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雷锋精神 奔向中国梦

2013-10-21 21:20杨永利
前线 2013年3期
关键词:纯洁性先进性弘扬

杨永利

50年前,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今天,在全国各族人民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阔步迈进的重要时刻,高擎雷锋精神这面伟大旗帜,不能重复历史记忆,也不是默念抽象符号,而要紧跟时代步伐、融合时代需求、赋予时代内涵,使之成为人们真诚认同、真心实践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成为规范个人追求、指引人生航向的灯塔,进而凝聚全民族意志和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雷锋精神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雷锋是一个坚定的共产党员,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他的英雄行为熔铸了光照千秋的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集中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人类对文化的需求是与生俱来的,人一诞生就带着文化的胎记。中华传统美德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国当代文明的根基,蕴涵着克己奉公、舍己为人、仁者爱人、团结互助等基本信念和价值追求,千百年来一直滋润着中华民族。雷锋精神所蕴含的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大公无私的价值取向、助人为乐的思想品格、追求完美的人格修养,传承并升华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集中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全国涌现出了朱伯儒、徐虎、李素丽、郭明义等一大批雷锋式的先进人物,鼓舞人们向着新的精神高地阔步前进。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于传承和体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雷锋精神,我们都应倍加珍爱,自觉发扬光大。

雷锋精神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本质要求。不同社会形态都有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能动作用。胡锦涛同志说:“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 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价值需求的。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本质规定,也是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的集中体现。雷锋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实践中,“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以自己的热血和忠诚形成了反映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本质要求的雷锋精神。它贯穿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空前张扬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

雷锋精神集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辉品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忠实代表。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我们党形成了反映共产党人本质特征的优良品德,即始终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忠诚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心;始终坚持无私奉献于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事业;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始终保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懈怠、永不自满以及永不停滞的昂扬精神状态和勇往直前的干劲;等等。中国共产党人的这些优秀品质,在雷锋精神中得到了最为集中的反映和体现。正是有了这种品格,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发展的进程中,始终保持着先进性,创造了“中国故事”、“中国奇迹”。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无论时代怎样发展,社会环境怎么改变,我们都要把凝聚和展现中国共产党人优秀品格的雷锋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弘扬雷锋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迫切要求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创造伟大的事业。在新形势下,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对于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力量的迫切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内在地规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新时期新阶段,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情况更加复杂。同时,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思潮日益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要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把各方面力量和智慧凝聚到全面建成小社会伟大事业中来,就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雷锋精神。这既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推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又有利于用中国特色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引导人们更加自觉地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有利于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又有利于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迫切要求。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步,都离不开伟大精神的激勵和引导。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随着经济高速增长、改革不断深化、社会深刻转型,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凸显,一些领域和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害义、损人利己行为屡有发生,不讲诚信、造假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就会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影响人们对民族复兴伟业的信心。崇德尚义、向上向善是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在新形势下,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不仅有助于激发人民心中蕴藏的道德热情,焕发群众参与道德建设的积极性,促进全社会和谐文明风尚形成;而且有助于引导人们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凝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要求。在当代中国,推进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是同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联系在一起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我们党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正是由于始终保持和不断发展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坚强核心。在新形势下,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雷锋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时时处处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就能激励广大党员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实际行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能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人民群众丰富实践中充分吸取智慧和营养,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立足新实践开拓弘扬雷锋精神新境界

雷锋精神源自实践,最大的价值也体现在实践之中。弘扬雷锋精神,最重要的是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着眼于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时代要求,不断开拓弘扬雷锋精神的新境界。

把雷锋精神升华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弘扬雷锋精神,一个重大的现实任务就是要用这种精神激励人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由此出发,我们要像雷锋一样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自觉把个人的命运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处处以国家、民族和集体利益为重,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历史洪流中,毫无保留地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一切政治觉悟和热情。同时,把雷锋精神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和帮助人们真正理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真正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真正懂得爱党、爱国和对人民的忠诚就是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现阶段的路线和纲领,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贡献。

把雷锋精神转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际行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承载着全国人民对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不能停留在纲领和口号上,必须同谋求国家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起来,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紧密联系起来,同争取中华民族更加远大的前程紧密联系起来,自觉把雷锋精神转化为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功立业的具体行动。在当代中国,对于每个劳动者来说,就是要把雷锋精神转化为具体行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积极促进良好人际关系形成和良好社会风气发展;立足本职岗位、尽职尽責,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业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其他各方面创新中发挥聪明才智;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攻坚克难、埋头苦干,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把雷锋精神贯穿到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全过程。习近平同志说:“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应对和经受住各种考验、化解和战胜各种危险的重要法宝。”在新形势下,我们要紧密结合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实践,围绕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把雷锋精神贯彻于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全过程,努力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更好地体现时代发展的要求,确保党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潮头;更好地体现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确保党始终能够卓有成效地引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更好地体现党的群众基础上的要求,确保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更好地体现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提高领导干部队伍素质的要求,确保党始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更好地体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要求,确保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作者:国防大学马列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叶再春

猜你喜欢
纯洁性先进性弘扬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
如何在新形势下保持党的纯洁性
On the Application of CLT in Teaching of Listening & Speaking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of China
弘扬国学文化 畅游艺术天地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列宁关于保持党的纯洁性思想探析
提升大学生党员纯洁性建设的路径探析
新时期大学生党员队伍纯洁性建设研究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党课参考教材》出版
新时期如何保持党员的先进性