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旅馆防火问题研究

2013-10-18 14:42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13年10期
关键词:卧房太空舱消防设施

●李 京

(青岛市消防支队,山东青岛 266001)

“胶囊旅馆”(Capsule Hotel),也称之为“太空舱酒店、旅馆”、“胶囊公寓”、“棺材旅馆”、“节能青年客栈”等。这种旅馆近年来在东南亚、欧洲各国纷纷涌现,英国、法国、德国、立陶宛都相继建成了类似的胶囊旅馆,由于它低碳环保、价格低廉、服务便捷,深受差旅一族,尤其是年轻游客的欢迎,入住率非常高。近几年,中国商家也不失时机地结合国情,在部分旅游城市筹建这样的旅馆、客栈,但目前由于此类场所缺少消防审核验收规范标准,消防部门在审批时对该类场所无据可依,导致“胶囊旅馆”纷纷陷入窘境。

1 “胶囊旅馆”的结构及组成

“胶囊旅馆”主要由接待前台、休闲大厅(包含水吧、咖啡吧、茶吧、阅览室、洽谈区和上网冲浪区等)、娱乐大厅(包括棋牌室、台球厅、拳击靶等)、行李存放区、淋浴中心(包括洗漱间、淋浴间、卫生间、自助洗衣机等)和太空舱式卧房六大部分组成,其中太空舱式卧房是“胶囊旅馆”的主要亮点,也是消防部门需要重点规范的场所。

以单人舱为例,太空舱式卧房可分为外壳和内胆,每个舱体重量约为150 kg,其内部标准配置为:液晶电视机+电脑显示器组合、立体声耳机、换新风系统、照明系统、烟感报警、消防灭火器、无线宽带、电视信号接入、梳妆台、镜、迷你折叠式写字桌、毛巾架、衣帽钩、储物兜、不锈钢扶手等。

2 国内“胶囊旅馆”防火设计及消防设施配置情况

目前,国内“胶囊旅馆”已通过《国家新型实用型专利》申请和批复,属新型实用型设计,但是还没有对应的法律法规。因此,防火措施都是在借鉴国际上成熟的胶囊型酒店做法,整合日本等国的运行规范和安全标准,参照公安部颁布的消防规定基础上出台的,这些措施包括防火阻燃、消防设施、通风处理、应急疏散等多个方面。

2.1 防火阻燃

防火阻燃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太空舱式卧房构成材料的防火性能。太空舱式卧房由可拼装式复合材料构成。其中,立柱为方型塑木,隔墙板为塑木,内侧板为康倍特耐火板材。

2.1.1 塑木材料的防火性能。塑木是一种可再生利用材料,已通过欧盟输入的全部标准,在台湾地区也通过了消防论证,按《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2006)进行防火安全性能型式检验,其燃烧性能达到A1级

2.1.2 康倍特防火板的防火性能。该产品是一种高端防火材料,按《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2006)进行防火安全性能型式检验,其燃烧性能达到B级。

2.1.3 钢结构的防火性能。此类材料为国标型材,整体结构可单层承载800 kg重量,结构螺接均为不锈钢材料。

2.1.4 内部设置的防火性能。床垫采用的是阻燃海绵,光源采用低压(LED)照明,蹬梯采用钢结构和防火塑木板组件。

2.2 消防设施

由于国内没有关于“胶囊旅馆”的消防设施配置的明确规定,目前关于消防设施的配备,太空舱式卧房内部是参照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指导标准进行配置,外部空间则是按照国内《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设置。

2.2.1 太空舱式卧房消防设施配置

在太空舱式卧房设置自动消防系统和机械通风系统。各单体空间配置自动火灾报警系统,可独立调控或中央集控,开关采用集成开关。安装自动喷淋系统或单体安装便携式灭火器。配装机械换气设备,换气次数为每小时5次以上。采用中空隔层管进风口输入,通过室内机械排风连续输出,确保空气流通,排风量可进行微调。

2.2.2 客房内消防设施配置

以建筑面积1200 m2的客栈为例,二、三、四层共24个房间,100个太空舱,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标准进行配置。各类设施的配备见表1。

