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负压引流结合湿性换药在腹部切口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2013-09-30 06:19上官涛华俞文娟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湿性渗液肉芽

上官涛华 俞文娟

腹部外科手术后易发生切口感染,其发生率为7.75%,其中Ⅲ类切口感染发生率可达13.75%[1]。当发生腹部切口感染时,患者换药痛苦,抗生素使用时间延长,切口愈合时间延长,经济负担加重,可引起患者的不满意,甚至医疗纠纷。而负压切口治疗(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是近10年来提出的切口治疗新方法,被认为是安全、有效和缩短愈合时间的切口治疗新方法[2-5]。现代切口愈合理论也提出,密闭、湿润的环境可促进切口的愈合[6]。因此,自2010年5月以来,我们把这两方面的技术和理念结合应用于20例腹部切口感染的处理中。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普外科手术后发生腹部切口感染患者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40~82岁,平均(51.5±2.8)岁。手术类型:阑尾切除术5例,结肠部分切除术12例,肠梗阻手术8例,直肠癌手术5例,胆囊切除术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切口面积(35.2±5.2)cm2,持续时间(18.1±3.6)d,切口深度(2.2±0.9)cm,切口渗液量(66.4±9.6)ml/d。入选标准为:腹部切口感染,切口难愈≥2周。剔除标准:有出凝血异常者,有血管或器官裸露者,有空腔脏器瘘管者,不能耐受治疗或不能完成规定治疗时间的患者。根据知情同意分成两组,治疗组20例由造口切口治疗师采用简易负压引流技术结合湿性换药的方法治疗,对照组15例由外科医师采用传统的换药方法治疗。

1.2 材料 简易负压引流材料包括墙式负压引流装置、一次性无菌吸痰管、3 M透明贴膜、生理盐水纱布和/或凡士林纱布。湿性换药材料:康惠尔敷料系列。对照组换药材料:纱布、呋喃西林溶液。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由造口治疗师对入选切口根据治疗前基本情况制定负压治疗计划,采用蒋琪霞等[7]制定的“VAC十步法操作流程”(知情同意、物品准备、评估与测量、清洗和清创、擦干皮肤和保护、预热仪器和准备管道、放置管道和封闭切口、调节压力和连接管道、观察吸引效能、观察反应和调整体位),其中负压源不使用“便携式压力可控式负压切口治疗仪”,采用墙式负压,压力为 125 ~150 mmHg[8]。填充物把海藻泡膜改为生理盐水纱布。引流管使用无菌吸痰管,根据创面大小剪数量不等的侧孔。覆盖敷料使用3 M透明贴膜。在患者签署特殊治疗知情同意书后,由造口切口治疗师实施负压治疗,开始时保持持续负压吸引48 h,以后可行间断吸引。当患者简易负压治疗至腹部切口健康肉芽增生填充,创面呈100%红色且渗液已明显减少时[8],停止使用负压。如渗液相对多时可用藻酸盐加泡沫敷料,渗液少时用水胶体敷料,5~7 d更换1次。

1.3.2 对照组 在感染期,敞开部分切口进行清创,呋喃西林溶液清洗切口后,以呋喃西林湿纱布填入切口作为引流条引流渗液。根据渗液情况每天换药2~3次。

两组切口均每3 d记录创面的大小及恢复情况,治疗过程中由3名护士对创面进行观察并拍照,共同核定创面的愈合情况。

1.4 评价指标 治愈:创面在3周内完全愈合,表皮覆盖完好且无需更换敷料。显效:渗液明显减少,有新生的健康肉芽生长,创面面积缩小1/2以上,需进一步换药处理,切口在3~6周愈合。有效:创面面积缩小,有健康的肉芽生长,需进一步换药处理,6~13周愈合。无效:创面面积不缩小甚至还扩大,创面不新鲜,分泌物多,经治疗13周以上仍不能愈合[9]。总有效率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的百分比。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创面愈合的疗效比较(表1)

表1 两组创面愈合的疗效比较 例(%)

表1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6.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简易负压切口治疗结合湿性愈合敷料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换药的治疗效果。

2.2 两组患者切口治愈时间、换药次数、材料费用、疼痛程度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愈时间、换药次数、材料费用、疼痛程度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愈时间、换药次数、材料费用、疼痛程度比较(±s)

