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动脉血气分析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2013-10-11 03:58姜琪锋
河北医学 2013年10期
关键词:酸中毒室性血气

姜琪锋

(江苏省如皋市第四人民医院, 江苏 如皋 2265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老年人中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发展缓慢,但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死亡率高。由于老年COPD患者长期缺氧,易造成低钾血症、低钠血症、呼吸性酸中毒等内环境紊乱,加之老年人心脏传导系统退行性改变,很容易合并心律失常[1]。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COPD患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其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相互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入选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间住院治疗的196例COPD患者,其中男性114例,女性82 例,年龄65 -84 岁,平均(71.4±5.9)岁。所有患者均经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胸部X线片及肺功能检测,符合2007年中国COPD诊疗指南[2]的诊断标准,且年龄≥65岁,并排除以下患者:既往有器质性心脏病及心律失常病史;病情严重需行有创诊疗;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异常。同期选取老年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65-82岁,平均(70.7±5.6)岁。两组患者性别(X2=2.37)、年龄(t=0.1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入选对象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所有受试者均查动脉血气分析,完成动态心电图(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DCG)检查。

1.2.1 血气分析检测:采用GEM Premier 3000型血气分析仪,COPD患者于入院即刻取桡动脉或股动脉急查血气分析,对照组在体检时取桡动脉血完成血气分析检测。检测指标及参考范围:血氧分压(PaO2)75-100 mmHg;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35-45 mm-Hg;pH 值7.35-7.45;实际碳酸氢根(HCO3-)20.0-29.0mmoL/L。

1.2.2 DCG 检查:采用美国 Avionics公司 Del Mar 563型动态心电图机,COPD患者在入院当日完成常规检查后开始行24h DCG检查。对照组在体检中完成24h DCG。心律失常仅统计以下类型:①室上性心律失常:包括频发房性期前收缩(AP)、房性心动过速(AT)、心房扑动/颤动(AF/Af);②室性心律失常:包括频发室性期前收缩(VP)、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扑动/颤动(VF/Vf)。

1.3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3.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以患者心律失常发作次数为因变量,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血气分析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COPD组和对照组临床指标比较

2.2 COPD组和对照组DCG结果比较:COPD组122例患者(62.2%)发生心律失常,其中室上性心律失常72.1%(88/122),室性心律失常 27.9%(34/122);对照组仅13.3%(4/30)发作心律失常,其中室上性心律失常 10%(3/30),室性心律失常 3.3%(1/30)。COPD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室上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X2=23.356、18.741、18.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COPD组和对照组DCG结果比较 n(%)

表3 心律失常组与非心律失常组患者血气分析结果比较

2.4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患者心律失常发作次数为因变量,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血气分析指标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心律失常发生的因素为 pH(β=1.761,OR=4.765)、PaO2(β=1.602,OR=3.492)、PaCO2(β=1.635,OR=3.451),P <0.05,即存在酸中毒、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老年COPD患者其发作心律失常的风险更高。结果见表4。

表4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且高发的慢性疾病,据统计资料显示COPD是近年来唯一呈持续上升的常见病[3]。COPD不仅影响呼吸系统,而且引起全身其他重要脏器如心脏、脑、肾等发生不可逆病变,尤其是可能引起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本研究纳入196例老年COPD患者,DCG检查结果显示72.1%(122/196)的患者合并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因本研究未纳入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及各类束支传导阻滞等类型的心律失常,故这一结果较部分研究[4,5]显示的数据略有差异。与健康体检者的13.3%的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老年COPD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升高。

研究显示COPD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病理生理基础可能是COPD导致了心脏器质性损害或心肌代谢紊乱,而感染、心衰、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是诱发和加重心律失常的重要因素[6]。本研究分析了心律失常与血气分析结果的关系。结果显示是否合并心律失常的COPD患者间pH值、PaO2与PaCO2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H值、PaO2与PaCO2水平是影响COPD患者心律失常发作的主要因素,即酸中毒、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程度越重则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越高。国内任永宏[5]研究显示COPD患者经抗感染、氧疗、改善通气等治疗后COPD患者缺氧、呼吸性酸中毒及高碳酸血症得到纠正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亦证实了上述因素与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低氧血症可刺激内源性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兴奋性增加,儿茶酚胺释放增多,并通过心肌β-受体发挥正性肌力、正性传导作用,同时缺氧诱发心肌动作电位异常和除极加强都易引发心律失常[7]。而COPD患者在酸中毒、高碳酸血症状态下由于pH值降低,心肌细胞氧化反应增强,氧自由基增多导致心室肌细胞持续性钠电流增大,并加大室壁电离散而诱发折返,最终诱发心律失常发生[8]。

综上所述,本研究显示老年COPD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且与COPD导致的酸中毒、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密切相关。因此临床上对存在上述因素的老年COPD患者在积极纠正感染、改善通气、维持酸碱代谢平衡治疗的同时,应关注患者的心律变化,及时发现可能合并的心律失常并给予处理。

[1]Sin DD,Paul SF.Impact of cancer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Curr Opin Pulm Med,2008,14:115-121.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修订版)[J].中国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31.

[3]Hua C,Dong MM,Zhi MW,et al.Prevalenc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subjects hospitalized due to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Beijing from 2000 to 2010[J].Geriatr Cardiol,2012,9(1):5-10.

[4]唐海峰,黄宝晨,刘会玲.中老年人心律失常特点与病种关系分析[J].河北医学,2009,15(2):161-164.

[5]任永宏.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心律失常特点及处理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2):237-238.

[6]陈小兵,陈勃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心肌损伤血清生物学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西部医学,2009,21(9):1474.

[7]杨苏萍,张琴,贺小颖.237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心律失常分析[J].广西医学,2007,29(11):1807.

[8]肖玲,郑小河,余汉光,等.慢性阻塞性肺病二氧化碳分压与生命质量的相关性分析[J].河北医学,2009,15(3):253-255.

猜你喜欢
酸中毒室性血气
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瘤胃酸中毒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不同起源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预防及治疗策略
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