2.3 应急疏散

发生火灾时的疏散效果是防火设计首要考虑的问题,也是“胶囊旅馆”面临的主要问题,太空舱式卧房的密闭性、客房内人员的聚集性,都给应急疏散增加了难度。

2.3.1 太空舱式卧房

目前,对于太空舱式卧房的应急疏散问题,在开始设计卧房时做了一些硬件上的考虑:(1)单体空间的高度及开口面积。室内有效高度不低于1.1 m,单人有效旅居面积不低于2.6 m2。外置式安全蹬梯、拉手,防滑防摔;进户开口面积,纵向不小于总(立面)面积70%,横向不小于60%。(2)内部软件的设置。独立设置指示灯、应急灯和紧急避难路线图,室内实行全面禁烟。(3)消防应急预案。参照《消防法》和《旅馆业法》相关规定,结合胶囊型酒店的特点,制定消防应急预案。

表1 客房内消防设施配置表

2.3.2 客房空间

单元设置一室不超过10列(20个床位),连续配列设置不小于1.2 m的安全疏散通道,客室安全通道宽度不小于1.5 m;客室每500 m2以下设计有效防火隔墙,出入口安装常闭锁式防火门或烟感联动防火门;客室禁止使用明火,公共区地面照明度不低于30 Lx,设置窗口及换气设备,室内实行全面禁烟;各楼层客室,卫生间和盥洗区不多于30人为一旅居区域。

3 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目前“胶囊旅馆”在新加坡已经通过消防审批,新加坡采用的是英联邦消防标准,非常严格,而在我国却因消防标准、规范的空白,遭受重创,如何在保证消防安全的同时,为社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面临的问题

3.1.1 技术标准问题。目前,“胶囊旅馆”作为一个新兴的事物,在我国还没有一个广为认同的标准体系结构,有些地方虽然出台了关于青年旅社的地方性标准,但对太空舱式卧房这种全封闭式的结构却无明确约定。当前,我国在此领域的经验较少,标准的制定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些客观情况将直接制约“胶囊旅馆”的发展。此外,完善的政策和法律也是影响“胶囊旅馆”发展的关键因素。

3.1.2 安全问题。“胶囊旅馆”本身的消防安全是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其中太空舱式卧房内部的防火安全是防范的重点,除了对材料的燃烧性能、内部自动喷淋喷头以及自动火灾报警设备等硬件上的要求外,软件上,对入住客人、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胶囊旅馆”太空舱式卧房,作为一个私密的空间,监管者无法触及,入住者私自吸烟,携带易燃物品进入,谁来监管,如何监管,监管是否会流于形式,最终是否会形成一个封闭的“集体宿舍”,这些都无法预料与控制,其潜在的火灾隐患及连带的火灾危险性毋庸置疑。

3.2 解决措施

3.2.1 制定规范或标准。从长远发展看,制定符合消防技术标准的规范是解决“胶囊旅馆”的主要对策,国家对“青年旅舍”的规范就是很好的例证。

3.2.2 对个案进行性能化防火设计。标准的制定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要想解决眼前所面临的个案问题,进行性能化防火设计是关键。“胶囊旅馆”符合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条件,即国家和本地现行消防技术规范和标准无法涵盖。也就是说处方式规范无法对其进行规范,只有通过性能化评估使性能化设计达到安全性能判定标准。

3.2.3 监督管理模式化。无论是标准的制定还是个案的性能化设计,最终还要落脚到执行,也就是日常的监督管理。特别是性能化设计与日常的消防安全管理密切相关,因为性能化设计的安全目标与消防系统、人员疏散组织等密不可分,火灾时要保证消防系统如同所预想的那样运行,这就给消防监督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2.4 提升人员的消防素质。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消防指导标准中都明确规定入住房客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严禁室内吸烟,而这些人员能否执行好入住时的防火安全要求,是防范火灾的关键。房客的消防素质对于各类规定的执行起到关键的作用,加强对此类人群入住前的消防培训宣传非常必要。

4 展望

“胶囊旅馆”在国外已经成功运营30多年,经济模式成熟,其高效集成功能与空间利用的优势,使得建设宾馆大幅降低了投资成本、投资风险和建设周期,对于缓解国内各大旅游城市的旅游接待能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相对应的消防安全判定、监管和服务模式则亟需提升,其中,标准的统一、监管的模式更是当前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1]性能化防火设计简单介绍[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e8414d6fa45177232f60a274.html.

猜你喜欢
卧房太空舱消防设施
建筑消防设施易被忽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被困太空舱
建筑消防设施安全监督与检查
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检测问题研究
NASA and Space Exploration
中医“太空舱” 助力“治未病”
关于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与保养管理
为何称新婚卧室为“洞房”
充气展开太空舱的发展历程
老人房床位宜远离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