注:1)为 t'值

组别 例数 治愈时间(d)换药次数(次)材料费用(元)抗生素使用时间(d)疼痛程度(分)治疗组对照组t值P 20 18.1±6.2 7.8±2.3 873.2±46.5 10.6±3.6 4.2±1.3 15 37.7±8.5 40.0±6.2 1200.0±116.2 18.2±5.3 7.6±2.1 7.8983 19.15051) 10.29181) 5.05451)5.9026值<0.001 <0.05 <0.05 <0.05 <0.001

表2显示,治疗组切口治愈时间、换药次数、材料费用、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 <0.05)。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切口负压治疗技术在切口上使用125 mmHg负压时,切口血液量增加4倍,肉芽组织形成量增加63.3%[8]。本次研究的简易负压切口治疗结合湿性换药的治疗组在使用负压治疗4 d后17例切口均呈红色创面,经5~7 d的治疗健康肉芽填充切口50%以上。说明以中心负压为负压源,生理盐水纱布作为创面填充物所产生的负压环境也可达到引流渗液、坏死组织及促进肉芽生长的作用。而传统换药方法在切口的感染期,为了更好地清除切口渗液及坏死组织,致使换药次数增加,换药时患者疼痛剧烈。同时根据Roveeti提出的“湿性创面愈合”理论,本次研究的12例治愈切口在创面呈100%红色,肉芽填充至50%以上时分别使用溃疡贴、水胶体敷料及免缝胶带拉拢后3周内愈合(其中1例切口二期缝合)。虽然湿性敷料较纱布成本高,但由于它造成的湿性环境可以调节氧张力与血管生长,有利于坏死组织与纤维蛋白溶解,促进多种生长因子释放。并且,湿性环境还促进了肉芽生长,加快了创面上皮细胞的增生和移行的速度,从而尽快促进创面的愈合[9]。因此大大减少了换药次数,所以从本研究看治疗组所需费用与对照组相比,还略有优势。

综上所述,简易负压引流技术结合湿性换药处理腹部切口感染,能够有效地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少切口换药次数,同时,简易负压引流技术因取材方便,易于操作,费用低廉,患者痛苦少,效果较好,易被医护患各方所接受,后期结合湿性换药方法,能减少患者换药次数及疼痛,促进切口愈合的同时还适合患者门诊换药,加快床位周转率及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所以此方法值得在各级医院推广使用。

[1] 张秀琴,刑英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与控制[J].医药论坛杂志,2008,29(3):32-34.

[2] Armstrong DG,Lavery LA,Diabetic Foot study Consortioum.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after partial diabetic foot amputation:a multicentre,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J].Lancet,2005,366(9498):1704-1710.

[3] John KKT,Richard MC,Michael SM主编.周长青主译.美国负压创面治疗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71-95.

[4] 蒋琪霞,刘 云.徐 薇,等.负压伤口治疗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20(6):656-659.

[5] 蒋琪霞,刘 云,徐 薇,等.负压伤口治疗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新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8):29-31.

[6] 朱家源,朱 斌,唐 冰.慢性创面局部处理的现代实践-创面床准备理论的实施[J].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08,14(5):319-322.

[7] 蒋琪霞,胡素琴,彭 青,等.负压封闭辅助闭合技术用于伤口治疗的流程设计[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9B):1-3.

[8] 胡爱玲,郑美春,李伟娟,等主编,现代伤口与造口临床护理实践[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217,18.

[9] 高 岚,周文君,高小华,等.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治疗糖尿病足创面的疗效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3):220-222.

猜你喜欢
湿性渗液肉芽
芪榆油纱布外敷对糖尿病足患者肉芽生长及创面愈合的影响
自制负压吸引联合湿性换药在中小面积烫伤中的应用效果
自制式弹力绷带在重度水肿患者股静脉拔管后渗出中的应用
湿性愈合法在慢性伤口愈合护理中的运用分析
PICC穿刺点渗液的护理体会
防漏膏在PICC置管术渗液中的应用
高渗盐水纱联合优拓对肉芽组织水肿创面的效果观察
美容点痣扫斑笔
湿性敷料用于感染伤口换药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庆大霉素高渗盐水在手足外科感染性肉芽组织创面换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