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环唑和戊唑醇杀菌剂在香蕉中的残留检测方法研究

2013-10-09 03:43张月
湖南农业科学 2013年19期
关键词:丙环唑定容正己烷

张月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海南 海口 571101)

丙环唑和戊唑醇属于三唑类杀菌剂,是甾醇脱甲基抑制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三大功能,杀菌谱广、持效期长[1]。丙环唑的英文通用名称:Propiconazole,分子式:C15H17N3O2Cl2,分子量:342.2,CAS号:60207-90-1,常用于防治香蕉叶斑病、叶条斑病,残效期在1个月左右,一般只对皮肤和眼有刺激作用,经口误服,可引起恶心、呕吐等;戊唑醇的英文通用名称:Tebuconazole,分子式:C16H22CN3O,分子量:307.8,CAS 号:107534-96-3[2],常用于防治香蕉叶斑病、黑星病。试验采用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在两种仪器上同时检测两种农药,优化色谱分析条件,对比两种分析方法的回收率,为检测单位提供更多分析方法的基础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试验仪器:气相色谱仪TRACE GC Ultra(NPD),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2695配2489紫外检测器,电子顶载天平,旋转蒸发仪及各种玻璃器皿。

试验试剂:丙酮、氯化钠、乙腈、正己烷、二氯甲烷、甲醇(分析纯);甲醇、乙腈(色谱纯)。

1.2 药剂和香蕉样品

试验药剂:丙环唑标准品,100 mg/L国家标准样品(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研制);戊唑醇标准品,100 mg/L国家标准样品(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研制)。

香蕉样品:供试香蕉样品来源于海口市秀英区永庄香蕉基地,未喷施丙环唑和戊唑醇杀菌剂。

1.3 标准溶液的配制

1.3.1 GC法 从100 mg/L丙环唑和戊唑醇标准溶液中分别移取0.5 mL标准溶液于10 mL容量瓶中,加正己烷定容至刻度,贮备液浓度为5 μg/mL。从贮备液中分别移取 0.1、0.2、0.4、1.0、2 mL 于 10 mL容量瓶中,加正己烷定容至刻度,上机液浓度为0.05、0.1、0.2、0.5、1.0 μg/mL。

1.3.2 HPLC法 从100 mg/L丙环唑和戊唑醇标准溶液中分别移取0.5 mL标准溶液于10 mL容量瓶中,甲醇定容至刻度,贮备液浓度为5 μg/mL。从贮备液中分别移取 0.1、0.2、0.4、1.0、2 mL 于 10 mL容量瓶中,加甲醇定容至刻度,上机液浓度为0.05、0.1、0.2、0.5、1.0 μg/mL。

1.4 添加回收率

称取25.00±1.00 g香蕉全果,置于150 mL烧杯中,分别滴加丙环唑和戊唑醇标准品1.25×10-3mg、2.5×10-3mg、1.25×10-2mg 于香蕉样品中,得到浓度为0.05、0.1、0.5 mg/kg的待测试样。

1.5 样品前处理[3]

1.5.1 GC法提取 称取待测试样25.00±1.00 g,置于150 mL烧杯中,加入50 mL乙腈,在匀浆机中匀浆2 min,过滤于装有7.0 g左右氯化钠的具塞量筒中,收集滤液,盖上盖子,剧烈摇动2 min,在室温下静止30 min,待乙腈相与水相分层。

净化:吸取10.0 mL上清液,放入旋转蒸发瓶中,40℃旋转蒸发至干,加入2 mL正己烷溶解,将SPE弗罗里硅柱依次用5.0 mL丙酮+正己烷(体积比 10∶90,下同)、5.0 mL 正己烷预淋洗,样品全部转移至色谱柱上,用10 mL丙酮+正己烷分3次淋洗,洗脱液收集于旋转蒸发瓶中,于40℃旋转蒸发至干,加正己烷定容至2.5 mL,待测。

1.5.2 HPLC法提取 称取待测试样25.00±1.00 g,置于150 mL烧杯中,加入50 mL乙腈,在匀浆机中匀浆2 min,过滤于装有7.0 g左右氯化钠的具塞量筒中,收集滤液,盖上盖子,剧烈摇动2 min,在室温下静止30 min,待乙腈相与水相分层。

