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开放式教学的实施与运用

2013-10-09 03:09罗廷兴
科学导报·学术论坛 2013年8期
关键词:三角形评价过程

罗廷兴

开放式教学是一种通过对教学过程的优化,并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核心的、动态的、开放的教学形式。它以“使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质疑、解疑为核心。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参与性和合作性,使学生的自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结合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开放式教学从以下方面来进行。

一、开放学习环境

现代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和情境的营造是获得数学学习成效的重要途径,叶澜教授也指出:活跃、和谐、民主、平等、欢乐的课堂气氛是学生的潜能、创造性、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生长发展的“阳光、空气和水”。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积极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地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实现学生人格的舒展和自由,能让他们放松地进行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大胆创新,从而形成较为开放的学习环境。其次要让学生有足够的自学时间,享有广阔的联想空间,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在实践运用阶段,教师提出家里新买了房子,要为长6米,宽4米的房间铺地毯,现在商店有宽1米、2米、4米三种型号的地毯,请同学们帮老师参考一下,选择哪一种型号的地毯。有的学生说:“买1米拿起来较方便”,有的说“买4米的铺起来美观大方并且没有接口”,还有的说“选择2米,这样又方便又省钱,床底下可以不用铺”。你们看,学生的回答多精彩呀,不仅有了购买的方法还能说出自己的理由。通过营造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始终会以一种愉快的性情去学习,能轻松地掌握所学知识。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被完全展现,健康的人格得到全面的发展,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培养。

二、开放学习内容

数学来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数学的内容应该是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的数学,能够在实际中得到应用的数学。然而,现行的教材许多内容明显过于陈旧,在编排上刻意追求知识体系上的严密和稳定,不注重从现实背景出发,忽视了数学的实际应用,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为此,我们在教学时,要打破教学内容的封闭,体现其时代性和应用性,对教学内容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及时调整、处理,尽可能地选取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学习材料,把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有意识地把现实问题数学化,用活教材,努力实践“源于教材,宽于教材,高于教材”。使学习内容更加现实、有意义、富有挑战性。

如教学“按比例分配”一课时,首先创设一个开放的问题情境:体育课上,王老师要把24个篮球分给六(1)班男女两组同学进行练习,可以怎么分?有的学生几乎是不假思索就得出,男女同学各分到12个,也就是平均分;也有学生发表不同意见,他们认为这样分不太合理,因为六(1)班男生有30人,女生有18人,男女人数不一样,应该按人数的多少来分,人数多的多分一点,人数少的少分一点,由此引出一种新的分配方法——按比例分配,然后以此例展开教学,进一步研究探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这样教学,因为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教材进行调整,学生很感兴趣,学起来觉得比较容易,课堂上教师也不用多说,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合作探究,效果比较好。

三、开放学习过程

布鲁纳认为:“不经过真正的知识过程而单纯接受的知识,不能成为生动的知识。”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单是教会学生解答,掌握结论,而是让学生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从而主动寻求和发现新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和经验的形成过程中去,凡是学生自己能够独立探索的,教师决不替代,学生自己能够发现的,教师决不代为讲解。

如,我曾经听过一位教师是这样教学“三角形的面积”的,他改变了“教师演示,学生当听众,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封闭式教学过程,而是大胆放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索规律,发现规律。先提出探索的目标:“你们利用手中的三角形纸片、直尺、剪刀,能否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找到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分下列步骤进行:第一步,让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反馈发现:有的学生用两个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成正方形,有的学生用两个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长方形,也有的学生用两个一样的斜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等等;第二步,学生出示拼成的各种图形后,提问:“拼成的图形的面积与原来的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发现拼成的图形面积是原来一个三角形面积的2倍;第三步,各组汇报交流后,老师引导学生共同总结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总结,自己去获得。充分确立了“过程”的应有地位,并在促使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创造力。

四、开放学习方式

开放式教学活动的过程是动态的,适时变化的,要开放学习方式就应改进学生原来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意识的发展,要变传统的学生“认真听讲”为“小组合作”、“同桌合作”、“师生合作”等多种群体学习方式与独立思考的个体学习方式有机结合,优势互补,促进学生自主求知。在课堂上,小组内交流探讨,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取长补短。教师适时点拨、引导,使得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提高。

如教学“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以24×3为例,有位教师在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试算,允许并鼓励他们有不同的算法:(1)24+24+24=72,(2)20×3=60,4×3=12,60+12=72,(3)8×3×3=72……学生有转化成连加的,有拆开乘的,有列竖式的等等。之后,在学生独立思考解决的基础上,再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同伴的解法,让他们在相互交流、碰撞、讨论中,逐步明确算理,而且重点探究后,教师仍不急于归纳计算法则,而是继续让学生尝试计算他们自己提供的另外几道乘法式题,仍允许他们选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可口算,可笔算,再在相互交流中感受计算方法的灵活,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知道什么时候应该用笔算,基本掌握进位乘法的(下转第95页)算理算法。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探讨,帮助学生获取知识,享受成功的喜悦,使不同的人学到了不同的数学。

五、开放学习评价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每个人在出色完成一件事后都渴望得到别人对他的肯定和表扬,这种表扬就是激励人的上进心,唤起人的高涨情绪的根本原因。”我们要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我们要转变评价观念,改变以往单一的评价方法,实施开放性的评价,既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评价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维特点,解题策略和合情的推理能力。既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又要评价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如:学生会不会提问,会不会思考,会不会表达,敢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会不会收集处理信息,会不会合作讨论,会不会动手操作等。评价形式也要多样化,可以教师评价,也可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还可以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在评价他人的同时接受他人的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状况,学习水平和学习习惯,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和愉悦,从而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实施开放式教学,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反思,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积极为学生创设条件,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中,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使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得到培养,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启迪,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

猜你喜欢
三角形评价过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画一画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