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挤出机节能高效螺杆设计

2013-10-11 03:11史民强宫雨明
哈尔滨轴承 2013年4期
关键词:塑化挤出机熔体

史民强,姜 帅,宫雨明

(1.哈尔滨市新农天丰塑料有限公司 黑龙江 哈尔滨150038;2.哈尔滨哈轴精密轴承制造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150036;3.哈尔滨轴承集团公司 电机轴承分厂,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1 前言

目前多层共挤吹塑薄膜在农膜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国内的多层共挤吹膜设备在很多方面落后于国外设备,主要表现在产量不高,塑化质量难以保证。针对以上问题,采用屏障型螺杆,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2 挤出机的技术与发展

挤出机是挤出成型生产线的最主要部分,包括挤压系统、传动系统、加热冷却系统和控制系统,用来提供温度和组成均匀的熔料以得到稳定可控的产品。螺杆是塑料挤出机的心脏,其设计和加工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设备水平的高低,它的作用是输送固体塑料、塑化成熔体并提供成型所需要的压力及流量。研究螺杆挤出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理化学过程,有助于深入了解挤出成型工艺,对实际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普通单螺杆即传统经典的三段式:加料段、压缩段、均化段,但是这种螺杆结构已不能满足多种塑料挤出成型的需求,目前在螺杆设计上,突破传统经典结构,采用组合形式,即采用各种混炼元件、剪切元件与螺杆基体进行组合是一种新的技术。

组合螺杆多由输送区,压缩区、剪切区、减压区和混炼区组成,用于改变物料输送状态,进而提高物料的分散混炼能力和熔融速度等,使其更好地均匀塑化。

单螺杆挤出机还是一种低能耗、低成本的良好的排气机型,能提高塑料制品的产量和复合膜的外观质量(塑化和混色效果良好)。螺杆机筒结构能适应各种塑料的特殊加工,只要技术措施得当它基本能达到双螺杆的挤出效能。如国外现使用的塑料挤出机,相当一部分就是单螺杆的,由于技术含量高、产量大、压力波动小等优点,部分取代了双螺杆挤出机。

3 屏障型螺杆的设计

3.1 屏障型螺杆的特点

屏障螺杆的工作原理如图1 所示,其主要参数有螺杆直径、螺杆长径比、几何压缩比、螺旋升角、螺槽深度、螺棱宽度、螺杆与机筒间隙、螺纹头数和螺杆头部形状等。

图1 屏障螺杆的工作原理图

根据以上参数,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ED)软件,数值仿真动态模拟螺杆的挤出过程,运用CED理论,可以减少实验次数,解决某些由于实验技术的限制而难以进行测量的问题,同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节省开发成本。螺杆上每个段的功能和名称见图2 。

图2 螺杆设计图

从图2 可见,在螺杆的压缩段,设一根辅助螺纹(屏障螺杆),辅助螺纹外径小于原螺纹外径,螺距大于原螺纹螺距,以便聚合物熔体能流过辅助螺纹屏障而进入熔体液相槽;辅助螺纹把螺槽分成了熔体液相槽和固相槽。随着横截面减小,固相槽的宽度和深度逐渐减小,熔体液相槽的宽度和深度逐渐变大,即横截面相应增加。在辅助螺纹末端,熔体液相槽的宽度和深度继续变大,最终变为计量段的宽度和深度。因固相槽的体积逐渐减小,保证了气体的排出,而不象单螺纹螺杆需要一定的压缩比才能排出塑料中的气体。随着固相槽的深度逐渐变小,所有聚合物熔体必须流过屏障螺棱间隙,进到熔体液相槽,未塑化的固体粒子不能通过间隙,而留在固相螺槽,这种屏障螺纹,具有将固体和熔体分离的功能,又称为分离形螺杆。

固相槽直接与机筒接触,能吸收更多的热量,同时固相槽直接受到很强的剪切作用,越来越多的剪切热将提供给固体料使其塑化熔融,这种塑化好的熔体(液相)进入液相槽后导致一定程度的混合,打破层流混合的流动以及延长形变历程的混合性差的状况。

液相槽的宽度和深度都是变大的,剪切应力变小,保证熔体温度不会继续升高(又称作低温挤出,但温度仍然在熔点(Tg)以上),这样的过程一直到固相槽结束。这种设计的优点主要是熔融的液相熔体与未熔融的固体物料分离开,缩短了挤出机的长度,加快了挤出过程,因此,在固体槽与螺杆之间形成的熔体膜的机会不多,固体槽崩溃的机会也少,因而熔融过程能以更稳定的方式进行。

这种熔融机理使屏障螺杆塑化效果好,保持低的熔体温度,适用多种型号树脂的加工。

3.2 分散混炼元件

为使塑炼挤出机具有分散混炼功能,必须在螺杆计量段中间设立分散混炼元件,距螺杆头端的距离约2D(见图2)。它是指开凹槽或开键槽的混合段,沿螺杆设置多个斜屏障螺纹,没有塑化好的塑料颗粒便不能通过间隙。在斜屏障段的进料槽内受前端封闭的影响,而成为旋转涡流,直到进一步塑化成熔融状态时才能顺利通过间隙被挤出,保证了混炼和混色效果。压力降消耗在混炼段,降低了挤出产量,按螺旋方向开斜凹槽,能实现在进口和出口螺槽中向前拖拽输送,对挤出量的降低影响很小。

在斜屏障混炼段的进口螺槽的深度逐渐减小直到末端为零,而出口槽的深度则相反,沿进口槽流动的物料越过屏障而进入出口槽。

3.3 屏障型螺杆的使用效果

产量高(比相同直径螺杆产量提高25%,长径比仅1:25,代替原螺杆长径比1:30),挤出稳定性好,排气和液相塑化分散混合能力有很大提高,达到最小化的聚合物降解,薄膜光学及力学性能有很大的改善,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对加工结晶性聚合物是卓有成效的,但对加工温度范围窄的树脂不能用此螺杆,如PVC等。

4 结束语

随着挤出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和技术上的不断进步,对塑料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软件的开发利用为螺杆的研发提出了更好的方法。高速高效和节能一直是挤出成型追求的目标,采用科学计算、理论分析与实验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动态模拟塑料螺杆挤出过程,向高技术含量、高产量和良好的排气性等方向发展,是将来新型螺杆的发展方向。该技术已获国家专利。

猜你喜欢
塑化挤出机熔体
可剥离胶塑化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沟槽机筒单螺杆挤出机塑化性能的模拟研究
聚合物熔体脉振传递过程的协同学研究
注射保压过程中O2/N2分子在PMMA熔体内部的扩散行为
注塑机塑化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耦合双槽单螺杆挤出机停留时间研究
含硅芳炔树脂及其共混物熔体的流变性能
三螺杆挤出机熔体输送能力的评价
聚乳酸用单螺杆挤出机熔体输送段数值模拟研究
聚氯乙烯复合地垫的塑化工艺及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