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服装的数字化技术应用

2013-09-19 05:44徐国凯杜海英赵秀春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服装数据库

宋 鹏,徐国凯,杜海英,赵秀春

(大连民族学院机电信息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605)

民族特需品是一个或多个少数民族所特有的对于其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影响的物品,主要包括衣、食、住、行及生产、交换、贸易、工艺、宗教、语言、医药等方面的用品。少数民族服装是民族特需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记载与传承,与语言文字、宗教信仰以及生活习惯共同构成了一个民族的文明体系[1]。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将数字音/视频、互联网技术和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少数民族服装,对少数民族服装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现代服装的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技术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各种信息(如文字、图形、色彩、关系等)以数字形式在计算机中储存和运算,并以不同形式再次显示出来,或用数字形式发送给执行机构等。目前应用于服装行业的数字化技术主要有:

(1)三维测量成像技术;

(2)三维模拟与二维对应技术;

(3)图案色彩分解组合技术;

(4)平面图形处理技术;

(5)工业数据管理技术;

(6)执行机构操作流程控制技术;

(7)网络信息传递技术。

目前这些技术在现代服装行业的信息采集和传递、产品设计、生产、营销推广等环节都已有成功的应用[2],而且随着人们需求水平的提高,这些技术也将迅速发展。

2 少数民族服装的数字化技术应用受限原因

先进的现代数字化技术应用于现代服装领域对其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下作用,将其合理的应用于少数民族服装,也必将推动少数民族服装的发展。但是数字化技术在少数民族服装领域的应用还较为少见,本文作者根据对少数民族服装的研究,分析其主要原因有:

(1)少数民族服装的生产和使用地区目前还是主要集中于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其生产力发展水平、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2)与现代服装相比少数民族服装的受众较小,生产规模有限,这限制了先进技术的应用;

(3)传统的少数民族服装相比现代服装,通常较为华丽,具有较多的装饰、配饰等(如图1苗族传统服饰),这就要求很多生产工艺必须由手工完成,这也限制了数字化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

图1 苗族传统服饰

3 少数民族服装的数字化技术

少数民族服装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少数民族服装的同时更要保护其文化内涵,数字化技术在少数民族服装的生产领域的应用需要仔细研究论证,不能盲目以先进技术手段代替传统工艺,而使少数民族服装中的民族文化、传统手工艺消失。下面从少数民族服装的数字化设计、数字化生产、数字化推广以及少数民族服装素材数据库的建立几个方面,探讨数字化技术在少数民族服装中的应用。

3.1 数字化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是服装领域最早实现的数字化技术,其应用开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目前国外比较著名的服装CAD公司[3]主要有美国的GERBER、法国的LECTRA、加拿大的PAD、德国的EASTER、西班牙的INVESTRONIE等。自2000年以来,中国国内的服装CAD技术发展迅猛,相继出现了不少服装CAD系统,如布易、航天、日升、丝绸之路、富怡等。根据少数民族服装的特点,并考虑到对少数民族服装的发展和保护,三维人体测量技术和服装款式设计技术可以应用于少数民族服装的数字化设计。

(1)三维人体测量。三维人体测量技术通过应用光敏设备捕捉光源投射到人体表面的光(激光、白光及红外线)在人体上形成的图像,描述人体三维特征,具有扫描时间短、精确度高、测量部位多等多种优于传统测量技术和工具的特点。常用的有英国Cyberware全身扫描机、美国TC2人体测量仪、德国TechMath人体扫描仪等。通过三维人体测量技术针对不同地域、民族的人体进行测量,获得有效数据,为服装型号的修订、更新及人体体型的细分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少数民族服装使用和发展。

(2)服装款式设计。Adobe Photoshop、Corel Draw、Painter、Illustrator、Freehand 等软件是目前常用的二维图形处理软件,可以将其应用于少数民族服装款式图的绘制,从而建立少数民族服装的二维服装设计平台。利用这些软件进行少数民族服装的款式设计,相比较传统的手工绘制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大大提高设计效率、精确度和表现力等。

3.2 数字化生产

服装CAM可以应用于少数民族服装的生产领域,其核心技术是数控技术[4],主要运用于服装的裁剪、缝制和熨烫环节。是在CAD完成纸样的基础上,由自动裁床进行裁剪,裁剪后的捆扎样片由悬挂缝纫系统送到各个工位,由工人进行缝制再利用成衣熨烫CAM系统,完成熨烫工作。CAM系统在少数民族服装企业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少数民族服装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质量,给少数民族服装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3.3 数字化推广

