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校专业型学生社团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的优势

2013-10-16 03:30赵润红黄超
改革与开放 2013年15期
关键词:高校教育综合素质优势

赵润红 黄超

摘要: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国家、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是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本文认为现有的高校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存在条块化、学生主体缺失、限制较多等问题,可以将高校专业型学生社团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载体,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校教育;综合素质;专业型学社社团;优势

专业型学生社团作为高校学生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专业性、学术性、实践性而越来越受到高校及学生的欢迎。现阶段对专业型学生社团功能和作用的相关研究主要关注其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营造学科氛围、探索教育教学形式等方面,而对专业型学生社团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和作用探讨相对较少。本文从培养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所具有的内涵、现阶段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专业型学生社团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和作用。

一、提高综合素质是高校教育的应有之义

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民族的振兴和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核心要素是知识创新,人力资源是实现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而综合素质是人力资源创新能力的基础和体现。高校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大任务,是我国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阵地。

培养较高综合素质学生是高校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在高校工作中居于中心地位,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也是高校教学水平和教学实力的综合体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培养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和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指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综合素质是学生就业竞争力强弱、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相关研究指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选择,最受重视的分别是专业基础知识、思想道德修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与学生单方面的能力相比,用人单位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陈新景等人的调查研究指出,用人单位对所需要人才的条件排在第一位的是综合素质,其次是专业素质、学历、学校名气、性别和证书。从这个角度来说,综合素质高低关系到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的强弱,对提高学校就业工作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总之,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国家、学校和学生的命运,是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

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和体现

一般认为,人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品格素质和身体素质四个方面。其中,身体素质是关键,科学文化素质是核心,心理品格素质是关键,政治思想素质是主导。一个人素质的高低就是这几方面综合水平的衡量。现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表现为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科技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等。这些素质,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和特点,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制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素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应具有“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素质,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德育方面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方面;要求有学习、实践、创新方面的能力,学会知识技能、动手动脑、生存生活、做人做事;全面发展主要指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指的是拥有健康的身心、强健的体魄、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具有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注重安全意识、生命意识、国防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的综合素质。

综合来说,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品德等综合一体化的教育。社会愈进步,对人完整个性的塑造要求就愈高。因而,我们必须注重人的潜能的开发、人格的塑造和素质的培养。这样才能使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既有崇高的理想和抱负,又有高度事业心和使命感;既有能适应快节奏的工作环境的身体条件,又有能适应紧张激烈竞争环境的心理状态;既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公德意识,又有很高的人文素质;既有多方面的知识,又有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本领;既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又具有不断创新精神的复合型、综合性的人才。

三、目前高校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校形成了从综合素质培养到测评的体系和模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缺乏一体化的综合素质培养载体

现阶段高校主要通过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培养以专业理论知识为主的知识素质,实践教学体系培养以专业实践能力为主的能力素质,校园文化活动培养人文方面的能力和素质。综合素质培养条块化,这样的培养体系和模式割裂了知识、能力、品德素质之间的有机融合,未形成知识、能力、品德等综合素质一体化教育体系。

2.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综合素质培养的对象,是综合素质教育中的关键一环,然而在现有的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却未能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影响了综合素质的培养效果。

3.综合素质教育活动存在较多限制

现有的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在实施过程中条件要求高且限制较多。不论是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还是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具备相应的主客观条件,这就对学校的教学环节、教学时间的设置,教学设备、场地等条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客观上影响了综合素质的教育活动的开展。

四、专业型学生社团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优势及建议

专业型学生社团主要指以满足成员对知识的需求为基础,以提高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共同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与专业学习、学术研究结合较紧密的,带有专业实践性质和多学科交流的社团,一般分为专业型和研究型两种。相比较一般的高校学生社团和现有的高校综合素质培养模式,专业型学生社团具有如下优势:

1.将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培养较好地结合起来

专业型学生社团作为高校学生社团的一种类型之一,除具有高校社团的一般功能外,更为重要的是专业型学生社团以强化专业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而一般社团的主要功能是强化人文素质的培养及丰富校园文化。而专业教育则主要有专业课程及专业实践环节来承担。这种培养模式导致人文素质与专业素质培养相分离。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专业型学生社团将强化专业素质、技能与强化人文素质很好地结合起来,真正实现综合素质教育一体化的融合。

2.将知识、能力、品德素质培养融为一体

专业型学生社团通过知识讲座、操作比赛、观摩、义务服务等活动,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从而使大学生了解甚至掌握更多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内容,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增强了自己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巩固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动手能力。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培养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情商;同时社团成员可以利用专业技能,开展针对师生、校外群众的社会公益服务,能够强化自己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不断培养职业道德,学习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交往的道德规范,并加强自己的社会公德意识,从而推动道德素质的提升,提升道德素质。

3.较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高校学生社团一般是在校大学生依照共同的兴趣、爱好自发组成的群众性校园业余组织,遵循“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理念,社团成员对于组织的成立、管理、活动的开展具有较高的自主权和参与权,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专业型学生社团的成员可以依据成员的专业方向、专业兴趣、社会需要组织活动,在组织活动中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培养专业动手能力、提高职业道德素质。这样通过专业型学生社团这一载体,将综合素质提高的主体能动性交给了学生自己,提升了综合素质培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

4.专业型学生社团灵活性强

专业型学生社团主要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活动,对学校教学环节影响不大,在开展活动时对场地、设备的要求不高,从而突破了现有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在实施过程中条件要求高的限制。社团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项目综合性强、活动设置灵活等特性,这一切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溶于学生的日常校园生活中,素质教育实现常态化、寓教于乐。

高校应充分认识到综合素质教育在学生培养中的重要意义,不断创新综合素质培养模式,制定相关激励和管理机制,更好地发挥专业型学生社团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的优势。首先,从学校层面来说,以加强引导,重点扶持专业型学生社团的发展。其次,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来说,可以将学生参与专业型学生社团作为课外创新活动的主要环节之一,设置一定的学分作为学生参与激励机制。第三,专业教学系部,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成立与自己系部专业学科相关联的专业社团,使得每位学生都有参与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专业型学生社团的机会。同时,还要制定指导教师激励机制,使专业型学生社团成为科研和教学的有益平台。第四,社团主管部门制定完善的社团活动监督评价机制,使社团管理规范化。

总之,只要高校加强引导和重点扶持,构建科学有效的激励和管理机制,就能使专业型学生社团成为全面拓展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载体。

参考文献

[1]毕洪东.高校专业型学生社团的发展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1):58-59.

[2]于洋,唐瑞.从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录用标准反思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J].理工高教研究,2008(8):94.

[3]陈新景,等.应用型地方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求调查:基于社会用人单位及大学生的视角[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94.

[4]牛进社.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措施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9):62.[5]陈义彬.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11(18):24-25.[6]李倬.关于全面提高高校大学生综合组织的思考[J].沧桑,2010(6):61.

[7]宋晶.高校学生社团类型与功能研究:基于南京大学社团情况调查分析[J].消费导刊,2008(9):253-253.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学科学“十二五”一般规划课题——“甘肃省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型学生社团在专业实践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编号:GS[2011]GHBG084)]

(作者单位:兰州工业学院)

猜你喜欢
高校教育综合素质优势
矮的优势
画与话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第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