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和阿托伐他汀治疗13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3-09-25 11:00辛克刚于晓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13期
关键词:窦性心阵发性贝沙坦

辛克刚 于晓峰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绝大多数房颤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或其他器质性疾病,发生机制比较复杂。近年研究发现,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均存在显著的心房电及结构重构[1]。本文对13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患者分别采用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和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厄贝沙坦治疗,来观察两组在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的有效性及对左心房的影响等方面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130例在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间在大连友谊医院门诊或住院的阵发性房颤患者,男72例,女58例,年龄53~74岁,平均(64.7±3.2)岁;病程在1~10年,平均(6.2±1.7)年。入选患者治疗前经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片、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及肝肾功能、电解质、甲状腺功能测定;所有患者转复窦性心律前口服华法林3周,其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在2~3之间调整剂量,转复后继续口服华法林4周。入选标准:①有反复房颤发作史,发作时有明确自觉症状,经心电图证实为房颤。②无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③无严重肝肺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及电解质紊乱。④无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心功能(NYHA)Ⅰ-Ⅱ级者。⑤左房直径≥50 mm。⑥无胺碘酮、厄贝沙坦和阿托伐他汀相关药物的禁忌证。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组(对照组)65例、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和阿托伐他汀组(治疗组)6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程、病情等方面具有可比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治疗方法及随访 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杭州赛诺菲安万特民生制药有限公司,200 mg*10片)200 mg口服,3次/d;5~7 d后减量为200 mg,2次/d;持续5~7 d后减量为100~200 mg,1次/d;1~2周后减量为100 mg,1次/d;同时联合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10 mg*7片)20 mg口服,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两种药物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杭州赛诺菲圣德拉堡民生制药有限公司,0.15 g* 7片)0.15 g口服,1次/d。治疗30 d后复查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及心电图,之后每6、12、18个月后复查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了解患者心室率快慢,关注心腔大小,据上述检查结果,评价心功能。各药根据心功能、心率情况及胺碘酮不良反应调整剂量。治疗期间对于心率≤60次/min的患者,将胺碘酮的用法调整为维持量隔日200 mg,1次/d服用,患者耐受良好。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整个试验有3例患者退出研究,1例是肺部感染,1例是甲状腺功能减退,1例是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共127例完成整个试验,其中对照组63例,治疗组64例。对照组和治疗组间比较,左心房内径在治疗后6个月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12~18个月后,对照组的左房内径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见表1。治疗后治疗组12~18个月窦性心律的维持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阵发性房颤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左心房内径比较表(±s)

表1 两组阵发性房颤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左心房内径比较表(±s)

注: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病例数 治疗之前(mm) 治疗后6个月(mm) 治疗后12个月(mm) 治疗后18个月(mm)63 35.4±1.6 36.1±1.7 37.6±1.5 38.5±1.5治疗组 64 35.5±1.8 35.4±1.9 36.1±1.7* 36.3±1.4对照组*

表2 两组房颤患者治疗后房颤转为窦性心律比较[例(%)]

3 讨论

房颤的主要危害是血栓栓塞事件,这也是其致死率和致残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2]。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激活能引起心房间质纤维化,导致心房结构重构,在房颤的发生和维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证实ARB可以有效阻断循环和局部RAS,预防心房重构、延迟或逆转左心房肥厚等。胺碘酮是目前用于房颤转复后维持窦律的最常用的药物,其对房颤的转复、防止复发、维持窦性心律的总体疗效较其他药物为好[3]。他汀类药物在特发性及持续性房颤患者中有维持窦性心率的作用,且能缩短房颤持续时间。综上所述,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阿托伐他汀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能够较高的维持窦性心率维持率,并延缓左房扩大的作用。

[1] 李俭春,周国宝.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心室率控制合并抗凝是一线选择.药学与临床研究,2011,19(4):298-301.

[2] 那开宪.心房颤动治疗中的一些问题.中国医刊,2011,46(4):85-87.

[3] 丛洪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心房颤动治疗中的地位和展望.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5):402-403.

猜你喜欢
窦性心阵发性贝沙坦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阵发性高血压暗藏危机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状况
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窦性心动过缓6例临床分析
窦性心动过缓是怎么回事?
窦性心律,心跳应该是多少次
胺碘酮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厄贝沙坦辅以非洛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25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