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中药危害不容忽视

2013-10-18 12:13韩尧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3年5期
关键词:川贝西洋参中成药

□本刊记者 韩尧

当前,由于不少人误以为服用中药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因而滥用中药现象随处可见:有的人本来身体很好,却总爱在泡茶、煲汤时放进一些中药;有的人生病后为了提高药效,又常常超剂量服用一种或多种中药。其实,滥用中药同样会给人体健康带来种种危害,种种滥用中药行为实在令人担忧。

不少百姓受中药无毒观念误导

在30多岁的张先生家中,常年存放着包括板蓝根颗粒、感冒清热颗粒、银翘解毒软胶囊等治疗感冒药品。“只要药快没了,我就去药店买点,一次买个六七盒。”张先生告诉记者。在记者询问其如何选择感冒药时,张先生向记者表示:“都是感冒药,应该没有多大区别吧。而且我买的都是中药,就算用得不对,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吧?”

其实,持张先生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然而,按照中医的观点,感冒应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体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4种,不同的感冒需要的治疗药品也不同。其中:风寒感冒患者受寒邪侵入,主要表现怕冷、流清涕、脉浮紧等症状,治疗宜用感冒清热颗粒、九味羌活颗粒等发散风寒的中成药;风热感冒患者的症状为发热较重、怕冷轻、四肢酸懒、嗓子肿痛、脉浮脉数,宜用银翘解毒丸、双黄连口服液等疏散风热的中成药;体虚感冒大多素体虚弱、反复感冒,缠绵不愈是其主要特征,临床上分为气虚和阴虚两种,应根据不同的类型服药;流行性感冒(时疫感冒)发病快、病情重、高热、寒战,宜用清热解毒口服液、金花清感颗粒等中成药。

即使小小的感冒,也应对症下药,其他疾病用药当然也应如此。不对症服用中药,超剂量服用中药,或长期服用某种中药,都可能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危害,其中非常惨痛的教训之一就是有些人长期服用龙胆泻肝造成严重肾损害。“是药三分毒”决不是危言耸听啊。

滥用中药的种种表现

不辨证用药 辨证施治、对症用药是中医用药最基本的原则。如同样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痰湿蕴肺的患者就宜用二陈丸等燥湿化痰药,如错用了治疗肺燥咳嗽的止咳橘红丸只会使痰湿加重;阴虚肺燥肺热患者就宜用养阴清肺口服液、百合固金丸等润肺止咳中药,若错用了散寒温肺中药只能使病情加重。

但在实际生活中,不对症使用中药治疗慢性气管炎和其他各种疾病的现象比比皆是,尤其是那些自我药疗的患者。当然这也不能怪患者个人,没有医学背景的人,有几个人知道感冒分多少种、气管炎分多少种,以及哪种感冒、哪种气管炎该用哪种药?

实际生活中,还有不少人把一些药食同源的中药产品作为“有益无害”的保健食品长期服用,成为另一种形式的不辨证用药。如,一些人总爱在泡茶时加上一些西洋参,他们认为这样“补气又不上火”。中医却认为:西洋参属于凉性药,如果服用者具有口干烦躁、手心发热、脸色发红等热症,服用西洋参可以达到调养目的;如果服用者咳嗽有痰或有水肿等症状,服用西洋参就极可能加重病情。有的专家还告诫,如果身体没有不适,最好不要经常服用西洋参含片。再如,一些人喜欢长期饮用“防上火”的凉茶,殊不知很多种凉茶都含有金银花、夏枯草等寒性中药,脾胃虚寒的人饮用只会加重身体的不适。

▲服用中药有讲究,如果药物配伍不合理,中药也会变毒药

超剂量用药超剂量用药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一是不按药品说明书上规定的剂量用药。说明书规定1次服用2丸,非要服用4丸;说明书规定1日3次(每8小时1次),隔4小时就要吃。这样的患者多属自恃体质强壮或急于治愈,不懂得超剂量用药的潜在风险。

二是合并服用含有相同成分的多种中药。如,脑心通、血栓心脉宁、消栓通络胶囊、心脑康、通心络、丹参滴丸、活血通脉、舒胸胶囊、血塞通等药品,大都含有丹参、川芎、三七、地龙、水蛭、红花等中药材的药物成分,患者如果同时服用,就极容易造成某些药物成分大大超过正常剂量。

三是长期服用含有某些重金属成分的药品造成重金属中毒。如,安宫牛黄丸、朱砂安神丸、牛黄清心丸、冠心苏合丸等多种中成药中都含朱砂,小儿回春丸、小儿至宝丸、小儿百养丹、小儿牛黄散、小儿祛痰定惊丸等儿童药品中也含朱砂,有些人就是因为服用此类产品时间过长,引起慢性汞中毒而损害肾脏。

药物搭配不合理有些人在病情严重时喜欢同时服用几种中药(有时医生也这样处方),如果同时服用的几种药物搭配不合理,就可能出现药物相反(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毒副作用)、相恶(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与另一种药相作用而致原有功效降低甚至失效)、相杀(一种药物能减轻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毒副作用)。比如:尿毒清颗粒中含有的半夏与金匮肾气丸中含有的附子,即为反药;大活络丹、尪痹冲剂、天麻丸等同为治疗风寒湿痹药物,全都含有附子,川贝枇杷露、蛇胆川贝液、通宣理肺丸等同为止咳化痰药,全都含有川贝、半夏,川贝、半夏与附子也是反药。

滥用中药的严重危害

直接损害肝肾中药既有治病作用,又有毒副作用,还被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四种。医生会在诊疗过程中斟酌患者病情,判断患者需要哪些中药。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药剂科主任赵京春坦言:“医生开药都有可能出现问题,何况普通百姓自我药疗!”赵京春还告诉记者,决大部分药物都是通过肝肾代谢,如果滥用中药,肯定会给肝肾大大加重负担。

其实,由于滥用中药造成肝肾损害的病例一直时有发生,“龙胆泻肝丸”事件只是比较典型的一例。而患者一旦因滥用中药造成肾衰,那就真的追悔莫及了。

浪费药物资源滥用中药特别是长期服用某些中药,不但对患者健康有严重的潜在威胁,而且严重浪费社会的药物资源。记者2013年1月5日到北京市宣武区中医院采访,就发现该院的通宣理肺丸、羚羊清肺丸和银黄颗粒等常用中成药已经断货。北京市某二甲医院的药剂科主任则告诉记者:不少百姓听说荷叶可以降脂后,都大量购买荷叶,以前大家都是论克买,现在有些人却想论斤买。

助推药材价格上涨近年来,全国中药材价格一路上涨,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很多人滥用中药现象的存在,无疑也是助推中药材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要说冬虫夏草从过去的每公斤几千元一路疯涨到几万、几十万元,就是常用的金银花等中药材,价格也是几倍、十几倍的上涨。如此看来,减少中药滥用不仅有益于消费者身体健康,而且有益于中药产业。

▲当前不少人认为中药毒副作用比西药小,常常大量购买中药

猜你喜欢
川贝西洋参中成药
老年人便秘,中成药如何选择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文登西洋参“红”了!
“参”得人心的文登西洋参
Black Gold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西洋参的前世 今生
“热咳”用川贝
一碗川贝雪梨汤
治疗失眠常用中成药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