-02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心理健康身体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体育运动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呆呆和朵朵(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