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教学的“授生以渔”

2013-10-12 03:42蒋锋
中学时代 2013年8期
关键词:教给学法历史

蒋锋

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认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如何学习的人。此话道出了一个普遍真理:掌握学习方法远比拥有知识重要。人们只有具备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才能促进科学的发展,也只有学会了学习方法,才能更好地适应知识爆炸的新时代的需要。

在实施新课改的教育中,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行为进行授课活动的教师们面临着时代发展的严峻挑战。传统的观念已把教师的职责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它内含着一种为知识而知识的倾向,在培养目标上,它指向的是“学”而不是“做”,新课改要对此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上进行全面的改革与创新。那么,我们中学历史教师应如何面对这次教学改革的洗礼呢?本人在历史教学中极为注重对学法的指导,现总结如下。

首先,备课必须精心设计学法。备课是讲授新课的第一个重要环节,有如戏剧中的“序幕”,一开始就能立即抓住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新教材的课前提示往往是根据学生求知欲旺盛和好奇的心理特点,精心编拟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悬念,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关切和渴望。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教师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抓住特点,在考虑教法的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学法,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如何学才会更轻松。不同的教材,不同的章节内容,都有其特点,教师在教法和学法的处理上往往要选择不同的形式。

其次,课堂上必须教给学生各种学习方法。学生的学常常是以教师的教为模板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学法形成和掌握的主渠道。因此,教师上课不仅要“传道授业”,更要“教给学法”。

一、要教给学生自主钻研教材的方法

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主体意识。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选择性态度,是学习活动的自觉动力,是鼓舞和推动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巨大力量。对学生自主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激起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就要多学习一些教育理论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并且要刻苦钻研教材,依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巧设问题,促进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进而产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教科书既是教师教学、考核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教材脉络,理解教材,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教材中有些内容对掌握某一部分知识或解决某一类问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些内容就是教材的关键。作为教材的关键,它在攻克难点、突出重点过程中往往具有突破口的功能。一旦处理好教材的关键,与其相关的教学内容就可以迎刃而解。我常常在教学每一章第一节课的时候系统地讲述本章教材的主要内容框架,与前后章节的联系以及重难点。

二、要教给学生科学记笔记的方法

课堂笔记要记对学生自己有用的笔记。古今中外无数事实证明了:一个科学的学习方法将使学习者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越学越聪明,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中记好笔记就是课堂学习的科学方法之一。我虽然很欣赏认认真真地单独用一本笔记本满板地记录老师写的一切板书,甚至将老师所讲的口水话也记下来,但我并没有要求学生这样做。我每带一届学生,都在第一节课里讲明记笔记的方法,无需专门的笔记本,笔记一律记在书本上的空白处,可以在书上划线,老师补充的小资料一定要记,可以写在书中相应文段的空白处。这样费时不多,但效果很好,复习起来一目了然。

三、要教给学生课后复习巩固的方法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这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在知识激增、信息爆炸的时代,储存了多少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生要学会如何寻求和获得知识。这就要求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将不再是单向传递的关系,而是双向交流的关系,教师不但要有能力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要同学生进行各式各样的认识交往。只有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才能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

课外学习是对学校课堂学习的补充和升华。当今社会媒体众多,知识来源渠道丰富,单纯的掌握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经常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外读物来深化自己的学习,看电视可多看《探索发现》“历史探秘”等节目,可在网上查询历史教育网站,课外书可多看历史杂志等等。“处处留心皆学问”,只有一碰到疑点便穷追不舍、探寻究竟,才能学有所得。课外学习中还应注重参加社会实践,参加乡土历史活动,力所能及地创造一定的条件,亲自动手,完成一些探究,来强化所学历史内容。

总之,教给学生科学学习历史的方法在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教和学,教师应充分利用科学学习的功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它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学习方法种类繁多,不胜枚举,它也是因人而异、因科而异的,教师教给学生的方法不一定对每一位学生都管用,还必须依靠学生自己去应用、去总结、去完善,形成一定的学习模式,这样才能形成自己固有的方法。而教师也只有在教学中注重学法的应用,才能让大多数学生尽快地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业成绩。

猜你喜欢
教给学法历史
A Father
《论语》—为政篇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猫咪教给我们的人生道理
教老师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赵学敏学法作品《沁园春·雪》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