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化任务驱动的微视频应用策略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公共实验课为例

2013-09-27 08:48邵明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24期
关键词:情景驱动学习者

◆邵明杰

随着Web2.0和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有关微学习、微课程、移动学习、翻转课堂的研究蓬勃涌现。在这些新型学习方式中,微视频资源的作用举足轻重,微视频资源的开发在国内也掀起一股热潮,预计专门的微视频网站将会越来越多。微视频相对于其他资源更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学习者利用资源的有效率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提供资源的策略。祝智庭教授认为微型内容是片段化松散联结的,如何使这些片段成为有意义的联结体是个难点[1]。因此,如何将微视频中的微型内容串成一个知识主题,发挥微学习的优势,辅助传统教学,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重点。金陵学者提出用“学习任务单”解决学习者课前自学的问题,以提高学习效率[2]。本文试图利用情景化的任务驱动策略提高微视频资源的利用效率,既能使学习者随时随地利用移动设备随机切入进行微学习,又能将所学知识形成一条知识主线以增强课堂学习效果。

1 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界定

1.1 微视频

目前,国内对微视频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视频资源的特点和制作及微视频在教学当中的应用策略和效果。凌巍提出移动学习环境下的微视频资源的研发与编创的贴近性、针对性、碎片化、整体性、互动性五条原则[3];谢晓华探索了操作演示的微视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4];范福兰、范青等均在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中探索了将微视频融入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方式。本文采取范青对微视频概念的界定,认为微视频教学资源是将课程教学资源划分为每个小的教学知识单元,以3~5分钟的时间呈现,依据教学规律而制作的视频片段资源。

1.2 情景化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学习中的应用效果已经为很多研究者证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设计以任务为核心,建立学习“定向点”,然后围绕这个“定向点”,通过设计“学习情景”“学习资源”“学习策略”“认知工具”“管理和帮助”而展开,他们共同服务于由教学目标、学习者、学习内容而决定的学习任务这一核心[5]。情景化任务驱动以设计的学习情景为线索,以学习任务为核心,引导学习者学习相应资源,在情景中明确学习目标,反思学习效果。

2 研究过程

2.1 情景化任务驱动的微视频应用策略

在情景化任务驱动的微视频应用策略中,笔者采取创建真实情景的方式,将每一个需要学习的微视频嵌入真实情景中需要解决问题的后面,再引起学习者深思,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定位所学知识用途的同时进行学习。情景化任务驱动的微视频应用设计过程为创设情境、设计任务、微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等5个环节,如图1所示。其中,创设情境和设计任务环节由教师完成,教师借助网络平台将情景化的任务发布给学习者,学习者在网络平台和移动设备的支持下进行学习,并依据情景化的学习反思及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进而重新学习或者完成学习。

图1 情景化任务驱动微视频应用策略模式图

吴军其等认为,根据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创设具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学习内容。学习情景的创设不仅有助于学习者兴趣的激发,而且有助于学习者创造性思维的培养[6]。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项目中,主要有两类情景创设方法。

1)工作情景。工作情景反映的是工作中真实的环境或情形,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即将理论或问题解决方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有效地做好本职工作或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免费师范生将来的岗位是中小学教师,他们对于未来的工作情景充满期待和畏惧,对任何可能在工作中遇到的情景都会引起高度重视。用工作情景使得每个知识点都在具体的场景之中,可以使学习者在呈现情景的平台中,利用碎片化学习时间通过手持终端设备进行连续的微学习。

如在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使用与维护实验项目中,多媒体教学系统目前在各中小学普及使用,但有些偏远地区的老教师对这些系统的使用和维护并不熟悉,那么免费师范生可能面临两类工作问题:一类是自己使用多媒体教学系统;一类是为老教师培训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使用。笔者针对第二类工作问题设计了具体的情景:“目前学校正在承办一场给偏远农村地区老教师进行多媒体系统学习的培训。您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是某实验中学的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而且上过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这个任务当之无愧应该由您来做。但是要求必须讲清楚以下几个部分:让大家明白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能够让各教师掌握系统中各个设备的开启、关闭方法及其基本操作;能够让教师学会调节液晶投影机的梯形失真、光圈大小以及聚焦;能够让教师学会使用视频展示台将透明胶片、负片以及书本等材料正常投影出来;能够让教师使用控制面板将电脑、影碟机及视频展示台三路信号切换,分别投影到银幕上。”

2)图像情景。由于实验部分有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但是只有4个学时,因此仅涉及处理图片的最简单工具。根据学习者在简单处理图片时常用的工具,实验课程组将Photoshop软件要讲的工具定位在仿制图章工具、渐变工具、文字工具等常用的工具。以提到的3种工具为例,课程组将用到3种工具的被处理图片集中在一起,引导学习者在观看学习资源时,知道工具的用途和处理图片能够达到的效果,如图2所示。

图2 数码图像处理项目中图像情景设计

2.2 情景化任务驱动的微视频学习案例实施过程及效果

1)实施过程。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与管理实验项目当中,实验课程组根据Office办公软件中最常用但是又比较难的部分进行提炼,组合成整个实验项目。实验课程组将Excel涉及的知识点定为排序、条件格式的使用、自动筛选、Rank函数的使用、高级筛选。