净化:吸取10.0 mL上清液,放入旋转蒸发瓶中,40℃旋转蒸发至干,加入2 mL二氯甲烷+甲醇(体积比95∶5,下同)溶解,将NH2柱用5.0 mL二氯甲烷+甲醇预淋洗,样品全部转移至色谱柱上,再用10 mL二氯甲烷+甲醇分3次淋洗,洗脱液收集于旋转蒸发瓶中,于40℃旋转蒸发至干,用甲醇定容至2.5 mL,待测。

1.6 色谱条件

1.6.1 GC法 色谱柱:ZB-35(30 m×0.32 mm×0.25 μm);升温程序:初始温度100℃,保持0.3 min,再以30℃/min速度升温至255℃,保持8 min,然后以35℃/min升温至280℃,保持4 min。进样口温度:250℃;NPD 检测器温度:300℃;高纯氮气(纯度99.999%)为载气;氮气流速:1.5 mL/min;空气流速:60 mL/min;氢气流速:2.5 mL/min;进样量:1 μL。

1.6.2 HPLC法 色谱柱:C18(150 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为 55:45;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 μL;波长:225 nm。

2 结果与分析

2.1 气相色谱方法

在气相色谱分析方法中,丙环唑为双峰,丙环唑和戊唑醇的保留时间是5.61 min和5.76 min,峰型对称,出峰集中。标准溶液谱图见图1。

图1 丙环唑和戊唑醇标准溶液谱图(GC法)

2.2 高效液相色谱方法

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中,丙环唑和戊唑醇的保留时间是9.415 min和7.250 min,峰型对称,出峰集中。标准溶液谱图见图2。

图2 丙环唑和戊唑醇标准溶液谱图(HPLC法)

2.3 两种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灵敏度

丙环唑和戊唑醇在香蕉全蕉中的最低检测浓度是0.05 mg/kg。采用外标法峰面积定量,添加回收率用标准曲线法定量,添加浓度及回收率结果见表1。GC方法中,用正己烷作溶剂,配制丙环唑和戊 唑 醇 混 合 标 准 溶 液 :0.05、0.10、0.20、0.50、1.0 mg/L,在上述仪器的条件下测定,得出丙环唑标准曲线方程:y=1.204 11×10-7x,相关系数R2=0.997;戊唑醇标准曲线方程:y=1.533 67×10-7x,相关系数R2=0.997。HPLC方法中,用甲醇作溶剂,配制丙环唑和戊唑醇混合标准溶液:0.1、0.2、0.5、0.8、1.0 mg/L,在上述仪器的条件下进行测定,得出丙环唑标准曲线方程:y=3.29×104x-6.13×102,相关系数R2=0.998;戊唑醇标准曲线方程:y=1.84×104x+1.11×102,相关系数 R2=1.000。

从表1中可知,GC方法中,丙环唑在香蕉中平均回收率为86.9%~111.0%,相对标准偏差为3.0%~7.4%;戊唑醇在香蕉中平均回收率为104.0%~115.0%,相对标准偏差为3.1%~6.5%;HPLC方法中,丙环唑在香蕉中平均回收率为77.2%~93.0%,相对标准偏差为3.1%~8.9%;戊唑醇在香蕉中平均回收率为102.0%~106.0%,相对标准偏差为5.5%~7.5%;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4]。相关谱图见图 3~图 6。

表1 丙环唑和戊唑醇在香蕉全蕉中的添加回收率

3 结论

试验采用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香蕉中丙环唑和戊唑醇。其方法操作简单,方法准确度、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量检测要求。

[1]王爱华,徐宝强.戊唑醇使用方法[J].河北果树,2009,(3):41.

[2]汤 婕,岳永德,花日茂,等.香蕉中戊唑醇残留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8(35):275-279.

[3]NY/T 761-2008.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4]NY/T 788-2004.农药残留试验准则[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丙环唑定容正己烷
正己烷在不同硅铝比HZSM-5分子筛上吸附的分子模拟研究
19%啶氧.丙环唑微乳剂分析方法研究
36%丙环唑·咪鲜胺悬浮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利用废旧轮胎橡胶颗粒吸附VOCs的研究
溶剂解析气相色谱法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正己烷含量的测定
正己烷-乙酸乙酯共沸物萃取精馏工艺模拟研究
30%苯甲·丙环唑乳油防治设施草莓白粉病药效试验
基于改进粒子群的分布式电源选址定容优化
基于LD-SAPSO的分布式电源选址和定容
考虑DG的变电站选址定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