目前可以用于少数民族服装推广的数字化技术主要有三维服装展示系统[5]和虚拟服装表演[6]技术,这些技术借助于虚拟现实等技术可以实现少数民族服装的展示及招商,对少数民族服装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1)三维服装展示系统。三维服装展示系统根据少数民族服装展示的基本流程,设计并实现少数民族服装的虚拟服装展示。客户可以手动测量身体三维参数上传到虚拟服装展示系统,系统根据用户的体形数据为用户确定服装尺寸,同时在客户端为用户显示所设计的三维服装模型,用户可以选择满意的服装颜色和服装款式并与系统进行数据交互,最终实现个性化的服装定制。图2给出了一个少数民族服装展示系统,该系统基于VRG技术开发,可以从各个角度对少数民族服装进行展示。

图2 少数民族服装三维展示系统

(2)虚拟服装表演。服装表演是一种以人作为载体展示服装穿着效果的舞台表演形式,是服装设计师表现设计思想和展示水平的最有力手段。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虚拟服装表演成为服装表演新的表现途径。服装表演包含众多造型艺术的设计语言和设计手段,是一种综合艺术。其基本要素包括模特、服装、表演环境(场地、舞台布局、灯光、音乐等),少数民族服装的虚拟服装表演利用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图像学、服装CAD、服装动力学模型、三维动画等技术,将这些要素以计算机模拟的形式体现出来,企业可以通过虚拟服装表演进行网络产品展示。虚拟服装表演不受物质条件和空间环境的束缚,解放服装设计师的创作思维,可以表现出传统表现手段无法比拟的效果。

3.4 素材数据库的建立

素材数据库是将少数民族服装的制作材料、制作图案、制作过程、成品造型等信息进行系统、规范的整理,形成内容丰富、结构庞大、应用便捷的数据库资源数字化平台,为不同的需要提供资源支撑。少数民族服装数据库的建立是一项庞大而繁琐的工程,其中数据库结构标准与数字化转换是重中之重。

(1)少数民族服装数据库标准。少数民族服装涉及不同民族、地域、年代、季节、性别、身份、场合,涉及不同部件、配件、配饰,涉及不同原料、图案、色彩,涉及制作工艺和着装程序等较多因素,是任何一个团队都不能独立完成,因此在建库之初的重要问题就要统一标准,以便分工合作,在数据采集录入等环节一步到位,使不同团队建设的数据库能兼容共享,这也有利于数据库应用领域的技术开发。

(2)数字化转换。数字化转换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传统的扫描、摄影和摄像方法,这种方法能体现少数民族服装的原貌,可以用于研究和观赏,对传统民族服装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另一种是矢量绘制方法,比如少数民族服装中传统的手绘图案可以通过矢量绘制自动生成,二次利用时无论放大、缩小、扭曲变形或其他特效都能保持原始性。

4 结语

数字化技术在现代服装行业的信息采集和传递、产品设计、生产、营销推广等环节都已有成功的应用,但在少数民族服装领域还不多见。本文分析了数字化技术在少数民族服装领域受限的原因,并参考数字化技术在现代服装领域的应用,从少数民族服装的数字化设计、数字化生产、数字化推广以及少数民族服装素材数据库的建立几个方面,探讨数字化技术在少数民族服装中的应用。少数民族服装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记载与传承,将数字音/视频、互联网技术和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少数民族服装,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少数民族服装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苏日娜.少数民族服装[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2]张营利,胡宁.数字化技术在服装行业中的应用[J].国际纺织导报,2010(8):70-74.

[3]张建钢,张弛.服装领域内的数字化技术的应用[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17(6):1-3.

[4]肖圣颖.论数字化技术对服装企业设计、生产的推动作用[D]济南:山东轻工业学院,2010.

[5]张栋冰,孙守迁,黄宇.基于Web的三维服装展示系统[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6(3):106-109.

[6]邢琦,张欣,李毅.虚拟服装表演及其技术研究[C].2005现代服装纺织高科技发展研讨会,北京,2005,3:205-212.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服装数据库
让人心碎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数据库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数据库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数据库
数据库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