①创设情境。中小学教师经常会利用Excel对学习者的成绩进行排名,筛选不及格的人数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设计了具体的工作情景,并以群论坛为平台发布给学生,供大家课前预习。在论坛中通过创设真实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习者更加投入地学习。如:“欢迎您来到实验中学实习,为了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提高各科成绩,需对学生成绩进行详细分析。现在各班期中考试成绩已经出来,这里有6个包含各班成绩的Excel工作表,麻烦你按照要求将成绩统计分析完交给教务处李老师,并列出需关注的学生名单。”

②设计任务。在上一步骤所创设的情景下,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任务,以此为主线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设计这些任务之前,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习者的特征,结合所确定的微内容知识点,设计微观上相互独立、总体上相互联系的一连串任务。在本研究中,笔者所设计的任务如下所示:

为了比较各班教学情况及每名学生的总体学习情况,请求出每个班级每个学生的总分、平均分(运用素材成绩表2);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wG3iOQos5T4/

若学生平均成绩不及格,则教师需特别关注这些学生,了解其学习情况,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请统计平均分低于60的学生人数(运用素材成绩表2);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4PfiicOiLdc/

将平均分低于60分的标红,并列出这些学生的名单(运用素材成绩表2);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7uuQGKV8zjw/

现需在全校范围内奖励总分前10名的学生,您如何找出这10名学生呢?(提示:使用rank函数)求每个学生的总分在所有学生总分中的名次(运用素材成绩表2);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_gb6LV7sWuc/

若某名学生多门课程不及格需引起关注,请列出数学与英语成绩都低于60分的学生名单。在其他区域筛选出“数学”与“外语”均低于60分的学生数据(运用素材成绩表3);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WWnbg3B9LvU/”

③微学习和协作学习。在情景化的任务设计中,每个任务后面附有演示操作的微视频网址,若学习者能够自主完成当前任务,则可以跳过相应的微视频,进入下一知识点的学习;若学习者经过思考后不能自主解决该问题,则点击相应的微视频进行微学习。此外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与其他学习者协作交流完成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微视频充当学习支架,支撑学习者一步一步掌握知识内容。

④效果评价。情景化任务驱动的微视频学习策略中并不是教师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而是由学习者自我测评,如下所示:“反思:在今后的工作中,以上这些技能是教学当中必不可少的。请问您学会了运用公式和函数吗?发现填充柄的好处了吗?学会了countif函数吗?您会用条件格式进行筛选了吗?您发现了哪种函数可以有效地进行排名?您学会利用高级筛选了吗?如果您按照要求能够将工作任务交给李老师,恭喜您通过实习考核了!”教师在设计的情景中为学习者提供反思的线索,学习者依此来反思自己是否完成学习任务,若未完成则继续该微视频的学习,若完成则继续学习其他内容。

2)实施效果分析。笔者在华中师范大学2010级现代教育技术课堂中随机选取两个班级作为控制组和实验组,其中10班为控制组,6班为实验组。以情景化任务驱动的形式发布给学习者进行预习之后,问卷显示,72.73%的学习者认为创设的学习情景有助于深入学习视频,72.72%的学习者喜欢在创设的真实情景中学习视频。而对于情景化任务驱动的微视频应用策略,大部分学习者认为对激发学习视频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理解和深化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认识到所学知识用途都有帮助,如图3所示。

在课堂讲授进行之前,教师首先对学习者预习微视频的效果进行一个小测验,对操作出正确答案的人数进行分析。两个班级各回收有效作业30份,发现实验组都对各个操作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大部分学习者能够进行操作过程中的一部分,但是没有得出正确结果;控制组很少有人进行积极的尝试,不会做的直接放弃。统计最后得出正确结果的人数,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实验组操作正确人数整体趋势好于控制组,由此可见,采取情景化任务驱动的微资源应用策略是有效果的。

图3 情景化任务驱动策略效果分析

图4 学习者对学习任务操作正确人数折线图

3 结论与反思

在本实验的过程中,大部分学习者认真学习了发布的课前预习资源,认为这种学习方式能够使他们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独立的知识单元,在下次学习中快速进入学习情景。相比原来的学习方式,学习者更能明白知识的用途,带着目的学习,提高了学习兴趣。情景化任务驱动的微视频应用策略,为教师利用网络上层出不穷的微视频资源提供了一种方式,这种方式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在未来的实验教学实践中,如何将这种方式更好地用于辅助课堂教学,仍然需要一线教师的进一步探索。

[1]祝智庭,张浩,顾小清.微型学习:非正式学习的实用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8(2):10-13.

[2]金陵.用“学习任务单”翻转课堂教学[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3):6.

[3]凌巍.移动学习环境下的微视频资源研发及编创策略探微[J].中小学电教,2012(11):70-72.

[4]谢晓华.操作演示的微视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2012(34):4-5.

[5]余胜泉,杨晓娟,何克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0(12):7-10.

[6]张剑平.教学视频微型化改造与应用的新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3(3):101-105.

猜你喜欢
情景驱动学习者
情景交际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楼梯间 要小心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